晚报 | 9月24日主题前瞻

B站影视 日本电影 2025-09-23 22:16 1

摘要:电力 |9月23日,国家能源局发布8月份全社会用电量等数据。数据显示,8月份全社会用电量达10154亿千瓦时,同比增长5.0%。中国电力企业联合会统计与数智部副主任蒋德斌表示,继今年7月之后,8月全国全社会用电量再次超过万亿千瓦时,已连续两个月创下历史新高。

明日主题前瞻

1、电力 | 9月23日,国家能源局发布8月份全社会用电量等数据。数据显示,8月份全社会用电量达10154亿千瓦时,同比增长5.0%。中国电力企业联合会统计与数智部副主任蒋德斌表示,继今年7月之后,8月全国全社会用电量再次超过万亿千瓦时,已连续两个月创下历史新高。

点评:中信证券认为,用电量持续保持高位运行,配置水电核电等长久期资产,经营具备稳定性且估值仍具备扩张潜力。同时,关注兼具业绩弹性及低估值的H股龙头火电,以及估值已计入消纳压力的深度破净绿电。此外,受益数字化和新型电力系统日益融合的新场景及新模式,如虚拟电厂、微电网、综能服务、功率预测等。

2、新能源汽车 | 9月23日,乘联分会秘书长崔东树发文称,2025年8月中国新能源汽车出口31.5万辆、增83%的表现也是很好的。2025年1至8月新能源汽车出口量202万辆,同比增51%,增速高于2024年1至8月的24%增速较多。中国新能源车2025年1至8月出口表现好于预期,主要是插混和混动替代纯电动成为出口增长的新增长点,尤其是插混的皮卡出口表现较强,成为商用车新能源车出口亮点。中国新能源车出口向中东和发达国家市场呈现高质量发展的局面,主要是出口西欧和亚洲市场。

点评:开源证券表示,欧盟议会投票通过碳排放考核修正案,原计划于2025年收紧碳排放考核目标,改为考核2025年至2027年三年的平均值,时间线上有所延缓但总体趋势不变。且各车企此前为应对即将收紧的考核要求,陆续推出新一代纯电平台,新车型有望带动欧洲电车市场放量。

3、固态电池 | 9月23至24日,第七届高比能固态电池关键材料技术大会在苏州举行。本次大会聚焦固态电解质、正负极材料、界面工程、智能制造及产业化进展等热点议题,深入探讨高比能固态电池的未来发展趋势及挑战。为致力于固态电池技术开发的企业,科研院校,以及新能源汽车、储能、消费电子等终端企业提供信息交流的平台,开展产、学、研合作,助推固态电池产业化发展。

点评:国泰海通证券认为,2025年以来,固态电池产业化进展持续加速。目前我国固态电池发展形成“车企+电池厂”协同的特点,材料端从电池到正负极、固态电解质、集流体等主材,以及粘结剂、添加剂等辅材,均在加速研发与改进。综合多家车企、电池厂发布的固态电池量产计划,预计2027年全固态电池或迎来产业化元年,固态电池产业化进程加速。

4、铜箔 | 据证券时报,9月22日,日本三井金属预告其高阶电解铜箔涨价约15%,在台湾厂商8、9月已先行提价的背景下,这标志着由AI服务器需求驱动的上游高端材料供给紧缺逻辑得到核心供应商的进一步验证。

点评:报道指出,AI服务器对HVLP铜箔需求激增(单台用量为传统服务器的8倍),英伟达新一代Rubin平台明确采用HVLP 5代铜箔配套PTFE基板,推动价值量提升。这一轮由行业龙头引领的涨价,强化了高端铜箔(HVLP)环节因产能转换与需求放量导致的供需缺口将持续到明年年中的预期,产业链利润向上游材料端转移的趋势明确。国内铜箔厂商在高端PCB铜箔领域实现突破,具备高端产能的厂商有望分享产业蛋糕,迎来量价齐升的业绩兑现期。

5、纳米机器人 | 据中证报,中国科学院分子细胞科学卓越创新中心韩硕研究团队将化学生物学研究中的邻近标记技术应用于疾病治疗,通过构建一种深红光或超声波响应的工程化纳米酶,成功开发出可对癌细胞精准识别的“纳米标记机器人”。“纳米标记机器人”,可搭载识别癌细胞的抗体或配体,通过血液循环富集在癌细胞的表面,再通过深红光或超声波下达指令,就可以给癌细胞打上清晰的标记,成为“人造靶标”。

点评:报道指出,这项技术突破正在重塑癌症免疫治疗领域的研发格局。它将化学生物学研究中常见的“观测工具”——邻近标记技术,转变成为一种精准打击癌细胞的“治疗工具”。相比传统免疫治疗,这种新方法具有多重优势:精准识别癌细胞、激活全身免疫系统、形成长期记忆效应。这意味着治疗更加精准有效,且可能防止癌症复发。随着微创外科手术需求不断增加及慢性病患病率上升,驱动纳米机器人在医疗领域使用规模持续扩大。

6、制造业计量 | 据人民网,近日,市场监管总局、工业和信息化部联合印发通知,公开征集2025年度计量支撑产业新质生产力发展项目。此举旨在深入贯彻落实《计量支撑产业新质生产力发展行动方案(2025—2030年)》部署要求,充分发挥计量在科技创新、产业升级中的基础性、战略性作用,加快破解产业发展关键计量技术瓶颈,推动产业高质量发展。

点评:中证报指出,2024年,我国全部工业增加值完成40.5万亿元,制造业总体规模连续15年保持全球第一。新能源汽车、5G设备、太阳能电池板等领域的产量已占据全球主导地位,这些产业对高精度计量检测的需求激增。政策强调推广低能耗、低排放的计量器具和碳计量技术,同时推动计量服务网络化、数字化。这与制造业向绿色低碳转型的趋势高度契合,成为产业升级的关键支撑。中国制造业计量市场规模2025年将突破1500亿元人民币,年复合增长率(CAGR)保持在10%以上。

7、超导 | 中国科学院电工研究所获悉,该所科研人员开发出一种铁基超导线材制备新技术,成功制备出新型高载流铁基超导线材,其载流性能指标创下新纪录。实验结果表明,该材料性能实现巨大突破,在中等强度磁场下,其临界电流密度显著超越以往最高水平;在极强磁场下,性能提升更为显著,达到原来的数倍,创下铁基超导线材载流性能的世界纪录。

点评:中证报指出,铁基超导材料具有磁场耐受性强、稳定性高、制备成本低等优势,在下一代高能粒子加速器、可控核聚变装置及高场磁共振成像系统等领域展现出广泛的应用潜力。超导材料具有零电阻和完全抗磁性等性质,可实现常规材料无法实现的大容量无阻输电、超强磁场等应用,是具有重大经济和战略意义的先进材料。

宏观、行业新闻

1、工信部:组合驾驶辅助系统乘用车新车市场渗透率超60%。

2、《直播电商监督管理办法》近期将发布出台。

3、2025光伏行业技术创新大会暨技术百人会9月24日召开。

4、全球首次,我国月度用电量连续两个月破万亿千瓦时。

5、中国人民解放军海军展示了战机从首艘配备了电磁弹射系统的航空母舰福建舰上起飞和降落的能力。美媒评论:中国航母能力实现重大飞跃。(参考消息)

6、上海市发布首批中试平台示范名单,包括光刻胶及原材料中试平台。

7、江苏省公安厅23日召开新闻发布会,通报《江苏公安机关服务经济发展助力提振消费十六条举措》。

8、阿里云栖大会9月24日举行。英伟达将亮相云栖大会,将有两场事关机器人主题的演讲。

9、长三角具身智能发展大会9月24日在上海举行,参会企业包括宇树、智元等。

10、阿里团队发布全新终端AI智能体iFlow CLI。

11、台积电被曝2nm价格至少上调50%。

12、鸿蒙智行发布会:尚界H5售价15.98万起,小订突破16万台,全新问界M7增程版27.98万起。

行情回顾

主题复盘

*免责声明:文章内容仅供参考,不构成投资建议

*风险提示:股市有风险,入市需谨慎

来源:选股宝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