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日本国立公文书馆去年公开了一份《步兵第三十四联队阵中日志》,上面明明白白写着:"12月14日处置俘虏约6000人"。处置?说得真好听。就跟说"处理垃圾"似的。南京大屠杀纪念馆最近还收到了四封日本兵写的家书,里面提到了"杀中国人比杀鸡还容易"。
历史就像一本被涂改过的作业本,有些人总想用橡皮擦掉那些不光彩的页数。但真相就像墨水,渗进纸里就再也擦不掉了。
1937年的冬天,南京城变成了一座人间炼狱。日本人来了,带着刺刀和子弹。他们把这座千年古城变成了屠宰场,六周时间,三十万条人命就这么没了。
日本国立公文书馆去年公开了一份《步兵第三十四联队阵中日志》,上面明明白白写着:"12月14日处置俘虏约6000人"。处置?说得真好听。就跟说"处理垃圾"似的。南京大屠杀纪念馆最近还收到了四封日本兵写的家书,里面提到了"杀中国人比杀鸡还容易"。
南京大学的张宪文教授带着团队,把当年日本第16师团的作战地图研究了个透。这一研究不要紧,发现屠杀地点都是有讲究的。下关码头、中山路、新街口,这些地方死的人最多。
日本人自己的档案都承认了,可他们现在教科书上写的啥?"南京事件",死亡人数还打了个问号。东京审判的时候,证据摞起来比人还高,编号IMTFE_EXH.176的文件里记着日军第6师团的暴行。可他们自己的《作战详报》里却说是在"维持治安"。
最气人的是,现在有些日本年轻人根本不信这事儿。他们说照片是假的,证人是演的。南京大学的科学家们用碳14检测扬子江边的土壤,骨头烧成的炭还在那儿呢。
有个叫东史郎的日本老兵,晚年良心发现写了本日记。他说当时长官下令,看见中国人就杀。美国传教士魏特琳女士的日记里记着,她亲眼看见日本兵在金陵女子文理学院门口强奸妇女。
最让人心寒的是日本政府的做法。1982年他们修改教科书,把"侵略"改成"进入"。这几年在联合国申报世界记忆名录,他们拼命阻挠。
科学家还发现,创伤记忆会遗传。南京大屠杀幸存者的后代,很多人到现在还做噩梦。这不是简单的历史问题,这是关乎人性的大是大非。
德国哲学家阿伦特说过,最可怕的恶是普通人犯下的恶。那些日本兵也是普通人,怎么就变成了杀人机器?南京大学正在建一个全球战争记忆数据库,要把每一份证言都永远保存下去。
历史不是任人打扮的小姑娘。那些血写的事实,擦不掉,也抹不去。现在的问题是:当我们面对这样的历史,是选择记住,还是选择遗忘?
参考资料:
1. 日本国立公文书馆《步兵第三十四联队阵中日志》
2. 南京大学张宪文团队研究报告
3. 东京审判证据文件IMTFE_EXH.176
4. 《魏特琳日记》原件
5. 东史郎战时日记
来源:瑾史言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