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随着猴痘疫情持续在非洲多国蔓延,非洲疾病预防控制中心与世界卫生组织联合发布更新《非洲大陆猴痘应急联合应对计划》,旨在遏制疫情暴发、扩大疫苗接种覆盖,并推动向长期、可持续的公共卫生响应机制过渡。
联合国儿童基金会/Mirindi Johnson
2024 年 9 月 6 日,联合国儿童基金会培训的卫生员在刚果民主共和国南基伍省卡武穆医院对猴痘隔离和治疗病房进行消毒。
随着猴痘疫情持续在非洲多国蔓延,非洲疾病预防控制中心与世界卫生组织联合发布更新《非洲大陆猴痘应急联合应对计划》,旨在遏制疫情暴发、扩大疫苗接种覆盖,并推动向长期、可持续的公共卫生响应机制过渡。
猴痘是一种病毒性疾病,主要通过人与人之间的密切接触传播,可导致皮肤和黏膜疼痛,常伴随发热、头痛、肌肉酸痛、背痛、疲劳和淋巴结肿大等症状,具有致残性和毁容性。
近年来,这一病毒已由原本主要通过动物传播的人畜共患病,逐渐演变为以人际传播为主。2022年,IIb型病毒变种开始在全球通过性接触传播。自2023年底起,Ib支系病毒则通过性网络、家庭内部及密切接触迅速传播,引发新一轮疫情扩散。
2024年8月,非洲疾病预防控制中心宣布猴痘疫情构成“非洲大陆公共卫生紧急安全紧急状态”,世卫组织总干事亦宣布疫情为“国际关注的突发公共卫生事件”。此后,病毒从刚果民主共和国蔓延至至少四个邻国。截至目前,全球已有28个国家报告Ib支系相关病例,非洲以外多为输入性病例,而非洲大陆内则出现广泛本地传播。
为应对疫情,区域与全球支持不断加强,特别是在疫情最严重的刚果(金)。目前已有超过100万剂猴痘疫苗分发至10个国家,其中超过65万剂已完成接种,约90%用于刚果(金)。更新后的非洲大陆应对计划涵盖十大关键领域,包括:疫情协调、风险沟通、社区动员、疾病监测、实验室能力建设、临床管理、感染预防与控制、疫苗接种、研究和后勤保障等。
刚果(金)的实验室检测能力显著提高,从2023年底的2家扩展至当前覆盖12个省份的23家实验室。随着近点检测技术的引入,病毒筛查能力有望进一步提升。
尽管取得重要进展,但猴痘疫情仍构成诸多挑战,尤其是在冲突持续、局势动荡的刚果(金)东部地区。当前猴痘应对工作存在超过2.2亿美元的资金缺口。更新后的应对计划呼吁加强紧急响应与疫苗接种,同时推动将猴痘防控纳入国家常规卫生服务体系。
该战略与世卫组织近期更新的全球猴痘应对战略保持一致。2025年前两个月,全球已有60个国家报告猴痘病例,其中多数病例和死亡发生在非洲大陆。
来源:环球国际大视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