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每天早出晚归,加班到深夜,活一个人扛,错一个人背,可到了提拔、升职、加薪的节点,领导从来没你什么事。
有一种职场绝望,叫“我做得再多也没用”。
你是不是也有过这样的时刻?
每天早出晚归,加班到深夜,活一个人扛,错一个人背,可到了提拔、升职、加薪的节点,领导从来没你什么事。
你心里也憋屈:
“我明明干得最多,凭什么升的是别人?”
其实你不是真的干得不行,而是你在领导眼里,早就被贴上了标签。
不是能力差,是“不合适”。
今天咱们就拆穿这层“职场窗户纸”—— 工作再努力,也难被提拔的四种员工,很多人躺枪,不自知。
第一种:从来不汇报的人
很多人觉得,埋头干活最靠谱。结果干了半年,领导连你忙啥都不知道。
记住一句话:不说,等于没干;不报,等于白做。
尤其是大单位、大体系,不是谁都能看得见你。
你不说,领导以为你轻松;你不报,领导以为你没动。
我认识一位老兄,技术骨干,业务一流,结果多年没升,后来的新同事直接越过他。
他不解:“我干的活,他一半都没碰。”
领导却说:“他跟我走廊上都能‘顺嘴一句’,你这半年连项目进度都没反馈一次。”
职场不是深山修炼,不是谁修得苦就得道高。
你不主动让人“看见”,你永远只是“透明人”。
第二种:遇事就推脱的人
有句话说得好:关键时刻的第一反应,暴露一个人的价值。
但有些人,凡事先撇清。
一出问题,第一个发语音:“这不是我负责的。”
一旦出错,立马群里甩锅:“当时我就提醒过了。”
这种人,哪怕再勤快,领导也不敢用。
你想想,一个人站在台前讲话,台下的人随时想甩包袱,你敢让他上台吗?
单位不是清官衙门,不是比谁最干净。
而是比谁在关键时候,能兜得住事。
我的一个好哥们一针见血:“我宁愿提一个愿意抗事的,也不选一个天天喊‘别赖我’的。”
第三种:总爱“唱反调”的人
不是说不能提建议,而是太多人不是建议,是“抬杠”。
你见过那种开会的时候,领导刚讲完,他立马抬手反驳:“我觉得这个方向完全不对。”
听着是直言,其实是“公然对抗”。
在基层做事,你要明白:意见不是不能提,但不能“逞嘴快”。
聪明人怎么说?
领导一说完,他先点头:“这个方向有必要。” 然后缓一拍:“不过执行时,有两个点我提前预警一下。”
你说的是一样的内容,但你让领导“有台阶”,他就觉得你是“帮忙”不是“捣乱”。
有一次我在会里见过一个年轻人硬刚领导,结果不到半年就调岗到边缘部门,别人劝他,他还振振有词:“我说的是实话。”
但在职场,“真话”得有“说法”,不然就成了“找茬”。
第四种:整天抱怨的人
这种人最常见——
天天在茶水间吐槽,对同事不满,对政策冷嘲热讽,动不动一句:“这领导迟早完蛋。”
你可能觉得这是一种“情绪发泄”,可一传十,十传百,很快成了单位的“负能量中心”。
领导最怕的,就是这种会“带节奏”的人。
你想啊,一个人每天传播“失败学”,身边的同事也被拉低情绪,你说这事要是你领导,你敢提他?
你可以有意见,但你不能“整天负面”。
你可以不满现状,但不能“当众唱衰”。
正如胖东来创始人曾说过:“员工有情绪是人性,但传播情绪就是失德。”
在职场,你控制不了人事安排,但你能控制自己的情绪输出。
别让一张嘴,把你辛苦挣来的努力全毁掉。
来源:老马带你聊职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