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从去年下半年开始,广西降雨就一直偏少。据气象部门统计,2024年11月到2025年2月,全区平均降雨量不足40毫米 。进入2025年,降雨还是没见多,多地的甘蔗都因为缺水,生长受到严重影响。不少蔗田的土壤干裂,甘蔗苗叶片枯黄、耷拉着脑袋,甚至有的根本就没出苗。
广西大旱,甘蔗喊渴!种植户太难了,政府和糖企全力救场
最近,广西的天气可把甘蔗种植户们愁坏了!一场罕见的干旱,让大片甘蔗地都遭了殃。
从去年下半年开始,广西降雨就一直偏少。据气象部门统计,2024年11月到2025年2月,全区平均降雨量不足40毫米 。进入2025年,降雨还是没见多,多地的甘蔗都因为缺水,生长受到严重影响。不少蔗田的土壤干裂,甘蔗苗叶片枯黄、耷拉着脑袋,甚至有的根本就没出苗。
在崇左,一位种植户无奈地说:“从去年9月那场台风之后,就再没下过一场透雨。去年12月播种时,土地干得厉害,浇了水才能种。本想着开春能盼来春雨,结果啥也没有。” 往年这个时候,甘蔗都能长到半米高了,可现在,那些好不容易钻出地面的幼苗,也因为缺水,长得又慢又矮小。
这场干旱,对甘蔗产量的影响非常大。很多种植户预估,今年甘蔗的亩产量可能会大幅下降。像河池的一些蔗区,去年每亩甘蔗减产了一两吨,不少人都亏了本。
面对旱情,广西当地政府迅速行动起来。4月19日,自治区水利厅启动了旱灾防御三级应急响应。组建了抗旱工作专班,一方面强化水源统一调度,优先保障城乡居民生活用水,同时兼顾农业用水;另一方面对全区1867座水库实施精准水量管控,还在14个设区市布设了132处土壤墒情自动监测站,实时监控耕地含水率变化 。
为了缓解农田干旱,政府还积极组织力量打井、铺设灌溉管道,不少地方都能看到工人忙碌施工的身影。在贵港,政府扶持建设了电灌站,帮助农民抽水灌溉。全市累计投入各类抗旱资金3153多万元,起用电灌站746座,抗旱井3180口,出动抽水设备2.55万台套,累计清淤渠道50.38万米以上,改善灌溉农田面积93.1万亩 。
除了政府发力,糖企也纷纷伸出援手。宁明县政协牵头建立“政企协作机制”,协调广西海棠东亚糖业有限公司等糖企向各个蔗区派驻技术人员,指导蔗农改装了71辆洒水车,投入抗旱护蔗工作,累计灌溉蔗田3.2万亩 。江州区政协联系协调广西崇左市湘桂糖业有限公司摸排合适取水点,免费给蔗农取水;中粮崇左糖业有限公司对于新植地块淋水盖膜,每亩补贴50元;广西崇左东亚糖业有限公司赠送柴油给蔗农用于抽水;广西驮卢东亚糖业有限公司发放打井补贴2万余元/口,目前已发打井补贴12万余元 。
科技抗旱也在逐步推广。在南宁武鸣区的蔗田里,一根根黑色滴灌管道依次排开,水流顺着小孔缓缓浸润蔗田。这种滴灌方式成本较低,还能精准灌溉,节水又高效 。广西农投糖业集团股份有限公司联合多方力量,通过科学调度水源、铺设滴灌设施、利用小型灌溉设备灌溉等方式,让甘蔗喝上“及时水”。截至目前,累计疏通灌溉渠道63公里,维修泵站25座,累计灌溉面积约37万亩 。
尽管政府和糖企做了很多努力,但种植户们还是面临着不小的挑战。抽水灌溉成本高,雇车浇水,一车水230元,只能浇一亩半地,而且沙土不保水,一周左右就得再浇一次。浇水还需要人工,工钱一天150元,这让很多种植户压力山大 。一些小型种植户,没有足够的资金购买设备、雇车运水,只能靠自己骑三轮车去河边拉水,效率很低。
这场干旱也给我们敲响了警钟,在气候变化的大背景下,极端天气可能会越来越频繁。我们需要进一步加强水利设施建设,完善抗旱应急机制,推广节水灌溉技术,提高应对自然灾害的能力。希望广西能早日迎来甘霖,让甘蔗茁壮成长,让种植户们的辛苦不白费!
来源:张一发蜂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