虚实无界,融合破圈!2025北京文化论坛平行论坛探讨视听产业与技术融合发展

B站影视 韩国电影 2025-09-23 21:33 1

摘要:9月23日下午,以“虚实无界:视听产业融合破圈”为主题的2025北京文化论坛的平行论坛在北京国际饭店举行。论坛聚焦视听产业与新技术的深度融合,通过嘉宾演讲、创作交流和圆桌对话三大环节,汇聚来自中国、南苏丹、沙特、阿根廷、土耳其等17个国家和地区的500余位行业

9月23日下午,以“虚实无界:视听产业融合破圈”为主题的2025北京文化论坛的平行论坛在北京国际饭店举行。论坛聚焦视听产业与新技术的深度融合,通过嘉宾演讲、创作交流和圆桌对话三大环节,汇聚来自中国、南苏丹、沙特、阿根廷、土耳其等17个国家和地区的500余位行业领军人物、视听领域专家学者,共同探讨视听产业创新发展新路径。

活动现场还举行了中关村题材电视剧《流金》的项目启动仪式,该剧将以影视艺术形式展现中关村一代代中国人奋力拼搏的创新精神。电视剧《归队》《冬去春来》《小芳出嫁》等三部“北京大视听”重点作品的主创团队,也到场分享了创作心得。

跨界融合打造新质文化生产力

近两年中国视听产业出现两个“神话”般的成功奇迹,3A游戏《黑神话:悟空》与动画大片《哪吒之魔童闹海》先后托起了中国娱乐产业的天花板。截至2025年4月,《黑神话:悟空》总销量超3000万份,总销售额突破100亿元,收益可观的同时强势带动了文旅效应与衍生产业链发展。《哪吒之魔童闹海》成功在2025年吸引了3亿人走进电影院,成为中国动画电影新的风向标,位列全球动画电影票房榜首。

在北京大学艺术学院教授陈旭光以“影游融合 跨界破圈,打造新质文化生产力”为题的主题演讲中,这两个项目正是影游融合、动游融合的经典成功案例。立足内容分析和理论背景,《黑神话:悟空》与动画《哪吒》系列是融合时代下跨媒介叙事成功的典范,正是不同元素的强强融合创新打造了新质文化生产力。

陈旭光同时提到,这两个作品的“IP”效应正在持续显现,《黑神话:悟空》直接拉动了旅游消费与产业增长,2024年国庆期间山西27个文物景点累计接待游客188.54万人次,成功吸引了年轻和外地游客。《哪吒之魔童闹海》的周边销售额已超3亿元,200万人在淘宝购买哪吒相关产品,打破了《流浪地球2》的纪录,成为淘系最吸金的国产影视IP。

技术变革驱动内容发生质变

近些年来,在AIGC迭代的技术革新背景下,视听技术正面临着颠覆性的变化。主题演讲中,小红书副总裁许磊探讨了“AI时代的新大众文艺融合破圈”,他表示新媒体平台正在重塑内容创作生态。

他以2025年初小红书上出现的广泛海外用户交流互动为例,当时大量海外用户涌入了小红书,并在评论区涌现出无数“求翻译”的呼声。小红书应声而动,在三天后通过灰度测试上线了翻译功能,这是全球用户第一次在小红书用母语交流。一周内,小红书还上线了面向创作者的双语字幕及图文功能。“技术奇迹的背后是文化的共鸣,AI为外国俚语添加注释,并避免文化误解,同时其动态的学习机制也让用户参与了塑造AI。”许磊认为,当AI打破了沟通的边界,降低了创作的门槛,每个人都会成为新大众文艺的创造者。

在“新大众文艺繁荣发展与人工智能创新应用下的网络视听生态”圆桌对话中,更多来自业内的声音一致认为,AI技术正在重塑视听产业的全链条。快手星芒短剧负责人张兰兰以近期上线的AI短剧为例,透露借助AI可以提供七种不同的叙事风格和背景生成,赋予短剧更强大的观感和表现力,“后期层面也可以解决档期问题和场景、道具布景问题,缩短了制作周期,给用户更美好的体验。”

北京大学艺术学院影视艺术系教授、数字媒体实验室中心主任邱章红透露,面对人工智能生成内容可能出现的同质化现象,如今也有一些办法用“套路”去生成“反套路”,通过大模型里海量的大数据,要求AI生成以前不出现的情况,“而最终的办法是让艺术家与AI结合,形成一个双创的主体,真正将AI做到为我所用。”

土耳其Fikrigun影视公司创始人布尔汗·居恩则提出了更为审慎的思考,在他看来AI目前只能作为工具出现,并不能完全代替艺术创作者,“艺术家在创作中寻找生活的意义,怎么用AI去实现这种意义呢?”他同时认为,使用AI创作可能带来的版权问题也值得注意。

文化交流构建视听产业共同愿景

此次平行论坛中,来自多个国家视听领域的代表人物登台,对于加强与中国文化的交流合作提出了美好的愿景与期待。阿拉伯广播联盟秘书长阿卜杜拉希姆·苏莱曼认为,媒体尤其是视听媒体,是促进中阿人民文化交流的重要渠道,平等而理性的文化对话是推动中阿人民走向进步的共同动力。

据他介绍,阿拉伯国家广播联盟始终承担着加强与中国合作伙伴在视听领域合作的重要责任,自“一带一路”媒体集团成立之初便加入其中,联盟还支持了旨在为中阿青年电影人提供展示机会、突出中阿合作项目的竞赛活动。联盟最近还为成员电视台和广播机构转播了中国人民抗日战争暨世界反法西斯战争胜利80周年的纪念活动,以帮助阿拉伯观众更好地了解中国历史。

曾担任第十三届北京国际电影节“天坛奖”国际委员会评委,马塔布拉塔国际电影节主席费尔南多·胡安·利马,也介绍了在全球影视合拍背景下中国与拉美国家新的合作范式。在他看来,面对不断变动的视听影像科技和互联互通的网络世界,“我们都处于同一生态系统,我们必须找到合作的方式,共同为电影、电视和各类平台创作视听内容。我们可以寻找到一种共同的语言来讲述我们的故事,同时又不丢失各自的本土特质。”

沙特东桥投资基金CEO阿尔盖斯·穆罕默德·苏德则透露,基金作为阿拉伯世界领先的媒体集团之一EHG集团旗下的投资机构,先后通过成立合资企业拓展业务边界,今年就成功与利亚德集团成立了合资企业,并在北京开设了全球首家阿拉伯世界以外的新办事处。“沙特阿拉伯目前已将中文课程纳入了初等教育,旨在构建更为牢固的文化纽带,从而为未来的经济联系和文化交流提供有力的支撑。”

嘉宾声音

用技术为沟通和创作赋能

小红书副总裁许磊

我们正见证一个新时代的诞生:技术消融边界,人文照亮前路,每个人都能成为跨文化的创作者。当AI翻译的不再是字符而是心跳,当代码书写的不仅是程序而是梦想——我们便真正实现了“以科技造梦,以文化破圈”的愿景。因为沟通的本质是让隔阂消散,让共鸣生长。

人工智能与文化融合时代已来临

北京大学艺术学院教授、影视戏剧研究中心主任、教育部长江学者特聘教授陈旭光

网生代、游生代对青年亚文化想象力的消费需求正在上升,应该尊重其需求,推动影游融合发展。人工智能加速媒介与产业融合,艺术创作与文化产业发展前景广阔,但“黑神话”属特例,还需要“饺子式”的长期努力。融合时代已来临,中国影视动漫文化产业需接受挑战,持续创新。

创作的最大法门是审美提纯

北京师范大学文学院教授、编剧梁振华

今天的观众同样追求小众和独特,趋异化的审美恰恰是流量变现最重要的根源。创作的最大生命力在于反抗一切观念与形式陈规,最大法门是审美提纯。对于创作者而言,一切都应该回到创作者的自觉与自省。我们不仅要讨论作品如何对话流量时代,更要讨论创作者如何与自己对话。

记者:李夏至,白继开

来源:子清视界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