铂金市场需求明显复苏,行业组织、央企等共话铂金产业协同提质

B站影视 内地电影 2025-09-23 20:10 1

摘要:◆9月19日,由世界铂金投资协会主办,中国金融信息中心特别支持的“铂金季谈暨铂耀匠心·工艺赋新:探寻中国铂金产业链的跃迁之路”主题活动在中国金融信息中心举行。

CFIC导读

◆9月19日,由世界铂金投资协会主办,中国金融信息中心特别支持的“铂金季谈暨铂耀匠心·工艺赋新:探寻中国铂金产业链的跃迁之路”主题活动在中国金融信息中心举行。

作为在汽车尾气净化、电子元件制造、氢能产业等工业领域不可或缺的关键材料之一,铂金的市场动态始终与全球工业发展紧密相连。近期,全球铂金市场正处于供需与价格波动交织的关键阶段,在短期内仍缺乏有效缓解的迹象。与此同时,作为全球重要消费市场的中国,随着国内工业生产回暖及相关产业升级推进,对铂金的需求呈现明显复苏态势,叠加近期铂金价格触底后逐步反弹的行情,使得铂金的投资价值进一步凸显。

在此背景下,9月19日,由世界铂金投资协会主办,中国金融信息中心特别支持的“铂金季谈暨铂耀匠心·工艺赋新:探寻中国铂金产业链的跃迁之路”主题活动在位于上海黄浦江畔的中国金融信息中心举行。来自中博世金、美泰乐贵金属、中艺东方、中国珠宝、中国工商银行贵金属、中信建投期货、申万宏源证券、国信期货、美国驻上海总领事馆、东开矿业、英特派铂业、浙江今铂新材料、海牛资源、上海添汇金属、上海氢颂、上海三洲自控仪表、中国经营报等约40位代表与会并参与交流。本次活动在新华社现场云、“中国金融信息中心”视频号,“上海铂金周”视频号等同步线上直播,观看量超30万人次。

世界铂金投资协会亚太区总经理邓伟斌在致辞中指出,今年上半年中国铂金市场表现突出。深圳水贝铂金首饰加工批发市场爆发式增长,国内铂金投资产品销售创历史新高。在全球铂金市场连续三年结构性短缺、美国关税政策带来挑战的背景下,中国强劲需求推动铂金价格今年以来累计上涨超50%。今年8月,受传统首饰销售淡季与价格大幅上涨影响,国内铂金需求承压,部分工厂和展厅因订单减少经营困难。但在黄金价格高企、消费疲软的环境下,铂金仍具较强的韧性。市场复苏需全产业链共同的努力,尤其要识别创造消费需求、协同零售商推广。为此,协会联合行业媒体推出铂金培训项目,首站在南京与江苏省工商联黄金珠宝商会合作,为50余家珠宝零售企业分享市场动态与实战经验。今年协会在市场拓展方面也取得了显著成果,前八个月国内合作伙伴铂金条、币销量已超去年全年,中国以外的亚太地区销量也实现显著提升。邓伟斌强调,短期内铂金市场的结构性短缺难以缓解,而中国市场需求的复苏以及铂金价格的触底反弹,正凸显出铂金的投资价值。

世界铂金投资协会中国市场研究负责人张文斌对2025年第二季度报告进行了解读,系统梳理了二季度铂金市场供需基本面及投资者关切的市场主题,并发布全年市场预测。首先,他回顾了2025年第二季度铂金市场的供需情况。第二季度铂金总供应量达到56.8吨,其中矿山供应量为45.2吨、环比回升34%,但同比下降8%,主要受南非库存耗尽、俄罗斯设备制约减产14%的影响。而回收供应表现亮眼,以13.2吨实现同比、环比双增长,其中,珠宝回收在中国表现最突出,同比大增45%。在需求方面,全球需求同比下降22%至58.7吨,主要因一季度囤货释放及中国玻璃、化工新项目缺失。但细分领域亮点突出,全球铂金首饰需求同比大增32%,创2017年以来新高,中国市场表现最为亮眼。在投资方面,全球铂金条币投资同比飙升660%,中国需求独占鳌头,单季创纪录,投资量达3.5吨。欧美和日本则因关税、租赁率飙升及投资兴趣低迷出现下滑。

张文斌对先前的2025年全球铂金市场预测进行了修订,他表示,全年铂金市场将连续第三年出现缺口,缺口规模约26.4吨,较上期报告减少近4吨。投资需求被视为全年重要支撑点。预计2025年全球铂金币投资需求同比大幅增长45%,创近两年新高。中国市场需求持续强劲,将持续发力。整体来看,供需紧平衡格局延续,继续消耗地上库存。

“铂金投资价值源于供应受限、全球首饰需求强劲、投资兴趣浓厚、连续三年供应短缺状态、地上存量快速消耗及市场紧张持续等六大核心逻辑”,他总结道。

在“探寻中国铂金产业链的跃迁之路”圆桌对话中,中国工艺集团旗下的四家公司高管受邀与会,深入探讨铂金产业如何协同合作、提质升级等相关话题。

中博世金科贸有限责任公司总经理董贯阁指出,铂金在新质生产力培育中发挥着重要作用。其应用已从传统首饰领域拓展至航空航天、氢能、集成电路、食品保鲜及医药等多个领域。例如,在航空航天中,铂铱合金涂层可提升航空发动机涡轮叶片的耐高温性能。未来铂金在实现“双碳”目标、推动全球能源革命及改善人类生活品质等方面的潜力无穷。

董贯阁强调,铂金作为战略资源意义重大,而央企肩负着保障资源安全与战略实施的使命。中博世金始终专注于贵金属领域,尤其是铂族金属,致力于为全球及国内市场提供全方位的贵金属全产业链服务,依托伦敦金银市场协会(LBMA)、伦敦铂钯市场协会(LPPM)等国际权威机构会员优势,打通从国际市场到国内需求的供应链通道,并持续向上游资源与下游高附加值领域延伸。未来,公司将努力成为稳健经营的“主力军”、解决产业发展中的痛点、堵点问题,与业界同仁共同建设规范有序的贵金属市场;成为高质量发展“增长极”,依托铂金在高科技领域的应用,加强合作与投资;成为中华文化传承的“捍卫者”,在贵金属与中华文化融合中寻觅一条多元化发展道路。中博世金还将持续发力产业链核心环节,通过提供产品服务、价格管理、供应链保障及回收置换等“铸心”服务,不断满足客户需求,共同推动我国贵金属产业高质量发展。

美泰乐贵金属(苏州)有限公司总经理陈标表示,在铂金产业高质量发展中,要坚守“绿色、科技、负责任”的理念。作为保利集团控股、瑞士美泰乐科技合资组建的全球领先贵金属机电企业,美泰乐在钟表、半导体芯片等领域处于国际前列,核心业务涵盖铂金等贵金属的精炼。公司不仅将工业用铂金原材料加工为“四个九”标准的铂金锭,还积极回收废弃电子设备中的铂金,经再生提炼后重新投入市场,促进资源循环利用。

陈标强调,企业坚守绿色生态环保体系,坚持全球统一标准,杜绝不合规业务,防范贵金属滥用风险。关于推动产业协调与发展,美泰乐曾联合推出国内首款铂金投资条,未来将持续在国际平台推广铂金投资,依托新工厂升级智能化设备,延伸产业链至相关核心领域,同时引入国外先进项目与理念,吸纳贵金属工业应用人才,助力行业人才队伍建设。未来,美泰乐将持续以绿色为底线,以科技驱动发展,建立全球统一的负责任体系,确保贵金属来源与去向可追溯,推动铂金行业健康可持续发展。

中艺东方经贸发展有限公司总经理刘腾提出要始终以消费者需求为导向,通过铂金与文化的融合,以文化赋能与消费创新来推动铂金产业多元发展。中艺东方作为保利集团旗下工艺美术运营平台,聚焦产业链中下游,依托数百位工艺大师、非遗传承人及高校资源,并依托银行、政务商务礼品、零售等多渠道进行布局。今年4月与世界铂金投资协会联合推出的铂金条产品一经上架即秒空,彰显消费者对铂金产品的认可。在铂金产品创新上,中艺东方通过与达人合作、调研,设计出兼顾颜值与功能的铂金文化产品;并借助铂金文创设计大赛,汇聚优质设计资源,让铂金产品更贴合当代审美。

刘腾表示,未来,中艺东方将发挥央企资源与企业文化优势,推动铂金跨界应用,例如以铂金替代白银参与“金银错”等非遗工艺;探索铂金与版画、体育纪念卡等结合的新场景。同时,公司将与行业联动,为铂金打造统一情感价值标签,借鉴钻石营销模式,突出其高密度、强延展、不易氧化等特性,强化消费者对铂金的情感认同。

中国珠宝首饰进出口股份有限公司总经理助理张一琳表示,铂金不仅是兼具稀缺性与实用价值的贵金属,更是承载文化内涵与情感价值的重要载体。作为保利集团旗下专注中华美学的珠宝企业,中国珠宝正从产品、渠道与营销创新,全面激活铂金的消费与投资潜力。

在产品端,中国珠宝将铂金“抗汗、防敏、耐磨”的物理特质,延展为“纯净、坚韧、稀有”的情感与价值主张,研发出契合运动场景的“美好时刻”系列首饰,开辟了铂金首饰新赛道。同时,将铂金融入前沿智能科技,推出铂金智能情侣腕表,实现功能与美学的双重突破。此外,中国珠宝还推出铂金镶嵌专利切割钻石的对戒,尽显中华美学韵味的“东方君子——梅兰竹菊”投资铂金条。渠道方面,中国珠宝与京东等平台深度合作,构建“线下体验 + 线上销售”的全链路模式,有效扩大消费群体覆盖。营销上,中国珠宝携手多位体育冠军与明星,演绎“美好时刻”承载的勇敢、率真精神,强化品牌理念传递;联合专业机构及Keep等平台,精准联动运动达人,显著拓宽了铂金首饰的受众圈层。展望未来,中国珠宝将以铂金为核心材质,持续拓展应用场景,依托其抗氧化、耐磨的天然优势,打造更多契合年轻群体多元化需求的创新产品。

据悉,“铂金季谈”是一档季度性行业活动,旨在为中国市场解读最新的全球铂金供需动态和市场趋势,搭建产业交流平台。活动聚焦行业、社会关注的铂族金属市场发展话题,分享最佳实践、激发创新思维,助力中国铂金市场实现健康、平稳和高质量发展。

本文来源:中国金融信息中心 陆家嘴金融网

作者:常宇煊、顾至冉

图片:顾至冉

“国社之镜·世纪光影”新华社新闻摄影展

“国社之镜、世纪光影”新华社新闻摄影展由中国金融信息中心、新华社上海分社、中国图片社、上海证券报、中经社上海总部、新华投控联合承办,欢迎社会各界组团参观。

展览精选了中国照片档案馆珍藏近300张历史经典照片,从百姓视角出发、以视觉逻辑为线索,全景展现新时代以来的伟大成就和深刻变革。

时间:周一至周五 9:00-17:00

地点:上海市陆家嘴东园路18号中国金融信息中心6楼展览中心

联系人:沈女士

《风险预警·金融版》简介

金融是现代经济的命脉,金融稳则经济稳。金融安全事关国家、区域企业发展大局,需要对金融风险时刻保持高度警惕,增强风险防范意识,科学应对,防范于未然。

由中国金融信息中心出品的《风险预警·金融版》在政府权威部门指导下,依托先进的大数据舆情监测系统和专业的分析师团队,对金融业不同领域、不同类别的风险舆情进行总结梳理和分析研判,为金融监管部门、要素市场、金融机构、上市公司、行业协会、各类企业、高等院校、研究机构等提供权威、专业、实用、及时、有效的金融风险舆情监测、研判、预警与应对建议。

1.8万/年,每周一期,每周五发布。

来源:陆家嘴金融网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