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咱们名山村外嫁女回娘家参加祭祖大典,这高光时刻,是生活中的大事、喜事。宗亲族人的欢迎和欢送情怀在阵阵热烈、含泪掌声里,相互谢意在十指连心中,值得经典珍藏。
外嫁女回娘家祭祖侧记
作者 陈绍炎
阳光明媚,百鸟迎春。
咱们名山村外嫁女回娘家参加祭祖大典,这高光时刻,是生活中的大事、喜事。宗亲族人的欢迎和欢送情怀在阵阵热烈、含泪掌声里,相互谢意在十指连心中,值得经典珍藏。
我们村丘陵地势,绿意盎然,鸟语花香,面对万泉河、红色娘子军练兵场,背靠海南“井岗山”的母瑞山,是一个生生无息,活力无限的古村、大村、侨村。
村中贤人精心策划,男女老幼行动起来,出钱物、出气力,装扮祠堂祖宗场地;搞拱门、铺红毡、扦彩旗、挂横额、贴对联;备鞭炮,挑烟花、扎气球,张灯结彩;清洗水井,卫生消毒,安全排查;制作食品,预订礼品;“情系娘家”“外嫁女靓”“幸福美满”“感谢家人”等红绸、条幅、标语在风中闪烁飘拂。热闹非凡,气氛庄重。
外嫁女一道亮丽风景线。她们的旗袍发式,纤腰细眉,披金戴银,七彩伞扇,美姿丽颜,高跟盈步,酒窝含情;肩挑手提高档物品,传统时尚交融;妙语连珠,爱心公益,捐款捐物,展现出心知肚明,修心修身,用和谐智慧旺丈夫、旺子女、旺家庭、旺家乡的时代之光;她们从烟火气的小灶台走向社会大舞台,在家园、田园、校园、市井等空间,在律师、老师、幼师、管理者、公务员等岗位,不忘初心,孝心善举,情系娘家,担当作为,风雨无阻,勤劳耕耘,发挥了“半边天”的作用,绽放出母爱光芒和女性魅力,令人感动,称为貌美如花的红牡丹,心如椰香的红玫瑰,心如柔水的优雅女,四乡八邻说,“无愧古今的贤妻良母,折射出中华文明和进步”。
祭拜祖宗开始了,锣鼓喧天,鞭炮齐鸣,舞师表演,吹拉弹唱,比过年还热闹、开心。
外嫁女代表的发言声情并茂,血脉相连,润人肺腑,掌声四起。她们洞悉世事,对人有悟性,处事有弹性,在纷繁的社会环境中,宽容不失自我,柔软不失自立,淡然却不失真诚,岁月在脸上刻下皱纹,风韵气度依然。她们合手磕头不忘祖恩谢祖德。
有些用具物品被时代淘汰,走进博物舘。她们自编自拍,进入当年情景、角色,留下了不同年代出嫁时的嫁妆,步行,坐牛车、乘单车、小车、面包车、依偎豪车的照片、录像、抖音、短视屏。还拍摄出她们曾经在田中扦秧、拔草、施肥、收割,山中烧炭,砍竹出售,缴交学费的乐观情怀、自信形象、进取精神。
沉思冉冉晨曦中的上学路,我为一张张望得见未来的“全家福”叫好。
在娘家,外嫁女点燃香火蜡烛祭拜祖先,给长辈礼品,送后辈书香;抚摸当年的相片,想起爷爷奶奶没有穿好的,吃好的,玩好的,勤劳节俭,让粮食颗粒归仓,又把饭菜吃光的日子;灯下慈母的缝补针线活,严父的草帽打屁股往事;自己贪玩的童性,唱童谣的天真;没有梳妆台,面对井水打扮的情趣;沙发上喝咖啡,听槟榔产业蝶变,盖新楼房,购置新车的奔波;日间务工县城,披着月光回家,生命没有演习,安全不容试错等故事。感慨万千,发出“放过牛,拉过犁,看小人书,忘喂小鸡的岁月难忘”“名山变化大,也是风景区,时代真好!”“常回家看看搞直播”的心底话。
那些因工作和在国外一时回不来的外嫁女则在微信上传来贺电祝辞“身不到,心已到”“离别会回来,深情再表白” “未来日新月异主旋律、主格调”。
时代在前进,未来在召唤。相信咱村外嫁女,更会以聪颖、贤惠、善良、勤俭、包容美德,弘扬名山村规、村风,和家教、家风、家训中的文明血脉、根魂,传家秘籍,提升自我、和谐家庭,教育后代,成长路上以书为伴,读书贵在“滴水穿石”,感悟学习之美,交出成长、成熟、成功、成才的时代答卷。
谁说嫁出去的姑娘泼出去的水?休矣!
水润万物,天时地利人和离不开水。
旌旗在望,祝外嫁女旗开得胜。
2024年2月21日
作者简介:陈绍炎,生在新加坡,长在新中国,从军二十载,后转业地方工作,现已退休。海南省作协会员、海南省诗词会员,作品录入刊登人民日报《大地》,新华月报、人民文摘汇编的《创新与发展》,《中华诗词》,入选光明日报、《诗刊》杂志社、中华诗词学会的“百年华芳丹心向党”诗歌征集,出版散文随笔集《胶园心语》,合著诗集《绿野欢歌》。
来源:丰融春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