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展厅即课堂,展品即教具,馆校协同赋能科学教育。23号,由湖南省科技馆承办的2025年馆校合作中小学教师科学教育实践能力提升培训班在长沙正式开班,来自湖南、广东、广西3个省份的100多名中小学科学类课程骨干教师与科技馆辅导员参加培训。
展厅即课堂,展品即教具,馆校协同赋能科学教育。23号,由湖南省科技馆承办的2025年馆校合作中小学教师科学教育实践能力提升培训班在长沙正式开班,来自湖南、广东、广西3个省份的100多名中小学科学类课程骨干教师与科技馆辅导员参加培训。
本次培训是现代科技馆体系“基于科技馆科普资源的科学实践活动设计”主题培训的重要组成部分,精心设计了政策解读、理念革新、实践操作、成果转化四大模块课程体系,围绕中小学科学教育中的实验教学需求,组织参训人员实地调研湖南省科技馆展厅、湖南低空经济集团展厅等,引导科学类课程骨干教师与科技馆辅导员跨角色交流、同题共创,分组完成科学实践活动选题设计与方案优化,同时设置实践成果汇报展示环节,推动优秀方案与学校课程、科技馆常态化活动深度对接,转化为可落地、可复制的校馆合作特色实践活动。长沙市雨花区枫树山小学科学组长李萍介绍,此前,学校曾多次联合湖南省科技馆开展科技节活动,孩子们在馆内从航天模拟器体验星际穿越,到生命科学展区解码遗传奥秘……每一处展品都是生动课堂,播撒创新的种子。当天的培训课程中,AI技术的运用让她印象深刻。
“今后我们也将把丰富的科技馆资源转化为我们的特色课程,将AI运用到我们的科学教育中去,将这种新技术与孩子们分享,相信此次学习将为我们的教学注入新的活力。”
当前,湖南省科技馆正着力打造家校社协同育人平台、科艺体协同发展平台、产学研协同创新平台,通过互动展品、科普专家、数字课程等资源,构建“课本知识——场馆实践——家庭延伸”的闭环,创新推出了中小学校科普节目“出校入馆”活动、“小蝌蚪找科学”线上栏目等。湖南省科技馆将以本次培训为契机,进一步推动科技馆在科教协同中发挥桥梁纽带作用,为新时代中小学教育高质量发展、现代科技馆体系科学教育服务能力提升积累实践经验,为全国馆校协同育人工作提供可借鉴的探索思路。湖南省科技馆党委委员谢红:
“贯彻‘展厅即课堂、展品即教具’的理念,将展厅场景转化为社会大课堂,依托校、家、馆三者合力,推动实践活动的常态化开展。”
记者:程锦
编审:周红、李浩、于红臣
来源:马栏山新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