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击整治网络谣言】移花接木 制造恐慌 别被AI造谣“套路”了

B站影视 韩国电影 2025-09-23 19:19 3

摘要:网络谣言主要聚焦社会热点、灾情事故、伪科普等领域,造谣者通过移花接木、AI生成、伪科学包装等手段虚构或夸大事实,扰乱正常社会秩序。

网络谣言主要聚焦社会热点、灾情事故、伪科普等领域,造谣者通过移花接木、AI生成、伪科学包装等手段虚构或夸大事实,扰乱正常社会秩序。

近日,中央电视台CCTV-13《法治在线》栏目以《用AI制造假新闻,多地警方查处相关案件》为题,报道了杭州市公安局滨江分局网警大队查处的一起网络谣言案件。

2025年7月17日,滨江分局在网络巡查时发现网民“天使丽人”发布虚假新闻,称“杭州亚运场馆坍塌”,文章细节丰富,极具迷惑性,短时间内被多个平台转发。

杭州滨江网警立即启动谣言处置机制并迅速核实,确认为虚假信息,找到发布者马某。经查,马某为博关注、流量,用AI生成该文。目前,公安机关已依法对马某进行行政处罚。

当下,AI工具大大降低了造谣的成本,提升了谣言的数量级和传播力。AI造谣呈现出门槛低、批量化、识别难等特点。

AI制作不实信息的主要行为模式

01

一是假借身份

谣言制造者通常会选择热点事件中的关键人物或自称知情人,利用公众对这些人物的关注度和信任感,以假乱真地发布信息。明确角色,量体裁衣,对象越明确,假冒的效果越直观。

02

二是深度伪造

通过AI技术,如深度学习算法,对声音、图像、视频进行高度逼真的伪造,使得伪造内容几乎与原始资料无异,难以用肉眼用耳听来辨别。特别是加上所谓环境嘈杂、信号影响、转拍转录等理由,更成了雾里看花越看越像。

03

三是以视吸睛、以声惑人

相对于视频人物伪造,AI合成模仿声音,更具有欺骗性,而单纯的音频在后续传播中,又很容易被配视频配照片,剪辑编辑成为更饱满的传播版本。

04

四是关键信息缺失

这类谣言的假借对象虽明确,但发生在何时何地,什么场景下拍的,如何流出的,这些关键信息却被模糊处理,就是让公众自己去猜测,可能性越多,话题就越丰富。五是虚中有实。这类AI谣言的细节中,往往真假交织,用一个真实的细节来让公众其他细节也是真的,或者是直接把真实的音视频片段或伪造内容混剪,更增加所谓可信度。

广大网民朋友要时刻提高警惕,好奇心要适度,面对新奇信息多去斟酌。不实信息等待官方认证再判断,不轻信,不传播,坚决抵制AI造谣。

稿件来源 网安部门

来源:西宁城东公安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