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DV踏板哪家强?无极SR150S绝对是一台被严重低估的好车

B站影视 日本电影 2025-09-23 19:12 1

摘要:之前我对这台车进行过非常详细的测评,今天正好又骑了一下这台车,真的是感慨颇多:它真的是一台被严重低估的好车。

重庆摩展期间,最火的踏板车应该就是新大洲本田在外场发布的NS150XC了。

这台车我其实有挺多想说的,不过想想键盘评车没意思,我等回头等提车以后再详细跟大家聊。

不过它既然是ADV车型,我想各位详细聊一台已经上市的ADV踏板-无极SR150S!

本次摩展,无极的重点并不是发布新车,而是在外场举办了一场“VRT操控大师万人打榜赛”。

我重点骑了一下SR150S。

之前我对这台车进行过非常详细的测评,今天正好又骑了一下这台车,真的是感慨颇多:它真的是一台被严重低估的好车。

所以虽然这些天跑展做内容累得3天就睡了不到7小时,还是想不吐不快。

过去的这一年,无极被黑得真的是不少。

但作为一个业内人,我当然清楚这是怎么回事,甚至我知道是哪个团队主导的。

当然我不是说无极完全没有问题,但这些团队的作用就是:7分对3分错,他们就抓住那个3分疯狂输出和扩散,以此制造热度,营造一个“无极全错”的感觉,然后一些想起号的,想蹭热度的,想假装自己很客观的人就会自发去跟进,So,大家懂了吧?

说来也是奇怪,重庆品牌的行事风格和这里人的性格简直是迥然不同,重庆崽儿的火爆众所周知,但重庆品牌被造谣被抹黑从来都是冷静得不像样,你换某宗教品牌试试?抓着一个不起诉死你?

无极的生产线智能化、高科技化、人员管理早就是业内翘楚了。

前年某些声音吹什么视觉的时候,我说我一直觉得很诧异,就是因为我多年前在参观什么五羊本田,什么无极,什么宗申工厂的时候,人家早就用上这些设备了,以至于我真的不觉得这有什么值得一提的。

所以这些品牌吃亏就吃亏在不会扩散,老牌品牌似乎现在都同时遇到了这个问题,但关键问题是现在已经全面进入了网络时代:你的产品,你的初衷真的要大声明确说出来,你光指望人家“自然”会懂你真的不够:比如SR150S是一台绝对好车这件事。

无极这些年推出的每一台车真的都非常的用心。

我们举几个例子:CU525作为无极的第一台巡航车,直接在中排量车型中出道即火成标杆;CU250首次在这么小排量的发动机中引入双平衡轴概念,直接引领了V缸巡航全面注重运行品质的行业大潮;

SR250GT将一台大座桶、大动力的250大踏板直接打到了150价格区间,虽然前期问题不少但每一个版本和批次都在偷偷升级和改进;CU625又在热控这个话题上下了巨大的功夫;SR150GT H又将48V混动做到了行业标杆....

不是我说,各位可以看看有几个企业能如此用心对待旗下每一款车型的?

那么回到ADV踏板这个话题,新大洲本田NS150XC我没有深度测评甚至都没有摸过,现在不能妄加评论。

但无极SR150S我是有绝对发言权的,我想了半天能算作缺点的也就只剩座桶不能放普通全盔以及ABS无法一键全关了。

产品定位

这一点很关键,老朋友都知道我评价一台车上来肯定是先聊定位。

不是我说,国内大多数品牌所谓的ADV踏板,就跟多年前国产品牌的跑车一样,几乎都是街车平台换个头罩就完事了,什么车架,什么ECU调校,什么传动设置....做得很不够,让我觉得造车这些人真不怎么懂车,给我的感觉就是:市场需要这类车,领导交办了,项目做出来就完事。

(配图与言论无关)

ADV踏板其实是很有市场需求的,但绝大多数用户根本就不知道一台好的ADV踏板应该是啥样,难道你们以为ADV踏板也跟多年前的国产跑车一样,就是一般踏板换个壳,就图个帅的事?

这类车的用途主要还是满足城市通勤及轻摩旅一些通过性需求,比如下街沿不托底、带坡度的烂路或者土路能顺利行驶、初段动力一定要强劲、操控灵活、舒适性高特别坐姿要直立、安全性强,能做到上述这些才是真的优秀的ADV踏板。

没错,就应该是SUV。真的要硬核越野,那就不是一台踏板应该干的事,CVT结构绝对是应付不了重度穿越的,要不了几分钟离合器就烧了。

无极SR150S显然在立项之初就把这一切都想通了,所以说它连名字都叫“S”,SUV的“S”,而不是什么“ADV”。

静态:舒适性

SR150S的舒适性重点我要表扬两点。

第一就是骑行三角设置。

国内很多发言的“准车主”就是喜欢既要又要,既要通过性,又要大座桶,还要低座高。

大家看我打这几个字是不是想笑?这明显违背物理结构常识啊。

无极当然知道能带来“双脚踩实地面”的“低座高”才是很多消费者的需求,但是既然专门立项造一台通过性强的SUV,那就必须遵从车型定位。

这次,无极选择了牺牲座桶深度,维持了较低的座高(770mm)以及高达160mm的离地间隙。

网上键盘侠上来就喷座桶小,那你说你是厂家你怎么设计?座高不变车身降低30mm让你座桶放全盔?还是跟这台车的欧洲版本一样维持800mm的座高?

此外就是SR150S的这个裸把高度明显比常规踏板要高,平时骑行能坐得更直立。

第三就是电动风挡。

风挡的作用是很大的,但如果用站姿去跑一些烂路,高风挡就很危险了,所以可调风挡必须是好评。

无级调节而不是只有高低两档调节也给个好评。

我经常说,一台踏板车的动力不要只看厂家在宣传里说的什么最大功率最大扭矩,一定要结合传动和ECU调校来看。

通常情况下后面二者厂家是不可能说的,说也说不出来,说出来你也不懂,还不如就报个功率扭矩完事。

这也就解释了为啥有的车听起来功率挺高,结果还跑不过一些功率低得多的车,这主要就是ECU和传动的影响。

ADV踏板这种车,要就要的起步动力好,这样才能更好脱困;同时烂路和城市拥堵路况下,根本不可能保持一个高速状态,所以中低速动力响应好,起步力道够才是这类车一个正确的调校。

所以,SR150S的传动结合更快,起步到40公里时速一气呵成,油门跟手虚位极小,这都是非常符合这台车定位的。

但是相应的,这样的传动调校就不可能有个很高的极速,NWG这类车比如GPS极速110,那SR150S的GPS极速就差不多应该是105、106的样子。

再加上SR150S的发动机不知道如何优化了,它的怠速及震动行驶震动的表现都要比同一台发动机的SR150C贝多芬要控制得好。

油耗方面,小熊油耗APP这个车的平均油耗大概在2.6升/百公里

作为对比,小熊油耗APP中UHR的平均油耗为2.56升/百公里。

动态:操控

一般来说,ADV车型大家觉得都会又高又稳对吧?但SR150S只要你骑过,一定会颠覆你的认知。

这台车的车架跟无极现有的SR150GT或者H一定有所不同,这台车车架的刚性并不算特别强,是一副有韧性的车架。

它的强并不是传统意义上那种可以大冲大跳,或者说能应付非常高速变向的车架形式,而是那种中低速很轻盈,连续翻身转向都很可控的感觉。

没想到吧?这么高一台车,在场地里连续快速翻身都能做到游刃有余,完全不会有任何跟人较劲的感觉,这很奇妙。

避震器方面,SR150S的前后避震器明显都是偏支撑性的,压缩和回弹都很快,阻尼算是中等偏强的等级,路感比较清晰,无论高速低速在弯中都有较强的安定感。

而正得益于这样的避震器设置,同时因为160mm的最低离地间隙,这台车的压弯角度非常大,明显比普通踏板车要大得多。

大家发现了吗?这台车的设置居然非常适合做金卡纳,甚至可以说是目前最适合玩金卡纳的150踏板车。

它跟DRG那类强运动性踏板不同,DRG是那种越高速越爽的踏板,过弯还是更需要身体倾倒去调整;而SR150S明显更适合日常中低速弯道玩耍,车把很轻,并不太过于需要身体重心调整。

此外,这台车使用的是一套正新的大颗粒偏野性风格的轮胎。

万万没想到,这套胎的抓地力可谓相当的好,完全不输一些更加运动性的轮胎,今天场地还是有点湿,我在场地是越玩越高兴。

无极SR150S依旧搭载了前后ABS+TCS系统,这对正新的龟背胎不仅操控好,制动性能也不错。

实际制动手感一般,我觉得有些上泵有点粘,ABS介入时机比较靠前,TCS可以关闭但是ABS不能关闭。

这一点其实我个人建议今后在新版本推出的时候能够加上ABS可以关闭的Off Road模式,这个并不是特别难。

总结

ADV150踏板跟那种大平踏150踏板一样,过去看起来真是不少,但是做精做细定位作准的产品可以说一台也没有,看似百花齐放的红海产品,实则真正动脑子认真钻研拥有较强产品力的产品屈指可数。

我还没有骑到新大洲本田NS150XC,看似配置丰富的背后,有没有一个明确的定位,能不能接近它本家的ADV160,目前真的不好说。

但是我敢说,在当前在售的这么多的ADV踏板中,无极SR150S绝对是一台被严重低估的绝对好车。

它能够完美实现城市中低速通勤的灵活可控,能够确保一定程度烂路通过性,是目前为止所有150踏板(包括UHR这类常规150踏板)中后背能挺得最直,肩膀受力最小的车。

电动风挡在国内一线大厂150中可谓是独一份的存在,甚至后刹带驻车拉杆这些小细节都考虑得非常到位。

我很好奇,这么一台定位极其清晰,产品落地量产状况极佳,配置发力点非常准确的车为什么目前热度不高?

不是都喜欢ADV踏板吗?况且这台车价格才12980!

我找资料的时候才看到,10月25号以前,下单还送1000元大礼?!

真心建议无极好好推一下这台车,我确实是感觉很多车友都不知道或者知道但不了解这台车,屏幕前的你,如果首先你能够接受SR150S这个造型和用途,我强烈建议各位到无极各经销处试驾一下这台车,我保证你一定会有惊喜!

来源:探觅汽摩一点号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