安排80名亲属辅佐!卡德罗夫给儿子铺好路,普京会对车臣下手吗?

B站影视 韩国电影 2025-09-23 18:35 4

摘要:卡德罗夫的身体,从来都不是秘密。早在2019年,外媒就有报道说他得了胰腺坏死,还伴有严重的肾衰竭。那时候他还年轻,靠着药物和意志硬撑着。可到了2025年,情况变了,撑不住了。

卡德罗夫的身体,从来都不是秘密。早在2019年,外媒就有报道说他得了胰腺坏死,还伴有严重的肾衰竭。那时候他还年轻,靠着药物和意志硬撑着。可到了2025年,情况变了,撑不住了。

8月份的两个露面,可以说是一次“走个过场”的展示。讲话间断、呼吸急促,这些细节其实就是对外的信号:他的工作重心已经转移到桌面下的交接班事务上。

但他还在硬撑,一边否认病情,一边偶尔发健身视频,想证明“没问题”。到了2024年,他突然从公众视野里消失了整整半个月。

2025年情况很糟,他公开露面的次数越来越少。车臣政府发布的那些“工作视频”,后来被曝是提前录好重复播放的。溺水事件后,他24小时内就秘密出院,所有参与救治的人还被要求签保密协议。这些反常举动都说明,他的身体可能真的撑不了多久,这也逼着他加快了权力交接的脚步。

日前,卡德罗夫在社交平台宣布,17岁的小儿子亚当,被授予“车臣共和国捍卫者”勋章。据悉,这枚勋章是在部队战术射击比赛上获得的,但亚当本人并没有参赛,仅在仪式上向战士们表示祝贺。

卡德罗夫如此高调且频繁,为亚当“搞特殊”,甚至不顾俄罗斯联邦和车臣共和国的法律,显然是将其当作接班人培养,抓紧一切机会,为亚当铺路。

关于卡德罗夫健康状况的传闻,早在多年前就已不是秘密。据说,联邦安全局内部流出的消息称,他患上了胰腺坏死。这病有多要命?说白了,就是内脏在自我腐烂,那种痛苦足以摧毁任何人的意志。搁在普通人身上,早就老老实实躺下接受治疗了。

可他是卡德罗夫,一个将“硬汉”形象刻进骨子里的人,怎么可能轻易示弱?于是他选择了硬扛,对正规治疗嗤之以鼻,反而迷信自己搞来的那些乱七八糟的药物。他必须表演,演得自己毫发无伤,高强度的公开活动一个不落,仿佛这样就能吓跑病魔。

但这无异于拼命摇晃一个早已布满裂痕的空壳。今年二月,他终究是没扛住,医生直接在他身上安装了肾造口引流管,靠着医疗设备将体内的毒素排出续命。这哪里还叫活着,简直是靠一根管子吊着最后一口气。

医嘱让他必须静养,可他怎么可能停下。他一停,那个“车臣不可动摇的领袖”人设就塌了。所以,即便是在强撑,他也得出来露脸。然而,前阵子在土耳其发生的一幕,彻底点燃了所有猜测。对外宣称是度假,他却在水里突然昏迷,被捞上来紧急抢救才捡回一条命。

没人相信这是意外“溺水”,这更像是一个蹩脚的借口,掩盖着身体机能已到崩溃边缘,随时可能“宕机”的真相。甚至有人推测,他就是借此机会,秘密出境接受器官移植。

身体在崩溃,卡德罗夫的政治头脑却在以一种前所未有的速度疯狂运转。他比谁都清楚,留给自己的时间不多了,他必须在倒下前,将权力的链条一环扣一环地焊死。首当其冲的,就是把他年仅17岁的儿子亚当·卡德罗夫推到台前。

这个年纪的孩子,多数还在为学业烦恼,亚当身上挂着的头衔却已经足够吓人:车臣安全部门负责人、在内务部担任要职、兼任安全委员会秘书。这还不够,最近一项新的任命更是让所有人倒吸一口凉气——监督税收。这无异于将整个车臣的钱袋子,直接塞到了这个少年的手里。

这已经不是简单的扶持,而是将整个家族的命运都绑上了这辆狂飙的战车。卡德RO夫的女儿哈迪扎特是政府副主席,其他的儿子、女儿、女婿、儿媳,也早已被安插进卫生、医保等各个关键部门。粗略一算,至少有八十名卡德罗夫家族的成员,如藤蔓般盘根错节,扎根在车臣权力的每一个角落。

更深远的布局在于联姻。通过精心安排的婚姻,卡德罗夫家族与当地至少十五个有头有脸的豪强部族拧成了一股绳,构建了一个庞大而复杂的利益共同体。他这么做,不仅是在为儿子铺路,更是在给莫斯科画下一道清晰的红线:看清楚,现在的车臣,是我们这个庞大集团的,想动我们任何一个人,都可能引发整个地区的动荡。

然而,克里姆林宫里那位,真的会坐视这一切发生吗?普京可不是善茬。想当年,第二次车臣战争打得尸横遍野,普京能最终搞定这个烂摊子,靠的就是卡德罗夫的父亲艾哈迈德·卡德罗夫临阵倒戈。老卡德罗夫帮助普京稳住了车臣,作为回报,普京才投桃报李,在2004年老卡德罗夫遇刺身亡后,力排众议扶持年仅28岁的小卡德罗夫上台。

普京默许卡德罗夫将车臣打造成一个针插不进、水泼不进的“独立王国”。但时移世易,今天的车臣早已不是二十年前那个战火纷飞的烂摊子,甚至经济都搞得有模有样。说句不好听的,卡德罗夫家族对普京的利用价值,已经大不如前。

尤其是在俄乌冲突之后,卡德罗夫借机将自己的私人武装扩充到数万人,自己也混成了上将军衔。一个地方领导人,手握重兵,军衔与国防部高层平起平坐,这在任何一个中央集权国家,都是扎在最高领导人心头的一根刺。更何况,卡德罗夫的部队还时常被外界讥讽为“网红部队”,出工不出力。

莫斯科是否早有B计划?很多人把目光投向了车臣特种部队指挥官阿劳季诺夫。此人在乌克兰战场上战功赫赫,表现得比卡德罗夫的部队“实在”得多,在克里姆林宫眼里,这或许是一个更听话、也更好用的“备胎”。

面对卡德罗夫这番近乎疯狂的“娃娃亲王”布局,克里姆林宫的态度显得异常微妙:既没点头,也没摇头,就这么静静地看着。这种不置可否,本身就是一种最深沉的算计。强行换人?谁也不敢保证高加索这个火药桶不会再次被点燃,尤其是在当前外部环境复杂的情况下,普京最不想要的就是后院起火。

于是,克里姆林宫选择了最稳妥,也最冷酷的一招——静观其变。我不插手,就看你们自己怎么演。二十年仿佛一个轮回,从“父死子继”到如今的“子未成年先摄政”。只是这一次,卡德罗夫的身后,再也没有一个像当年普京那样立场坚定的支持者了。

躺在病床上的卡德罗夫,看着自己那个胡子都未必长齐的儿子一步步走向权力的漩涡中心,他心里或许比谁都明白,他这一辈子真正的硬仗,现在才算刚刚开打。一个连自己身体都无法掌控的强人,又如何能确保自己家族的未来,能牢牢掌控在手中呢?这场大戏,才刚刚进入最扣人心弦的部分。

来源:影史奇侃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