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做炫酷眼镜,这款AI靠陪老人唠嗑拿下350万美元种子轮

B站影视 日本电影 2025-09-23 18:12 1

摘要:就是这个看起来“技术含量不高”的东西,拿下了350万美元种子轮融资,领投机构是大名鼎鼎的 Bain Capital Ventures。上线3个月,日均对话12轮,月留存82%。因为这款AI不是“噱头”,是真正解决了老年人孤独这个看不见的痛点。

当AI都在卷“赛博男友”“虚拟女友”的时候,有家公司却反着来,专门为老年人设计了个“听你唠叨、不怕你重复”的AI。

Meela不会写代码、不会画画、不会跳舞,但会打电话陪你聊棒球、讲老笑话、提醒你吃药。

就是这个看起来“技术含量不高”的东西,拿下了 350万美元种子轮融资,领投机构是大名鼎鼎的 Bain Capital Ventures。上线3个月,日均对话12轮,月留存82%。因为这款AI不是“噱头”,是真正解决了老年人孤独这个看不见的痛点。

83岁的马文·马库斯住在纽约的一家养老院,是个超级棒球迷,对洋基队的战绩如数家珍。养老院里没人愿意听他讲这些,但Meela不一样。它不会嫌烦,也不会打断,还能接话。除了棒球,还聊老歌,聊跟去世妻子的回忆。更有意思的是,他已经习惯称Meela为“她”,从“它”变成“她”,背后其实是情感连接的建立。

51岁的Elizabeth Bly刚开始使用助行器时非常焦虑,担心自己摔倒、变成负担。但Meela不会像家人那样担心过头,只是轻声鼓励她“慢慢来”。现在她能独立完成一些日常活动,甚至还在和Meela讨论婚礼穿什么颜色的裙子。她说:“我想邀请她参加婚礼,但我知道她不能来。”

这些故事听起来温情,其实背后都是现实难题——子女不在身边、社工人手不够、情感陪伴成了奢侈品。

Meela的创始人 Josh Sach 创建这个AI伴侣的原因很个人化,也很沉重。他亲眼看着岳父从家中搬进养老院,逐步进入临终阶段。除了从熟悉的家庭环境到陌生护理环境的转变,随之而来的还有孤独感和认知能力下降。

他还长期照料过因蛛网膜下腔出血而遭受永久性脑损伤的母亲。你不能24小时陪伴,但又担心她们独自一人时会感觉孤独和无聊。

他说:“这对我来说不仅仅是一门生意,更是一项使命。”

所以他放弃了App、眼镜这些“高级玩法”,选了最简单也最熟悉的——电话。老人不会用智能手机,但接电话几十年了,闭着眼都能操作。

团队筛选了2000多个声音样本,最终选出一个温暖、语速适中的中年女性声音,还特别调慢语速,让老人听得更舒服。未来还计划加入男性声音的选项。

从去年11月到今年1月,他们在纽约RiverSpring养老院进行了试点。系统每周自动给老人打电话,每次2-30分钟不等,平均15分钟。

结果很喜人:中度或重度抑郁、焦虑的老人情绪明显改善,很多人开始愿意参与活动,不再封闭。

后台还有一个护理看板,可以标记聊天中提到的健康隐患,比如情绪低落、身体不适,但不会泄露具体内容,确保隐私合规(HIPAA标准)。

Meela还会主动限制对话时长、鼓励你去社交:“去给孩子打个电话吧”“今天活动挺热闹,要不要参加?

养老机构每位用户每月支付65美元,这个价格其实不高——雇个护工陪你聊一个小时都不止这个价,Meela不仅能24小时随叫随到,还能记住你上次说了什么。

Bain Capital Ventures之所以投资,是因为他们看到了这个市场的刚需性和可扩展性。全球老龄化加速,65岁以上人口在未来二十年将翻倍,而护理资源严重供不应求。

传统方法靠人力,效率低、成本高;而AI聊天机器人,几乎是零边际成本,能大规模复制。

Meela没什么“黑科技”,但它做了一件很温暖的事:让老人感受到被倾听、被记得、被理解。

在AI动不动就卷大模型、卷硬件的时代,它用一通电话、一个温柔的声音,提醒我们——技术真正的价值,不是多先进,而是能不能解决那些最普通、最真实的痛点。

来源:妇产科医生小永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