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在智能化浪潮不断加速的背景下,量产车的差异化竞争逐渐转向软硬件融合的智能驾驶能力。广汽乘用车将于9月26日发布向往S7新增车型,作为广汽传祺在智驾方向的首款量产车型,向往S7基于EV+新能源平台打造,定位家庭中大型五座SUV,售价区间覆盖17-23万元之间。广
在智能化浪潮不断加速的背景下,量产车的差异化竞争逐渐转向软硬件融合的智能驾驶能力。广汽乘用车将于9月26日发布向往S7新增车型,作为广汽传祺在智驾方向的首款量产车型,向往S7基于EV+新能源平台打造,定位家庭中大型五座SUV,售价区间覆盖17-23万元之间。广汽传祺在向往S7上尝试以自研端到端“类人”智驾方案取代传统依赖高精地图的路径,结合可变焦激光雷达与OrinX芯片硬件平台,带来覆盖多场景的辅助驾驶体验。对于一款定位家庭大五座SUV的车型而言,这不仅是功能拓展,更是广汽在智能汽车赛道的战略表达。本文将结合实际参数与技术逻辑,梳理向往S7新增车型的完整产品框架。
外观设计与车身结构
广汽传祺向往S7延续“藏锋于润”的设计理念,车身线条通过柔和曲面与锋锐折线的结合,兼顾动感与张力。前脸采用2618mm贯穿式星环灯带,内部由2248颗LED光源构成,可通过AI情绪逻辑生成多种灯语。该功能不仅是视觉层面的灯光变化,还承担车辆状态传递与人机交互作用。
车侧造型采用悬浮式车顶和隐藏式门把手,腰线、裙线与纵向光源元素形成交织,整体比例更贴近SUV常见的稳重姿态。车尾部分采用回字形灯组设计,增强了夜间可识别性。车身尺寸方面,新车长宽高分别为4900/19501780mm,轴距为2880mm,空间布局面向家庭用户需求,提供相对充裕的后排与后备厢容积。
内饰与智能座舱
内饰提供棕、白、黑三种配色,采用环抱式氛围灯布局,覆盖仪表台至门板区域。座舱核心为ADiGO 6.0智能交互系统,依托高通骁龙8295P芯片实现四音区语音唤醒与多任务并行。
座椅功能覆盖加热、通风、按摩,后排靠背最大可调至137°,并支持腿托电动调节,兼顾长途舒适性。AI智能座舱支持多场景交互逻辑,车机反应速度与UI布局优化较以往版本更为流畅。
可变焦激光雷达应用
新增车型最大的硬件变化是配备可变焦激光雷达,该组件在不同场景下可动态调整探测范围与精度,在高速场景下可拉远探测距离,提升对远端车辆和障碍物的识别;在城区复杂工况下缩短焦距,提高近距离目标分辨率;泊车与低速工况下则辅助摄像头与毫米波雷达,实现更精细的车位边界探测。这一方案与广汽传祺自研的无图端到端类人智驾算法结合,使得车辆无需依赖高精地图即可实现较为自然的驾驶决策。
自研端到端“类人”智驾系统
智驾部分是向往S7的重点。该系统基于英伟达OrinX芯片,算力达到254Tops,配合11个摄像头、1个可变焦激光雷达与3个毫米波雷达,形成全域感知体系统,不同于传统依赖规则库的辅助驾驶方案,端到端类人智驾强调通过深度神经网络直接从传感器输入生成驾驶决策。其优势在于减少中间环节,提升响应速度,并具备持续迭代能力。
官方数据显示,向往S7能够覆盖35类主场景与357个细分子场景,包括环岛进出、窄路掉头、人车混流、复杂路口通行等。自动泊车功能可处理异形车位与接近车宽+0.5m的狭窄泊车环境,拓展了实际使用的适用范围。此外,高速与城区NDA功能已在量产中开放,城市NDA服务承诺终身免费使用。该策略不仅降低了用户使用成本,也体现广汽在软件生态方面的投入方向。
硬件与算法协同逻辑
英伟达OrinX作为当前主流高阶智驾芯片之一,向往S7在系统架构中采取单芯片方案,结合可变焦激光雷达与多目摄像头,主要分别处理三方面任务,分别为感知层暨整合激光雷达点云、视觉特征与毫米波雷达速度信息,实现动态环境建模。再者是决策层暨端到端网络模型直接输出方向盘转角与加减速指令,减少传统规则式规划延迟。其次是控制层暨执行机构响应优化,保障实际车身动作与算法输出高度一致。这一方案在工程实现上挑战在于数据融合与稳定性,广汽通过大量实测场景训练与OTA持续更新,逐步拓展智驾可用性。
动力系统解析
动力部分,向往S7基于广汽EV+平台提供插混方案,搭载1.5T发动机+单&双电机配置,两驱系统综合功率392马力,CLTC工况下纯电续航205km,综合续航1150km;四驱系统综合功率501马力,纯电续航180km,综合续航1020km。电机方案兼顾城市通勤与长途出行,发动机在高速续航补能中发挥作用。动力调校在油电切换时保持平顺,系统整体兼顾能耗与动力需求。
场景体验与用户价值
从用户体验角度,向往S7的定位在于提供高阶智驾的普及化也较为明显,对家庭用户而言,2880mm轴距保证了车内舒展空间,后排角度调整提升长途舒适性;对城市通勤用户而言,城市NDA与自动泊车功能降低了日常驾驶负担; 对长途出行用户而言,超过1000km的综合续航与快充能力缓解里程焦虑。此外,AI情绪灯、环抱式氛围灯与车内多场景座舱功能,则从交互层面提升了用车的趣味性与便捷性。
OTA与持续迭代能力
值得注意的是,广汽在向往S7上引入了完整的OTA升级策略。智驾算法、车机系统、座舱交互均可通过远程升级不断完善。这意味着车辆的功能边界并非固定,而是随版本演进逐步扩展。例如,未来可能在城区NDA基础上开放跨城连续导航驾驶,或在泊车场景中增加更多极限工况适配。
全文总结:
广汽传祺向往S7新增车型的价值不仅在于硬件配置的堆叠,而在于端到端智驾架构的落地。通过英伟达OrinX芯片与可变焦激光雷达的组合,广汽在智驾系统上尝试走出依赖高精地图的传统路径,直接将车辆推向类人驾驶逻辑的探索方向。
结合大五座SUV的空间布局、插混动力的续航能力与AI智能座舱的交互体验,向往S7形成了一套相对完整的产品逻辑。对于消费者而言,其核心吸引点在于智驾系统的实际可用性与持续迭代潜力,这也是该车型未来市场表现的关键变量。
来源:鑫仔撩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