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赴任之初,从青衣江到大渡河,从蒙顶山到夹金山,孙前一路走来,雅安和周边的甘孜州、阿坝州、凉山州、成都市等市(州),也留下他考察调研的足迹。随后,孙前打出了雅安四张文化旅游牌,大熊猫文化和茶文化是雅安的“王炸”,是世界级文化旅游牌,而雅安的红军文化和汉代文化,是
《世界茶文化圣山笔记》
□刘流
公元前53年,吴理真在蒙顶山种下7株茶树,迄今已是2000多年。
孙前到雅安赴任,迄今只有26个年头。
从到雅安的那一天起,他开始凝视蒙顶山和夹金山。
赴任之初,从青衣江到大渡河,从蒙顶山到夹金山,孙前一路走来,雅安和周边的甘孜州、阿坝州、凉山州、成都市等市(州),也留下他考察调研的足迹。随后,孙前打出了雅安四张文化旅游牌,大熊猫文化和茶文化是雅安的“王炸”,是世界级文化旅游牌,而雅安的红军文化和汉代文化,是国家级文化旅游牌。
1869年,法国博物学家阿尔芒·戴维在今宝兴县境内的夹金山科学考察,发现并命名了大熊猫这一珍稀物种,并把它介绍给了世界;而在更早的时候,在公元前53年,茶农吴理真在今名山区境内的蒙顶山种植了7株茶树,从此开启了世界人工植茶的先河。
卸任雅安市副市长,孙前依然在凝视夹金山和蒙顶山。
20多年的凝视,《大熊猫文化笔记》《英茶行日记》《世界茶文化圣山笔记》笔记体“三部曲”相继摆在读者的案头。
孙前的微信名为“熊猫喝茶”。有人不解,他笑了笑说:“你到雅安看看两片绿叶,就知道我为什么叫‘熊猫喝茶’了。”
茶叶、竹叶,是两片在雅安大地上摇曳的神奇绿叶。
2005年,孙前因工作调动离开了雅安,但他依然心系雅安的两片绿叶。
2009年,孙前的首部笔记体《大熊猫文化笔记》出版,2021年,他的第二部笔记体《英茶行日记》出版,2025年3月,《世界茶文化圣山笔记》(精装版)出版,笔记体“三部曲”完成。
“用大熊猫文化讲好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中国故事,讲好中国与世界人民和平友好的故事。”《大熊猫文化笔记》以孙前的亲身经历为主线,讲述了大熊猫从科学发现到成为世界濒危动物的全过程,书写了大熊猫的百年传奇,被读者誉为“世界大熊猫文化的开山之作”。
该书2009年首次出版发行后,先后在中国、法国出版了中文版、法文版和英文版,2019年,在大熊猫科学发现150周年之际,该书又出版了典藏版,受到读者广泛好评。
一手打熊猫文化牌,一手打茶文化牌,孙前双手翻飞,一时打得风生水起。
2002年,由孙前提议,雅安市申报承办由中国国际茶文化研究会主办的国际茶文化研讨会,得到了四川省委、省政府的重视和支持,经过两年的精心筹备,2004年9月19日,2800多名茶人从世界各地奔向雅安,参加第八届国际茶文化研讨会暨首届蒙顶山国际茶文化旅游节(以下简称“一会一节”),创下了历届国际茶文化研讨会规模最大的新纪录,发表了《世界茶文化蒙顶山宣言》(以下简称《宣言》)。
《宣言》称:“蒙顶山是世界茶文化圣山,是世界茶文明发祥地,茶文化的发源地。让蒙顶山茶文化走向世界!”目标很明确,先让蒙顶山茶文化走向世界,再让蒙顶山茶走向世界,用茶文化、茶科技促进茶产业的发展。
《宣言》得到了与会者的确认和好评。茶史专家、南京农业大学中国农业遗产研究室研究员朱自振回到南京后,仍兴奋不已,他提笔给孙前写了一封信,称“这是一次前无古人,后难有来者的盛会”。
打开《世界茶文化圣山笔记》,开篇说正是“一会一节的由来”。正是有了“一会一节”,才有了“让蒙顶山茶文化走向世界”的主题,而让“蒙顶山茶文化”能“走向世界”的底气,正是因为我们要打造的“蒙顶山是世界茶文化圣山”。
“古人论茶,必首蒙顶。”孙前正是循着“蒙顶山是世界茶文化圣山”这一主题,写自己在雅安工作的经历和四处求索,粗略一看,似乎有些散乱,静下心来阅读,其实是层层展开,步步推进,独具匠心。
书中涉及雅安政治经济、人文地理的方方面面,更与中国茶文化史、世界茶文化史息息相关。孙前不仅走遍了中国的茶山,还先后考察了日本、马来西亚、新加坡、法国、德国、印度、巴基斯坦、美国、韩国等十余国的茶文化和茶产业。最终“众手捧出茶圣山”,诞生了这部堪称鸿篇巨制的《世界茶文化圣山笔记》。
如果说“一会一节”的主题是“让蒙顶山茶文化走向世界”,那么随着“一会一节”的成功举办和随后这20多年的接力打造,今天走向世界的,已不仅有蒙顶山茶文化,还有蒙顶山茶。在“三茶统筹”下,在世界茶产业的版图上,已有了蒙顶山茶的一席之地。
“老牛自知夕阳晚,不用扬鞭自奋蹄。”2024年9月,是“一会一节”举办20周年。在这个重要的时间节点,孙前完成《世界茶文化圣山笔记》(简装版)的出版。但孙前并不满意,觉得有些“粗糙”,又一次静下心来,潜心修订,获雅安市社会科学界联合会重点资助,最终在今年3月完成精装版的出版。
“前所未有写雄篇。”中国著名茶文化学者、江西省社会科学院首席研究员余悦不仅为之写序,还盛赞这本书是“‘世界茶文化圣山’,留给未来的文化遗产”。
《世界茶文化圣山笔记》(精装版)出版后,受到了茶界追捧,孙前已先后应邀赴西安、郑州等地,参加新书分享会。
更神奇的是,孙前在创作《大熊猫文化笔记》《世界茶文化圣山笔记》的同时,还组织了17人的队伍到英国考察,并专程来到马克思墓前,给马克思奉上一杯来自中国的好茶——雅安蒙顶山茶。
随后,孙前创作出版了《英茶行日记》一书。
从到雅安赴任,到《世界茶文化圣山笔记》的出版,孙前以两片绿叶为圆心,历时26个年头,行程25万公里,终成“笔记体三部曲”。作者穿越古今、纵横中外,徐徐展开,娓娓道来。读起来仿佛在与智者对话,既感亲切,而书中不时迸出的思想“火花”,又发人深省。
来源:生态雅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