突发,利好不断!周二,存储芯片要启动?机会?空仓满仓看(附票

B站影视 日本电影 2025-09-23 17:56 1

摘要:“内存条又涨价了”——这句抱怨刚在贴吧刷到,转头就看见美光把合约价直接抬了20%,像把去年蹲守优惠券的等等党集体打脸。

“内存条又涨价了”——这句抱怨刚在贴吧刷到,转头就看见美光把合约价直接抬了20%,像把去年蹲守优惠券的等等党集体打脸。

更扎心的是,SK海力士的HBM3一口气涨三成,连黄牛都倒吸凉气:原来囤显卡过时了,高端内存才是新硬通货。

故事得从AI训练机房说起。

一台H100服务器塞满1 TB HBM,显存容量是上一代A100的四倍,光材料成本就顶一辆Model Y。

云厂商为了抢卡,把采购部逼成春运抢票软件——谁下手慢,模型训练就得排队,商业计划书上的“季度上线”直接变“明年见”。

需求端像开闸的洪水,可供给端却像被拧紧的水龙头:三星、美光的HBM排产表已经写到2024年秋天,想插队?

先打钱再谈信仰。

另一边, NAND江湖暗流涌动。

铠侠与西部数据再度传出合并绯闻,若成真,全球三分之一闪存产能将归到同一张资产负债表下。

上游一收缩,下游SSD价格就像被拔掉塞子的浴缸——水位肉眼可见地往上冒。

渠道商透露,消费级固态硬盘明年一季度普涨15%,那些“等等党”手里的购物车链接,大概率要失效。

涨价潮里,国产厂商悄悄递上自家简历。

长江存储232层3D NAND过了华为验证,准备明年一季度放量;兆易创新把HBM2E流片日程写进PPT,虽然离量产还有距离,但起码让甲方们知道“备胎”正在考驾照。

更关键的是,国家大基金三期揣着3000亿元蹲在存储门口,钱到位,设备到位,故事就能继续讲下去。

技术迭代也在踩油门。

JEDEC把DDR6标准制定提前到明年,HBM4规范后年冻结,节奏比前代快四成。

简单说,内存的“保质期”越来越短,今天的高端货明年就可能沦为“电子垃圾”。

于是厂商们集体患上“产能洁癖”:先进制程挤破头,传统DRAM爱答不理。

库存数据很直白——HBM周转天数不到30天,老DDR还在仓库里躺60天,冰火两重天。

有人担心,美国BIS新规可能随时卡设备脖子,ASML的EUV光刻机再先进,也得先拿到出口许可。

存储厂一边加价抢产能,一边在日历上圈出12月15日——新规落地那天,说不定就是下一轮“饥饿游戏”的哨声。

至于普通人,其实不用啃技术白皮书也能感受到变化:新笔记本默认16 GB起步,旗舰手机开始吹“24 GB融合内存”,连车机都用上LPDDR5X。

内存不再只是“容量”,而是直接跟“体验”挂钩。

过去买硬盘看“每GB多少钱”,现在得算“每瓦性能多少钱”。

计价规则改写,钱包就得跟着换算法。

周期还是那个周期,故事却换了脚本。

上一波是手机换代+矿潮,这次是AI算力+国产替代,需求更硬,供给更紧,连涨价都涨得理直气壮。

想抄底的散户最好记住:存储芯片不是茅台,越放越香,它更像鲜奶,迭代一踩油门,今天的旗舰明天就打折。

真正稳赚的可能只有两种人——提前囤到HBM的云厂商,和把技术吃透的国产设备商。

至于围观群众,能做的就是下次看到“内存条降价”热搜,别再轻易点进去,那大概率是广告,不是福音。

来源:愉悦的蛋糕5NvnJ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