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物流自动化是从局部到整体演变的,从存储等少数环节开始,逐渐向各个环节进发。目前,仓储物流各个环节都在向自动化和智能化升级,在轰轰烈烈的仓储自动化革命中,装卸货环节所在的月台区域仍自动化程度较低。装卸货作为内部物流与物流运输的关键连接点,却仍是是劳动力密集环节,
装卸货:物流自动化的最后一块“拼图
物流自动化是从局部到整体演变的,从存储等少数环节开始,逐渐向各个环节进发。目前,仓储物流各个环节都在向自动化和智能化升级,在轰轰烈烈的仓储自动化革命中,装卸货环节所在的月台区域仍自动化程度较低。装卸货作为内部物流与物流运输的关键连接点,却仍是是劳动力密集环节,相关技术研究和应用时间较短。不论国内还是国际,装卸货均是企业的“老大难”问题。
本刊曾在2023年9月就“”(点击转跳专题)作过专题报道,围绕食品饮料、化工、水泥等行业邀请专业人士进行了分享。时隔两年,自动装卸货市场仍处于发育初级阶。大浪淘沙下,玩家们有的稳步研发,有的黯然退场,没人在市场站稳C位。尤其在我国,因物流标准化程度低较低,车辆类型、货物规格、装卸场景等更加多元化,对自动装卸车系统的柔性化程度提出更高要求。
各类卸货解决方案
卸货机器人编年史
目前装卸货领域玩家中,有一出场就带着AI思维的机器人企业,也有历经数十年甚至百年市场沉浮的物流装备老兵,产出的解决方案更是五花八门。据中国智能装卸车机器人联盟秘书长雷卫锋介绍,在我国,从事智能装卸车领域的设备商主要涉及:整垛装车、散袋装车、散箱装车、冷链装车、散箱卸货几个细分领域,散袋装车机器人企业最多,针对不同行业有一些可落地的解决方案,散箱卸货领域仍处于研发探索阶段。
与自动装车相比,自动卸车机器人难度更大,我国从事自动卸车技术的企业较少,整体仍处于“0-1”的研发阶段,这一情况在国际上亦是如此。在高昂的研发费用和定制化零件面前,产品的可靠性、效率、价格注定无法平衡,甚至部分初创企业因资金链断裂、无法商业化面临解散倒闭。如果非要找一个关键词,那卸货机器人产品开发就是“知易行难”,即便在近两年AI和机器视觉技术的加持下,依旧是块难啃的骨头。
放眼全球,已经商业化落地的卸货机器人亦是寥寥无几,笔者结合相关资料,尝试对进行过卸货机器人相关研发的企业进行梳理。
卸货机器人产品研发汇总
一个月之内狂揽8亿元融资
卸货机器人,或者自动装卸货领域是一个资本密集和技术密集的领域,如果没有持续的注资,高昂的研发费用可能会将企业带入深渊,曾经备受瞩众人目却又迅速解散的“筷子”机器人便是如此。
随着今年AI技术在全球范围内的新一轮爆发式应用,机器视觉等新技术的不断成熟,既为卸货机器人领域的研发注入了新的可能性,也为投资机构提供了信心。在今年3月份短短一个月内,三家卸货机器人领域的初创公司共获得1.205亿美元的注资。Dexterity获得9500万美元,Anyware获得1200万美元,Contoro 获得1350万美元。加上去年底Pickle Robot获得的5000万美元融资,近半年内该领域获得的融资总额达到了1.705亿美元,实时汇率约12亿人民币。
卸货机器人领域近半年内融资情况
Contoro Robotics:发起卸货革命
Contoro总部位于美国德州,是一家仅成立3年的初创公司,最初的研究由 NASA和NSF资助,公司目标是实现“卸货革命”,目前聚焦在地板约集装箱和多SKU拖车卸货的自动化。斗山集团、Coupang、 亚马逊工业创新基金和 IMM 参与了本轮融资。
Contoro商业模式是机器人领域常见的RaaS,按照箱集装箱付费定价。其首创的 “人在回路”模式(Human-In-The-Loop)弥合AI局限性与机器人解决方案商业化。在技术层面准备了“一软一硬”的两板斧,软件是专攻边缘计算、在AI学习的同时能实现远程操控的InteleOp;硬件是可抓取纸箱两面,突破传统真空吸盘夹具限制的DuoGrasp。在其公布的视频中我们可以看到,DuoGrasp在把散箱吸出部分后,将夹具吸盘折叠,让机器人在处理长条箱式货物时稳定性更高。
Anyware Robotics:出道即商业化
Anyware诞生于美国加州,三位创始人均毕业于加州大学伯克利分校机器人专业,其中两位曾在工业巨头发那科任要职。Anyware2023年成立,2024年2月宣布退出隐身阶段,对外公布了其研发的自动卸货机器人Pixmo,并立即宣已经实现首单销售。从概念到商业落地只花费不到一年时间,效率惊人。本轮融资由GFT Ventures牵头,Foothill Ventures、Black Forest Ventures和校友投资公司等投资者参与。
从技术层面看,Pixmo机器人由AMR底座、6个自由度的机械臂和真空驱动夹具组合而成,配有AI感知和运动规划系统。刚发布配套的垂直升降附件与传送带配合,让Pixmo机械臂的卸货过程从“旋转-放置”变成了“拉”,使吞吐量达到每小时1000箱。
Dexterity:AI+机器人赛道的黑马
Dexterity是三家公司中最受人瞩目的一家,9500万美元的大额融资不言自明。本轮融资主要由Lightspeed Venture Partners 和 Sumitomo Corp支持,Dexterity在公布融资信息的同事,发表了迭代新品Mech,在近期展会中赚足了风头。
Mech被赋予了一个中二的代号:“工业超级人形机器人”(superhumanoid)。Mech从公司专攻卸货的前辈机器人DexR那里继承了“双臂无头”设计框架,并在软件方面进行了升级。Dexterity作为业内已将数字孪生技术落地的厂商,给Mech配备的物理AI让它的功能大幅扩展,让Mech的双臂能快速识别周围环境,将机器人的柔性拉满。卸货只是Mech诸多功能中的一个,它在分拣、散箱装货领域也表现良好。
Dexterity成立以来,产品经过数次迭代,并得到了联邦快递、佐川快递和 GXO 等三方物流巨头的认可,加上本轮9500万美元,总融资已经达到惊人的16.5亿美元,是目前装卸机器人领域潜力较大的初创公司。
这是卸货机器人投资领域,沉寂3个月后的首个大动作。资本不出手则已,一出手就扎堆在“吸盘夹具+机械臂+AMR底座”这个形态。这是否暗示着这一复合机器人形态,将会成卸货机器人领域的最终解?
———— 物流技术与应用 ————
编辑、排版:王茜
欢迎文末分享、点赞、在看!转载请联系后台。
广告宣传
来源:小雨科技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