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咖专访|世卫组织全球推广!中国“小贝壳”正在创造“无乙肝下一代”

B站影视 内地电影 2025-04-19 05:33 1

摘要:母婴传播作为乙型肝炎病毒(hepatitis B virus,HBV)感染的主要传播途径之一,其防控成效直接关系到我国乙肝消除目标的实现。流行病学研究显示,围产期及婴幼儿时期感染HBV的慢性化风险高达90%,这使得母婴阻断策略成为乙肝防控体系中的关键环节

母婴传播作为乙型肝炎病毒(hepatitis B virus,HBV)感染的主要传播途径之一,其防控成效直接关系到我国乙肝消除目标的实现。流行病学研究显示,围产期及婴幼儿时期感染HBV的慢性化风险高达90%,这使得母婴阻断策略成为乙肝防控体系中的关键环节。

为深入探讨这一重要议题,肝胆相照平台特邀南方医科大学南方医院侯金林教授“乙肝母婴零传播工程”成就、抗病毒治疗的注意事项等等核心内容进行分享,以供临床参考。

问题一:"小贝壳"大作为:乙肝母婴阻断的中国经验

Question 1

肝胆相照:

您领导的“乙肝母婴零传播工程”(小贝壳项目)在阻断乙肝母婴传播方面取得了显著成效。能否分享一下该项目的核心策略、实施过程中的关键经验,以及它对中国乃至全球乙肝防治工作的启示?

侯金林教授:

小贝壳项目(乙肝母婴零传播工程)是一项全国多中心、大样本的真实世界研究。其目的就是为了推进消除病毒性肝炎工作,创造一个“没有乙肝的未来”。在实施的过程中,我们制定了《乙肝母婴阻断临床管理流程》,该流程对乙肝病毒感染孕妇的筛查、评估、妊娠期管理、分娩管理、抗病毒药物应用与停药时机以及婴儿免疫等十个方面提出了标准化的管理建议。包括将妊娠期抗病毒治疗的HBV DNA阈值定为2×10^5 IU/ml;建议给予TDF进行抗病毒治疗;只要婴儿出生后进行了规范的联合免疫,HBsAg阳性母亲可以进行母乳喂养等。

▼ 项目实施分为三个阶段:

首先,我们在全国10家医院进行了前期研究,验证了《管理流程》的可行性,积累了实施管理的经验为全面实施阶段。

第二阶段是将试点阶段的成功经验在全国178家医院推广,同时开展了大规模前瞻性真实世界研究。

第三阶段为覆盖社区阶段,项目在深圳市宝安区开展了基于社区的大规模前瞻性真实世界研究目在社区层面扩大实施,建立医院社区一体化的管理模式。

为了更有效地推动项目实施,我们还开发了小贝壳APP手机软件。这一工具不仅提高了临床管理的效率,还通过医患沟通、患者信息收集和健康教育等功能,提高了患者的依从性。经过10年的不懈努力,我们已经将乙肝母婴传播发生率降低至0.23%,远低于世界卫生组织2%的标准。目前,小贝壳项目已覆盖全国31个省市自治区的178家医院,管理超过3万名乙肝孕妇。

这一项目不仅在国内获得了广泛认可,还得到了世界卫生组织(WHO)的高度评价。此外,小贝壳项目的成果还推动了WHO乙肝指南的修订,其研究成果被2020年WHO乙肝母婴阻断指南引用。按照目前的进展,小贝壳项目有望在2027年完成全国覆盖,为实现乙肝母婴零传播目标提供有力支持。

问题二:抗病毒治疗在乙肝母婴阻断中的实践要点

Question 2

肝胆相照:

抗病毒治疗在阻断乙肝母婴传播中扮演着重要角色。您能否详细介绍一下目前常用的抗病毒药物及其效果,以及在治疗过程中需要注意的事项?此外,对于高病毒载量的孕妇,您有哪些特别的建议?

侯金林教授:

目前,对于高 HBV 载量的孕妇,在妊娠晚期进行抗病毒治疗,结合新生儿乙肝疫苗及乙型肝炎免疫球蛋白的接种,能够进一步降低 HBV 母婴传播发生率,并且未增加胎儿的不良妊娠结局,已被广泛接受并应用于临床实践中,对消除 HBV 母婴传播起到了积极的作用。

经病情评估后肝功能正常的未服用抗病毒药物的孕妇,在妊娠中期检测 HBV DNA 水平,根据 HBV DNA 水平,决定是否需要进行抗病毒治疗。若孕妇 HBV DNA ≥ 2×10^5 IU/ml,可于妊娠28周给予 TDF 进行抗病毒治疗。既往认为出于阻断母婴传播的目的,妊娠晚期服用抗病毒药物的母亲分娩后即可停药。而随着乙肝抗病毒指征的扩大,目前认为可于分娩后定量检测母亲的HBsAg和HBeAg,如果HBsAg和(或)HBeAg水平显著下降,提示抗病毒治疗效果良好,可继续抗病毒治疗。另外,如果以治疗乙型肝炎为目的而服用抗病毒药物的孕妇,则产后不能停药,应长期抗病毒治疗。

问题三:乙肝母婴阻断的未来发展

Question 3

肝胆相照:

面对未来,您认为乙肝母婴传播的防治工作应该朝哪个方向发展?有哪些新的技术或策略可能带来突破?

侯金林教授:

长期以来,母婴传播是我国慢性乙型肝炎(HBV)最主要的传播途径之一,因此,围产期阻断成为HBV防控的重中之重。为有效应对这一挑战,我国于2011年启动了“三联消除”计划(消除乙型肝炎、艾滋病和梅毒的母婴传播),通过资源整合、政策协同和服务下沉,显著提升了母婴传播的防控能力。过去每年约有100万乙肝病毒携带的孕妇妊娠,这一数字已逐步下降至约50万,乙肝母婴阻断工作取得重要进展。

当前,随着“小贝壳”项目的深入推进,乙肝母婴阻断的治疗策略更加精准化、个体化,覆盖人群持续扩大。根据最新研究和临床实践,对于30岁以上或具有肝硬化、肝癌家族史的乙肝孕妇,建议在妊娠早期即评估并启动抗病毒治疗。通过“防、筛、诊、治、管”五位一体的全流程管理模式,极大地提升了乙肝母婴传播阻断的成功率,为实现“乙肝母婴零传播”的目标奠定了坚实基础。

值得一提的是,人工智能、大数据等新技术也在该领域逐步发挥重要作用。AI辅助筛查、风险评估模型、智能随访和个体化治疗决策支持系统正在提升管理效率与精准性,为母婴阻断提供科技助力。中国在乙肝母婴传播防控方面积累了丰富经验,形成了系统化、可推广的“全链条”防控模式,也需要在“一带一路”沿线国家及其他发展中国家中推广应用,为全球乙肝消除目标提供“中国方案”。

专家简介

• 侯金林教授,主任医师、博士生导师

• 南方医科大学南方医院感染内科主任

• 广东省肝脏疾病研究所所长

• 国家杰出青年基金获得者 (2003)

• 第26届亚太肝病学会主席

中华医学会感染病分会主委(2013-2016)

国家科技重大专项“十一五”“十二五” “十三五”首席科学家

在国内外杂志发表论文400余篇,包括Gut、Hepatology、J Hepatol、Lancet Infect Dis、Science、NEJM等刊物,连续5年入选爱思唯尔中国高被引用学者(医学)

整理 | 肝胆相照平台

审校 | 侯金林教授

扩展阅读 Read more

学术前沿|重大突破!南方医院乙肝治愈研究成果闪耀登医学顶级期刊《新英格兰医学杂志》

述评|刘志华/侯金林:HBV母婴零传播——从争议到共识

专家论坛|尹雪如:阻断HBV母婴传播—— 热点与难点

专家论坛|我国消除HBV母婴传播的实施案例与经验介绍

关于本刊 About us

中国首个肝胆病专业杂志

中国科技期刊卓越行动计划·中文领军期刊

百种中国杰出学术期刊

中国精品科技期刊

中国百佳高校科技期刊

《科技期刊世界影响力指数报告》收录期刊

北京大学图书馆中文核心期刊

中国科技论文统计源期刊

RCCSE中国权威学术期刊(A+)

■国际医学期刊编辑委员会(ICMJE)规范期刊

■ 国际管理与技术编辑学会(ISMTE)会员期刊

■Embase、Scopus等13种国际重要数据库收录

■金色开放获取期刊(Golden OA)

官方网站:lcgdbzz.org

官方邮箱:lcgdb@vip.163.com

投稿咨询:0431-88782044

来源:临床肝胆病杂志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