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研究人员对该电池的性能展开测试,并将其与四类电池/器件进行对比,分别是:普通多晶电池、水下专用普通多晶电池、氧化镓沉积多晶电池,以及氧化镓沉积水下多晶电池。
研究人员对该电池的性能展开测试,并将其与四类电池/器件进行对比,分别是:普通多晶电池、水下专用普通多晶电池、氧化镓沉积多晶电池,以及氧化镓沉积水下多晶电池。
测试过程中,所有器件均采用脉冲白光照射,且覆盖四种不同环境条件,具体为:空气中无氧化镓、空气中有氧化镓、水中无氧化镓、水中有氧化镓。
从测试结果来看,氧化镓沉积水下多晶电池的性能最为突出,效率达到21.56%,排名第一;紧随其后的是水下专用普通多晶电池,效率为19.36%;氧化镓沉积多晶电池效率为19.04%;而普通多晶电池效率最低,仅为17.87%。
对此,学者们强调:“结果清晰表明,无论在空气还是水中环境,氧化镓的存在都能显著提升光电流。尤其值得注意的是,在‘水中有氧化镓’的条件下,光电流达到峰值——这一现象说明,氧化镓与水的协同作用可有效提高电荷传输效率。”
这项关于“混合型”太阳能电池的研究,已以《基于非晶共形氧化镓薄膜的水驱动混合型太阳能电池》 “Aqua-powered hybrid solar cell using amorphous conformal Ga2O3 thin-film“为题,发表在《材料与设计》Materials & Design期刊上。
事实上,早在2020年,印度比尔拉理工学院科学部、坎普尔理工学院及国防材料机构的科学家,就已针对水下太阳能电池性能展开研究。他们发现,水下环境不仅能让电池处于更低温度,还为电池清洁提供了理想条件。当时研究人员指出:“尽管目前仍面临不少挑战与局限,但研究结果足以证明,太阳能光伏技术在水下监测传感器、器件领域,以及结合现代电力电子技术的各类商业、国防应用中,拥有巨大潜力。”
2022年,中国研究团队进一步探索——他们利用市售太阳能电池,研发出一套适用于水下的高速光学检测优化无透镜系统。对比发现,这套光伏器件的检测面积,远大于常用的光电二极管。
2025年6月,意大利研究人员又针对钙钛矿太阳能电池的水下性能进行测试。结果显示,在极浅水深环境中,这类电池的功率转换效率,甚至可能超过在水上工作的参照电池。
来源:新浪财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