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9月21日,由清华大学无障碍发展研究院主办的全国首届“天籁入耳 唱响新声——人工耳蜗用户歌唱展演”在清华大学新清华学堂实验剧场成功举行。这场由清华大学无障碍发展研究院主办、索诺瓦集团支持的活动,不仅用动人的歌声展示了听损人士的艺术才华,也生动诠释了 “科技助残
9月21日,由清华大学无障碍发展研究院主办的全国首届“天籁入耳 唱响新声——人工耳蜗用户歌唱展演”在清华大学新清华学堂实验剧场成功举行。这场由清华大学无障碍发展研究院主办、索诺瓦集团支持的活动,不仅用动人的歌声展示了听损人士的艺术才华,也生动诠释了 “科技助残” 的力量 —— 如何帮助听损人士更好地融入社会,拥抱精彩人生。
主办方供图
清华大学无障碍发展研究院是国内高校中引领无障碍领域发展的跨学科研究机构,长期致力于通过科技创新推动社会包容。研究院不仅聚焦于无障碍环境规划与设计,还积极拓展信息无障碍、社会认知无障碍等前沿方向,持续推动校园无障碍建设, 并助力《无障碍环境建设法》立法进程。本次歌唱展演正是其“科技助残”理念的一次生动实践。
清华大学无障碍发展研究院院长邵磊在活动中表示:“我们长期致力于推动‘科技助残’从理念层面走向实践落地。此次歌唱展演不仅生动呈现了听损朋友们享受和表达艺术的权利和热情,更深刻体现出科技在赋能每个人、共建无障碍包容社会方面的重要意义。我们由衷感谢索诺瓦集团多年来持续的支持,正是这样的合作让我们能够共同助力听损人士跨越沟通障碍,实现更深层次的社会融入。”
邵磊进一步强调:“21世纪是科技驱动社会深刻变革的世纪。而当我们谈论科技与福祉时,有一个领域值得特别关注,那就是听力健康——它相对容易被社会所忽视,但在人口快速老龄化的今天,其重要性愈发凸显。数字技术、生命科学等前沿领域的突破,都必然直面“人的尊严”这一根本命题,并以提升全社会成员的福祉为终极目标。因此,科技创新不能仅停留在实验室阶段,更需要推动其走向规模化、实用化的成果转化。这就要求产业链上下游各个环节加强协同配合,构建一个政府、企业、科研机构、社会组织等多方力量共同参与的社会协同创新体系,真正让科技发展为所有人服务。
近年来,索诺瓦与清华大学无障碍发展研究院一直保持着紧密的合作,在提升清华大学校园无障碍聆听环境的建设水平,中国无障碍融合教育的发展,保障听损人士平等、充分享有受教育的机会,便捷地参与和融入社会生活等方面提供积极的支持,并推动这些领域的发展和进步。
“对许多人来说,通往人生舞台的旅程开始于获得了改变生活的听力技术。如同索诺瓦旗下品牌——AB耳蜗,它为听损人士打开了一扇通往声音世界的大门。今年正值AB耳蜗在华服务25周年,是我们与中国听损用户、听力行业共同成长的见证。”索诺瓦聆听世界基金会负责人叶卡特琳娜·库拉科娃在致辞中表示。“此次与清华大学无障碍发展研究院的合作正是我们长期服务中国听损人士承诺的体现。展望未来,索诺瓦将持续创新、拓展合作,助力更多听损人士开启精彩人生。”
索诺瓦中国区总经理方芳谈到:“我们期望通过此次与清华大学的合作,全面展示耳蜗康复者在使用过程中面临的挑战、他们的希望与梦想,以及他们用歌声传递的力量。技术能够改变的远不止于此 —— 它有能力将曾经的短板转化为新的优势。当我聆听这些孩子的歌声时,我由衷地感到,他们每一位都唱得如此出色。这正是技术的魅力所在:它将人们从身体的束缚中解放出来,赋予他们全新的力量,甚至帮助他们实现自我超越。”,方芳表示,技术不应仅停留在产品层面,更应融入社会支持体系,推动从个体康复到社会融入的系统性改变。正如索诺瓦多年来所坚持的,科技助残不仅关乎设备效能,更关乎人的尊严与发展可能。
值得一提的是,索诺瓦与清华大学的合作已持续多年,索诺瓦为听力无障碍建设提供了切实可行的技术解决方案。通过清华大学无障碍基金会,索诺瓦向清华大学捐赠了峰力云塔稳态声场系统助力清华大学教育场景的无障碍改造,为听损师生构建平等参与的学习环境。
来源:环球网健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