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洛图科技数据显示,2024年中国智能音箱市场销量为1570万台,同比下降25.6%;销售额为42亿元,同比下降29.4%。自2021年起,中国智能音箱市场销量已连续4年下滑,即便在“国补”刺激下,降幅仍在20%左右徘徊。曾经被视为智能家居入口的智能音箱,如今正
近日,智能音箱市场的低迷现状引发广泛关注。
洛图科技数据显示,2024年中国智能音箱市场销量为1570万台,同比下降25.6%;销售额为42亿元,同比下降29.4%。自2021年起,中国智能音箱市场销量已连续4年下滑,即便在“国补”刺激下,降幅仍在20%左右徘徊。曾经被视为智能家居入口的智能音箱,如今正面临严峻的生存挑战。
2019年智能音箱曾是消费电子领域的明星产品,销量同比增幅高达125%。彼时,天猫精灵、小米、小度等品牌通过补贴、“价格战”等手段快速催熟市场。如在2018年小度发布会上,百度董事长兼CEO李彦宏直接“下令”将“小度在家”价格下降1000元,599元开售。
但这也带来诸多隐患,市场过早饱和、产品同质化严重,百元级基础智能音箱充斥市场,功能、外观、定价高度相似。加上智能音箱技术壁垒低,在功能体验上难有突破,无论是低端产品体验不佳,还是高端产品在音质等方面相较专业音箱缺乏竞争力,都使消费者对其热情逐渐冷却。同时,智能手机、平板、智能电视等设备的普及,进一步削弱了智能音箱的优势,其可替代性越发明显。
此外,隐私泄露问题也给智能音箱市场蒙上阴影,如辽宁本溪民宿智能音箱录制住客隐私视频,涉事的小度智能屏产品官方就此事予以否认,但仍加剧了消费者的担忧。
智能音箱市场头部化愈发严重,小米、百度(小度)、天猫精灵三大品牌合计份额长期保持在90%以上,2025年第一季度更是高达96.5%,但头部玩家也未能摆脱销量下滑困境。
面对困境,AI大模型成为智能音箱厂商眼中的“救命稻草”。中国主流智能音箱厂商纷纷布局,小米音箱多款设备已全量推送基于大模型的小爱同学;百度旗下小度智能音箱MatePro,依托文心大模型和DUEROS系统,实现AI随心问答、陪伴聊天及方言识别;阿里巴巴的天猫精灵也借助通义大模型,在新品中加入场景音乐设计。据报道,2025年第一季度,支持AI大模型的智能音箱设备市场渗透率已超20%。
然而,AI大模型的融入能否真正助力智能音箱走出困境仍存疑。智能音箱的核心功能之一控制智能家居,虽因AI大模型变得更加智能,但智能家居生态碎片化问题依旧突出。各大巨头构建各自生态圈,不同品牌设备难以无缝协作,消费者需下载多个App分别控制不同品牌设备,操作繁琐。
此外,智能设备对云端的高度依赖使其脆弱性凸显,如果厂商服务器出现故障或停止服务,设备功能将受到损害。
智能音箱市场的复苏之路充满挑战,AI大模型虽带来一定变革,但要真正实现智能音箱的“逆袭”,不仅需解决技术融合问题,更要打破智能家居生态碎片化困局,提升内容服务质量。未来,智能音箱市场走向何方,仍有待时间检验。
来源:GPLP一点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