戚继光练武传奇(一):封侯非我意,但愿海波平

B站影视 电影资讯 2025-04-20 06:30 1

摘要:这是明代名将戚继光青年时代写下的壮志豪言。他字元敬,1528年生于山东登州。其父戚景通是位精通军事且为官清廉的武将。

一、幼年立志,心怀祖国

“封侯非我意,但愿海波平。”

这是明代名将戚继光青年时代写下的壮志豪言。他字元敬,1528年生于山东登州。其父戚景通是位精通军事且为官清廉的武将。

戚继光幼年聪明勇敢,虽个子不高,但脸庞略方,高鼻亮眼,总是炯炯有神。

他最喜欢做军事游戏,常把泥巴砌成墙,堆瓦砾为营垒,削竹剪纸作小旗,布成阵势,自己充当指挥官指挥孩子们攻守进退,办法颇多,深受乡人们称赞。

年纪稍大些,父亲便教他学武术、读经史书。十六岁时,家里贫穷,吃饭都成困难。

有人对他父亲说:“你廉洁是廉洁了,可你有什么东西留给子孙呢?”

父亲将继光唤到面前,告诉他:“我留给你的是祖国的疆土,望你长大后作一个武将,好好保卫国土!”

戚继光坚定地回答:“我一定牢牢记住父亲的话,誓死保卫祖国,决不许敌人侵犯。”

在那个明世宗昏庸无能、倭寇猖狂侵扰沿海的年代,戚继光经常听父亲讲人民遭抢虏的悲惨情景,爱国思想的种子便在他幼小的心灵中深深播下。

二、刻苦习武,不断成长

戚继光练武和读书都十分认真,尤其在练武方面能吃苦耐劳,上进心强烈。

有一次,老师指出他踢腿动作不够正确,他便将老师指出的缺点记在心上,当天深夜起床补练腿功,一直练到黎明,汗水湿透了衣衫。

第二天一大早就请老师来重新检查,老师露出了满意的微笑,从此更加喜欢戚继光,夸他“年少志大”。

戚继光武艺进步神速,二十岁左右就成为当地有名的武术能手。

1549年冬,二十二岁的继光在山东参加乡试,中了“武举”。第二年秋天,他到北京参加会试。

当时鞑靼的俺答汗攻破古北口,进逼首都北京,形势危急,参加会试的武举也被派去守城。

戚继光带领许多士兵登城,英勇地参加了保卫北京的战斗,他非凡的武艺和才能得以显露,得到“兵部”重视,被认为有“大将才干”。

1553年,戚继光升任“都指挥佥事”,专门防守山东沿海,抵御倭寇。

戚继光在随后的抗倭斗争中不断成长,终于成为我国明代杰出的文武双全的民族英雄。他的事迹激励着一代又一代的中华儿女。

下期,继续介绍戚继光如何练武的传奇故事!

待续

来源:文化与体育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