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消防安全检查是防范火灾事故的关键环节,必须围绕“预防为主、防消结合”的方针,聚焦关键领域和薄弱环节,逐一排查风险隐患。以下14 个要点涵盖了场所消防安全的核心内容,需结合实际场景严格落实检查要求:
消防安全检查是防范火灾事故的关键环节,必须围绕“预防为主、防消结合” 的方针,聚焦关键领域和薄弱环节,逐一排查风险隐患。以下14 个要点涵盖了场所消防安全的核心内容,需结合实际场景严格落实检查要求:
一、消防设施器材完好性检查
灭火器检查:核心是确认灭火器处于正常可用状态。需查看压力指针是否在绿色区域,瓶身有无破损、锈蚀,喷管是否完好无堵塞,铅封是否完整,出厂日期和检修记录是否符合要求,同时确保灭火器放置在明显、易取用的位置,且周围无遮挡物。
消火栓检查:重点检查消火栓箱门能否正常开启,箱内水枪、水带是否齐全完好,水带接口有无老化破损,阀门是否灵活且无漏水现象,压力表显示是否正常,确保在紧急情况下能快速连接供水。
火灾自动报警系统检查:关键是测试系统的灵敏性和可靠性。通过手动触发烟感、温感探测器,查看报警控制器是否及时接收信号并发出声光报警,同时检查系统是否能准确显示报警位置,联动设备(如应急广播、排烟风机)是否正常启动。
自动喷水灭火系统检查:核心在于保障系统的供水和喷水功能。检查管网有无渗漏,喷头是否完好、无遮挡,且安装间距和高度符合规范要求,末端试水装置压力是否达标,确保火灾发生时能有效喷水灭火。
二、疏散通道与安全出口检查
疏散通道畅通性检查:重点排查通道是否被货物、杂物、车辆等堵塞,通道宽度是否符合标准(一般场所不少于1.1 米,人员密集场所不少于 1.4 米),地面是否平整、无障碍物,应急照明是否覆盖整个通道,确保人员能快速疏散。
安全出口检查:核心是保证安全出口随时可正常使用。检查安全出口门是否处于常闭状态(除常闭式防火门需保持关闭外,其他安全出口门应能从内部轻松开启),有无上锁、封堵或设置障碍物,门的开启方向是否符合疏散要求(向疏散方向开启),同时检查安全出口标识是否清晰、完好。
三、用火用电安全检查
用火安全检查:针对明火作业区域,需检查是否办理动火审批手续,作业现场是否配备灭火器材,有无易燃易爆物品堆放,作业人员是否具备消防安全知识,作业结束后是否彻底清除火种。对于厨房等固定用火场所,要检查燃气管道、阀门有无泄漏,油烟管道是否定期清理,避免油污堆积引发火灾。
用电安全检查:重点排查电气线路是否存在私拉乱接、老化破损现象,电线是否穿管保护,插座、开关是否安装牢固、无损坏,电气设备是否与可燃物保持安全距离,大功率设备是否有单独的供电回路,配电箱是否整洁、无杂物遮挡,且具备过载保护功能,同时检查接地、接零保护是否可靠。
四、建筑防火与防烟排烟检查
建筑防火分区检查:核心是确认防火分区划分是否符合规范,防火分隔设施(如防火墙、防火卷帘、防火门)是否完好有效,有无擅自改变防火分区或破坏防火分隔设施的情况,确保火灾发生时能有效阻止火势蔓延。
防烟排烟系统检查:检查排烟风机、正压送风机是否能正常启动,排烟口、送风口是否畅通无堵塞,防火阀、排烟防火阀是否在规定温度下能自动关闭,防烟楼梯间、前室的防烟效果是否达标,确保在火灾时能及时排出烟雾,保障疏散通道能见度。
五、易燃易爆物品与危险品管理检查
易燃易爆物品存储检查:针对存放易燃易爆物品的场所,需检查是否符合消防安全规定,存储量是否在允许范围内,物品是否分类存放、远离火源和热源,存储区域是否配备专门的灭火器材和防爆电气设备,有无严禁烟火标识,同时检查管理人员是否具备专业的安全管理知识。
危险品使用管理检查:对于使用危险品的作业,要检查是否制定专项安全管理制度,使用过程是否有专人监护,危险品的运输、转移是否符合安全要求,剩余危险品是否妥善存放,避免因操作不当引发火灾或爆炸事故。
六、应急准备与人员管理检查
应急救援预案与演练检查:核心是确认场所是否制定完善的火灾应急救援预案,预案内容是否涵盖报警程序、疏散路线、灭火措施、人员救护等要素,是否定期组织员工进行应急演练,演练记录是否完整,员工是否熟悉预案内容和应急处置流程,确保在紧急情况下能有序开展救援工作。
消防安全教育培训检查:检查场所是否定期对员工开展消防安全教育培训,培训内容是否包括火灾预防知识、灭火器材使用方法、疏散逃生技能等,新员工是否经过岗前消防安全培训,员工是否具备基本的消防安全意识和应急处置能力,同时检查是否设置消防安全宣传栏,定期更新消防安全知识。
来源:鄄城县融媒体中心一点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