秋分节气,鸡蛋可以立起来?| 全国科普月

B站影视 欧美电影 2025-09-23 16:31 1

摘要:2024年12月25日,十四届全国人大常委会第十三次会议表决通过新修订的《中华人民共和国科学技术普及法》,首次以法律形式确立每年9月为全国科普月。

2024年12月25日,十四届全国人大常委会第十三次会议表决通过新修订的《中华人民共和国科学技术普及法》,首次以法律形式确立每年9月为全国科普月。

近70年来,《知识就是力量》杂志播种科学的种子,点燃科学的梦想,以科普之光,照亮求真之路。值此全国科普月,《知识就是力量》精彩不停歇!好玩的活动、硬核的科普,邀您共赴首个全国科普月!

秋分在24节气中的地位非常重要。秋分和春分、夏至和冬至并称为“二分二至”,是划分24节气的主要时间点。

01

物候特征

秋季共90天,秋分将其分为两半,前后各45天。秋分这天,阳光直射赤道,和春分一样,白天和黑夜等长,此后阳光直射的位置渐次南移,北半球开始变得日短夜长。

秋分分三候:“一候雷始收声;二候蛰虫坯户;三候水始涸。”《逸周书·时训解》记载:“秋分之日,雷乃收声。”秋分后应当不再打雷,如果还有雷鸣,那意味着老百姓日子过不安宁;蛰虫坯户的“坯”通“培”,指昆虫在地里开始筑穴塞户,迎接即将到来的寒冷日子;水始涸是说随着降水量变小,大小湖泊水量会日渐变少,比较小的水泡子甚至会干涸。

秋分雨季结束,正属好时节,秋高气爽,碧空万里,丹桂飘香,蟹肥菊黄。但对农民而言,则是“三秋”(指秋收、秋耕、秋种)大忙季节。秋分要抓紧时间收割成熟的庄稼,免得被霜冻雨淋,还要耕好土地,下好种子,培育壮苗安全越冬。谚语说:“秋忙秋忙,绣女也要出闺房。”平时足不出户的绣女,都得出来搭把手干农活,这真是忙到了极点。

秋天蟹肥

02

民间习俗

秋分习俗大多与这一天白天和黑夜等长的自然现象相关。古代,秋分和春分一样,是校对度量衡的日子,这在古代是一项非常严肃的工作,因为古代人非常讲究公平和无欺。据《唐律疏议》记载,校对度量衡时,在京者带升斗与称等去太府寺,不在京者则要去各地的州县官衙;凡是升斗称度不平者,要受杖刑七十,如果监校者知情不报,与检定者同罪。

民间有一个说法,秋分日天地静安,新下的鸡蛋很容易立起来。所以,秋分日村里的孩子们会玩一个游戏,就是比谁家的鸡蛋先立起来。

此外,古人重祭祀,据史书记载,早在周朝,古代帝王就有秋分祭月的习俗,其祭祀场所称为月坛。秋分的祭月仪式在黄昏时分举行,称为“夕月”。《长安志》记载,隋唐时的夕月坛在国西开远门外。建造夕月坛要挖深三尺、宽四丈的深坎,中间设坛,坛高一丈。

官家夕月之日,也是百姓秋报之时。秋社一般在立秋后第五个戊日,但秋分祭秋社也很常见。《荆楚岁时记》就记载:“秋分以牲祠社”。秋社祭祀先农后,会举行各种娱乐活动。这天有人在秋社的社神前掷笅,有人劈竹看纹路占卜来年农桑,有人立杆观日影占年。这是因为秋分日是特殊的日子,当天的变化常被赋予象征意义。

人们常说,春困秋乏。如何在这个秋天摆脱困乏,活力全开呢?答案就在知识就是力量官方直播间!快来预约,解锁更多精彩吧↓↓↓

责任编辑|赵青云

运营编辑|赵青云

质量审核 | 王维嘉 李雅欣

图文来源 | 《知识就是力量》杂志《三秋半去道秋分》,撰文 / 刘晓峰,原文有删改,原创作品转载请注明来源。

来源:知识就是力量杂志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