预制菜吐槽变灾难!西贝56亿营收打水漂,老板不听劝竟自毁招牌?

B站影视 日本电影 2025-09-23 16:14 1

摘要:9 月 10 日教师节,罗永浩一条吐槽西贝 “预制菜多还卖得贵” 的微博,点燃了大众对西贝的争议。

在信息传播飞快的当下,餐饮行业一点动静都可能被放大。

最近中式餐饮龙头西贝就因为预制菜的事,陷进了一场大的品牌危机。

9 月 10 日教师节,罗永浩一条吐槽西贝 “预制菜多还卖得贵” 的微博,点燃了大众对西贝的争议。

这场危机不仅让西贝的口碑下滑,还可能影响它后续的发展。

9 月 10 日,罗永浩在微博说,自己在西贝吃饭时发现,店里菜品几乎全是预制菜,价格还不低,他还呼吁国家立法让餐饮门店明确标注是否用预制菜。

这条微博很快就火了,网友们纷纷讨论起预制菜的价格和透明度问题。

9 月 11 日,西贝创始人贾国龙强硬回应,说门店 “100% 没有预制菜”,还表示要起诉罗永浩。

这回应没平息争议,反而让矛盾更激烈了,罗永浩直接悬赏十万元,征集西贝用预制菜的证据。

西贝为了证明自己,公布了菜品制作流程,还宣布开放全国门店后厨让大家参观。

可媒体去探访后,却发现了不少问题。

西贝后厨用了冷冻预包装食材,比如保质期 24 个月的冷冻西兰花,而且存在工具混用、用转基因大豆油的情况。

这些问题一曝光,西贝更被动了,舆论压力也越来越大。

9 月 13 日晚,罗永浩说这事 “告一段落”,可第二天贾国龙在行业群里称他是 “网络黑嘴”“网络黑社会”,双方又吵了起来。

9 月 14 日,西贝暂停了全国门店后厨参观,还下架了 “罗永浩套餐”。

直到 9 月 15 日,西贝才发公开致歉信,说意识到 “生产工艺和顾客期望差得远”,还推出了九大整改措施。

西贝这场危机的关键转折点,就是贾国龙亲自下场强硬回应罗永浩的时候。

作为企业创始人,贾国龙的话和行为影响力很大,他这强硬态度没平息争议,反而让矛盾升级了。

要是一开始西贝能冷静、专业地应对罗永浩的质疑,这场危机可能不会闹这么大。

而且从事件发展能看出来,西贝内部缺乏有效的沟通和决策机制,这也是危机升级的重要原因。

贾国龙在西贝可能是 “一言堂”,员工不敢提不同意见。

面对罗永浩的质疑,西贝没有专业团队能快速制定应对策略,只能靠贾国龙自己判断决策,这无疑增加了危机处理的风险。

其实有不少人原本能阻止西贝这场大败局。

首先是西贝内部的专业品牌公关团队。

要是有专业的团队,他们早该意识到问题的严重性,制定应对策略,而不是让老板冲在前面 “扛伤害”。

其次是西贝的外部智库。

成熟企业一般都会有外部专家智库,危机时能获得专业建议。

可从西贝的应对来看,他们好像没这样的外部支持,只能自己瞎琢磨,最后搞出了公关灾难。

另外贾国龙自己要是能冷静理性点,多听别人的意见,也可能拦住这场大败局。

作为创始人,他得清楚自己的言行代表企业形象,不能凭情绪和喜好做决策。

西贝的危机给所有企业家都提了醒,大家该怎么避免成为下一个贾国龙呢?

首先企业家要控制自己的表达欲,把专业的事交给专业团队。

面对品牌公关危机,老板不能随便说话,得给自己 “上紧箍咒”。

任正非说过 “我要克制干预业务的冲动”,这才是明智的做法。

其次企业要建专业的品牌委员会。

委员会得有内外部专家,对重大品牌决策做专业论证,还得有勇气对老板说 “不”。

这样企业面对危机时,才能做对决策。

再者企业要建外部智库。

找行业专家、学者、有媒体背景的人组成智库,让他们提供第三方视角和专业建议。

危机时这些外部专家能帮企业看清情况,制定有效策略。

最后企业要做完善的品牌公关危机预案。

针对可能出现的危机,制定详细预案,确保危机来临时能有条不紊地应对。

预案要具体到细节,比如被网红吐槽了怎么办、怎么和媒体沟通。

西贝的预制菜品牌危机,给我们带来了很多启示。

它让我们明白现在市场竞争激烈,品牌形象对企业特别重要。

一个小失误可能引发大危机,让企业多年的努力白费。

企业家要保持清醒,重视品牌管理和公关危机应对,多听不同声音,建专业团队帮自己做对决策。

希望其他企业家能从西贝的危机里吸取教训,别重蹈覆辙,让自己的企业走得更稳、更远。文章/花开富贵

(经济观察)中国加快制定国家标准 推动预制菜走向“明白菜”

2025-09-22 21:22·中国新闻网

西贝深陷“预制菜”争议,公关策略引发舆情升级|消费舆警指数

2025-09-21 18:59·21世纪经济报道

业内人士复盘西贝预制菜风波:创始人别轻易下场,行业共性问题需谨慎应对

2025-09-16 21:25·每日经济新闻

来源:聆听史纪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