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擦边的椰树,破产了?

B站影视 日本电影 2025-09-23 16:15 1

摘要:众所周知,椰树是一个打广告不走寻常路的品牌。别的品牌可能会用一句slogan概括世界观,椰树要用一整栋楼、一整张车身、一整面包装,讲完它的个人简历。

今天在网上刷到椰树总部照片时,我第一反应是“我天,椰树要没了?”

众所周知,椰树是一个打广告不走寻常路的品牌。别的品牌可能会用一句slogan概括世界观,椰树要用一整栋楼、一整张车身、一整面包装,讲完它的个人简历。

结果你可能记不住广告语,却记住了它密不透风的表达欲。

椰树破产了?

近两天,有网友po出一张自己路过椰树集团门口的照片,牌匾上写着“椰树破产谁救活”的大字。

还以为椰树倒闭了,已经脑补出了一部惊天动地的企业兴衰血泪史,但凑近一看,窗户上黄底黑字地写着“连亏七年破产,派谁都不敢来,王总敢来救活椰树”

如果仔细看,大楼两边的展板上还有故事完整版原来人在无语的时候是真的笑。点开手机新闻的评论区想一探究竟,顺便满足一下吐槽欲,才知道海口人民早已深受其“害”久矣。

没想到写字楼还能爆改认字楼,怎么不算一楼多用呢?

在本外地人还在大惊小怪的时候,当地人朋友们已经能对椰树企业史倒背如流了。

很权威的IP。以为是破产了没招了来卖惨的,其实是话太多了倾诉欲太强了而憋不住一点。不愧是饮料界的表演型人格,一旦走起了破产风就情难自抑沉醉其中了。

笔者已经渐渐迷失在众多海南IP的评论里了,海口的网友们都经历了什么啊!合着大家都是一边在“我来考考你”的提问里接受椰树无偿提供的语文课后辅导服务又一边读着椰树的企业成长史长大的吗,怪不得现在绣口一吐,就是半个椰树。

还从未见过表达欲如此爆棚的品牌,不仅是品牌史,就像太久没有线下见面的朋友一碰面聊天就会滔滔不绝彼此倾诉一样,椰树的大楼走的就是这样的路线。

一会儿是辛酸又光荣的厂史介绍,一会儿是健康知识科普小贴士,一会儿又是烹饪小技巧分享……视觉上还搭配了浓烈的配色和看似毫无章法的排版,让人摸不着头脑的同时却又真正做到了过目不忘。网友:只是经过,椰树:诶我跟你说…

这已经不是简单的倾诉欲那么简单了,网友直言:喝了三十多年,只知他的PPT风格,今天被他的直白彻底震撼了。

王光兴的功劳簿

1986年,海口市政府领导一筹莫展,让他们伤透脑筋的,正是连续亏损了5年的海口罐头厂(椰树集团前身)。

领导们也不是没想过办法,前后给罐头厂换了4任厂长,但这些人都折戟沉沙,最后黯然离去。

不能再等下去了,不然马上就破产了,1400名职工的生计就成了问题”领导们最终决定将电子工业公司的王光兴调了过来。

这个王光兴当时在海南可是一个人物,有“救火队长”之称。在此之前,他先后盘活了海口饮料厂椰岛、海口电子工业公司。

在领导的殷切期望下,王光兴临危受命,接下了海口罐头厂这个烂摊子。

“头年二年大减亏,三年实现迎春归。”刚上任的王光兴就立下了军令状,进取之意锋锐。

他的第一板斧,就是打破海口罐头厂的“三铁”——铁饭碗、铁交椅、铁工资。

“铁工资养活懒汉,铁饭碗坐吃山空,铁交椅埋没人才。”王光兴认为,不改,企业根本没有活路。

为此,他很快开除了几个最难管理的员工,将工厂分为9个分厂,让大家各自适应市场,各找活路。

另外因为厂里的菠萝罐头加工业务,每年只有4个月生产期,其他月份没有活干。所以王光兴决定在停产停工期间,给员工只发50%的工资。

这可一下捅了马蜂窝。500多名员工撂下狠话:“他不给我们饭吃,我们也不能让他舒服。”

于是,有人敲着饭碗,上门找王光兴要饭吃;有人半夜给王家打电话,要借钱过生活;甚至有人还砸碎王家的玻璃,威胁要敲碎王光兴的脑袋...

为此,王光兴的老婆和孩子都向他抱怨,还逼他辞职。但王光兴像吃了秤砣铁了心一样,不为所动。

他告诉自己:“就算一把钢钉放到嘴里,也得用力去咬”。解决问题的关键,还是要让企业盈利

所以除了清理库存,王光兴还带头研发起新产品。

在市场调研中王光兴发现,作为海南特产的椰子备受外地消费者喜欢。如果能制成椰汁产品,那有很大概率成为爆品。

其实海南罐头厂已经研究了十几年椰子汁,但开发并不成功。王光兴发现是工资太低的原因,“研发人员和一般职工的收入差不多,他们有啥研发动力呢?”

于是他决定重赏成功开发出椰子汁的人员。“假如赚100万元,开发人员的奖金是利润的3%-5%,也就是最少3万元的奖励。而且一经研究成功,我就给开发人员奖励一台电视机。”王光兴后来讲到。

重赏之下必有勇夫。在王光兴的组织研发下,历经8个月总计300多次的试验,海南罐头厂突破油水分离技术,椰树牌生榨椰子汁由此诞生。

1988年,产品一经推出,便火爆市场。王光兴也兑现了自己的诺言,拿出30万元奖励研发人员。要知道,当时政府给予国家级重大发明成果的奖金,也才不过1万元而已。

凭借这些措施,改革先锋王光兴再次创造奇迹,实现了当初立下的军令状——海口罐头厂在第1年减亏300万元,第2年再减亏388万元,第3年竟然创下利润240万元。

“救火队长”之称,名副其实。

商业的本

椰树牌椰汁如今依然静静地立在货架上,与周边设计愈发精致的竞品相比,它显得格格不入,却又无比强大。它像一位固执的匠人,用三十年的时间,只为回答一个最简单也最复杂的问题:我们究竟为何而生产?

这个故事,或许应该给中国的企业家们带来一些不一样的启示。

在这个言必称“颠覆”、追求“极致体验”、追捧“赛博朋克风”的时代,“土”似乎成了一种原罪。

我们忙于为自己的品牌穿上华丽的外衣,贴上国际的标签,却时常在追逐潮流的路上,忘记了出发的目的。

椰树用它的存在,掷地有声地告诉我们:土,从来不是问题而不知道自己要什么,才是问题。

首先,“土”有土的战略价值。

它的高识别度、它的信息传递效率、它带来的信任感和争议流量,都是其商业机器上高效运转的齿轮。

其次,“洋”有洋的品牌逻辑。

它代表着国际视野、审美溢价和另一种人群的情感连接。

关键不在于“土”或“洋”,而在于你的选择是否服务于你的商业本质,是否强化了你的核心竞争力,是否让你与你想要服务的人群,建立了最有效的连接。

真正强大的企业,从不活在别人的眼光里。它们不急于在表面争宠,也不屑于向潮流自证。

这次“破产乌龙”,意外让椰树总部大楼成了网红打卡点,不少网友表示以后去海南一定要去参观。

不得不说,椰树以大家意想不到的方式成功出圈了!

(未注明图源:千库网)


来源:快消品咨询赢销力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