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前几天在小区遛弯,听见几个家长凑一块儿吐槽:“说要搞中小学春秋假,听着挺好,可真放了咱咋办啊?”我家也是双职工,一听这话瞬间共情——早上7点拽娃起床赶上学,晚上下班扒口饭就得辅导作业,要是中间再插个春秋假,孩子放家里没人管,中午饭只能点外卖,作业更是没人盯,这
前几天在小区遛弯,听见几个家长凑一块儿吐槽:“说要搞中小学春秋假,听着挺好,可真放了咱咋办啊?”我家也是双职工,一听这话瞬间共情——早上7点拽娃起床赶上学,晚上下班扒口饭就得辅导作业,要是中间再插个春秋假,孩子放家里没人管,中午饭只能点外卖,作业更是没人盯,这不纯纯添乱吗?
其实好几年前就有政策说要探索春秋假了,说啥“不减少教学时间,还能让孩子多出去走走,拉动消费”。理儿是这个理儿,可落到实处,难就难在“麻烦”俩字上。
先说说学业这关。现在哪个家长不盯着孩子成绩?我邻居家孩子上初三,他妈跟我说:“别说春秋假了,就连周末都得去补数学,要是中间放几天假,课程进度跟不上,中考咋整?”学校也犯难,老师私下聊的时候说,一放假就得重新排课表,万一衔接不好,学生知识点漏了,家长还得找学校。不是不想放,是没人敢先迈出那步——怕家长闹,更怕耽误孩子。
更头疼的还是看护问题。我同事小李两口子都是程序员,天天加班到八九点。上次聊到春秋假,他苦笑:“要是真放了,我家娃只能自己在家,我得提前备好泡面,晚上回来再检查作业,万一孩子在家磕着碰着,我工作都没法安心干。”可不是嘛,双职工家庭占了大半,老人帮忙的还好说,没老人的,春秋假简直就是“渡劫”——找托管班贵不说,还不一定放心,总不能天天请事假吧?老板那儿也说不过去。
不过也不是所有地方都卡在这儿不动。我闺蜜在苏州,她儿子学校去年就试行了春假,放了5天。一开始她也愁,结果学校说可以托管,还搞了“走进园林”的研学活动——上午老师带孩子逛拙政园,讲历史故事,下午在学校写观察日记,晚上她下班刚好能接。她还跟公司申请了两天弹性假,中间陪孩子去了趟无锡鼋头渚,孩子回来跟她讲“樱花落在湖面像小船”,比在家闷头写作业开心多了。
还有四川那边,有些学校把春秋假和周末凑一块儿,搞成“3天小长假”。我表妹在成都当老师,她说他们学校提前两周调整课程,把该讲的知识点往前赶,放假时留的作业都是“跟爸妈去公园拍春天”“记录家乡的秋天”,家长反馈反而比以前好——不用逼孩子写卷子,还能陪孩子出门走走。
这么看下来,春秋假不是“鸡肋”,是得把“麻烦”解决掉才行。
首先得让家长有时间陪。要是企业能跟着学校的假期调整,给家长整个“弹性休假”就好了。比如孩子放春假,家长能申请调休两天,不用天天跟老板请假。我听说杭州有些公司已经这么干了,员工孩子要是有春秋假,能优先排补休,这样家长也不用愁看护了。
然后学校得搭把手。别光放假就不管了,像苏州那样搞托管、搞研学多好。哪怕收费便宜点,管顿饭,再找老师看着写作业,家长也愿意。我小区旁边的小学,去年暑假就开了托管班,一个月才收200块,还带孩子做手工、读绘本,好多家长都抢着报,要是春秋假也能这样,谁还会反对?
还有社区也能帮上忙。我们小区有不少退休老师,要是社区能组织他们开个“看护点”,孩子们一起写作业、玩游戏,既安全又省钱,比孩子一个人在家强多了。之前我妈就跟居委会提过,他们说要是家长需求多,就试试组织,这要是能成,可是帮了大忙了。
说真的,谁不希望孩子能在春天去看看花,秋天去捡捡落叶?别让春秋假卡在“没人管”“怕耽误学习”上。只要学校、公司、社区能凑到一块儿想办法,把这些麻烦事儿解决了,咱们家长也能松口气,孩子也能有个真正开心的假期。
你们那儿有没有试春秋假的?
来源:猎豹英语听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