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9月15日至21日,中国银行贵州省分行围绕“保障金融权益 助力美好生活”主题,积极组织全辖各机构开展2025年“金融教育宣传周”活动。活动聚焦群众关切热点,通过线上线下联动、行内行外贯通的方式,以创新形式和务实举措推动金融知识普及与消费者权益保护工作走深走实,
9月15日至21日,中国银行贵州省分行围绕“保障金融权益 助力美好生活”主题,积极组织全辖各机构开展2025年“金融教育宣传周”活动。活动聚焦群众关切热点,通过线上线下联动、行内行外贯通的方式,以创新形式和务实举措推动金融知识普及与消费者权益保护工作走深走实,筑牢地方金融安全防线。
场景融合,织密立体宣传网络
为确保金融知识广泛触达,中国银行贵州省分行统筹全辖资源,全力打造“无死角”宣传格局。各二级机构将金融教育宣传巧妙地融入消费者日常生活场景,强化统筹协调工作。
在线下,以营业网点为基础,实现了宣传阵地的全覆盖。各营业网点精心布置厅堂环境,专门设置宣传专区,统一投放宣传资料,并滚动播放主题标语,营造出浓厚的宣传氛围。省分行营业部、安顺分行等机构还深入夜市商圈、公园等场所,通过设立咨询台、悬挂横幅、摆放展板等形式,将金融知识融入生活场景,工作人员与群众面对面交流,耐心讲解金融知识。
中行安顺分行在夜市广场设立咨询讲解金融知识
在线上,该行充分发挥数字渠道优势,量质并举做好线上宣传教育工作。围绕消费者急需的金融知识,广泛搜集整理辖内金融消费者权益保护典型案例,精心制作成图文并茂的长图及生动易懂的短视频,通过中央及省级媒体、贵州中行官方微信公众号发布,有效扩大了宣教的覆盖面和影响力。此外,通过贵州交通广播平台发布风险提示,单次平均覆盖500万人次;毕节分行、铜仁分行等机构向特定客户批量发送风险提示短信超10万条,覆盖超8万人次,真正实现了群众“足不出户学金融”。
聚焦重点,金融宣教零距离
围绕群众实际需求,各二级机构以“进企业、进校园、进社区、进商圈、进农村”为核心,开展差异化宣传,努力打通金融教育“最后一公里”。
进校园,守护青春成长:贵安新区分行联合公安走进贵州师范大学,通过剖析真实诈骗案例,向师生们揭露犯罪手法,覆盖师生9000余人;凯里分行、遵义分行走进黔东南民族职业技术学院、贵州航天职业技术学院,以互动课堂、有奖竞答的形式讲解“校园贷”等知识;铜仁分行走进铜仁学院、数据职业学院等高校开展“开学季金融第一课”,触达师生超3000人。
进企业,赋能员工权益:都匀分行、遵义分行、观山湖支行等走进盼盼食品、健兴药业、习酒公司等企业,为员工讲解工资卡安全、电信诈骗防范等内容,并提供信贷政策咨询,帮助企业员工提升金融风险防范意识,保障自身金融权益。
中行遵义分行在企业开展金融宣教活动
进社区和农村,关爱基层群众:安顺分行、都匀分行向社区居民用生活实例解读金融知识,让金融知识更贴近居民生活;毕节分行走进纳雍县安静村开展“风险提示送上门”活动,铜仁分行借赶集日为老年人和商户普及非法集资防范要点,切实关爱基层群众的金融需求。
进商圈,贴近消费场景:遵义分行走进珠海路商圈,现场拆解诈骗套路,提高消费者的防范意识;云岩管辖行在黔灵山公园开展专题宣传活动,通过节目表演、游园会等形式吸引群众积极参与;都匀分行在景区向游客和工作人员普及旅游消费中的支付安全、非法集资识别等知识,让金融知识在消费场景中得到有效传播。
创新形式,优化服务暖人心
为提升宣教的精准性和覆盖面,各机构结合地域与群体特点,创新宣传形式,让金融知识更“接地气、入人心”。
六盘水分行将非遗手工制作与金融知识普及相结合,邀请老年客户在体验非遗文化的同时学习金融知识;南明支行花果园支行组织客户开展手工编包活动,将编包选线类比选合规金融产品,以生动形象的方式让权益知识更易理解;兴义分行联合公安开展“金融安全必修课”,融入反假币教学,增强群众的金融安全意识。此外,各机构普遍采用案例讲解、互动问答等形式,推动宣传从“单向灌输”变为“双向互动”,有效提高了群众参与度和学习效果。
学生踊跃参与“金融安全必修课”互动
本次“金融教育宣传周”活动是中国银行贵州省分行积极履行社会责任、服务民生福祉的生动实践。通过开展一系列形式多样、内容丰富的活动,广泛覆盖不同群体,获得了公众的高度认可,不少群众反馈学到了实用的防骗技巧。
下一步,该行将持续把金融教育宣传融入日常工作,不断创新形式、拓宽渠道,常态化开展金融知识普及活动,为地方金融稳定、提升人民美好生活品质贡献更多力量。
来源:贵阳晚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