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可谁又能想到,前一秒还被央媒夸赞,后脚他就因为说话不当,接连三次被舆论围着热议。
顾客甘愿捧他,员工打心底敬他,连《人民日报》都为他的 “反套路” 点赞。
这就是于东来打造的“胖东来”,被视为商界一股独有的清流。
“良心企业家” 五个字,仿佛就是为他量身定做的。
可谁又能想到,前一秒还被央媒夸赞,后脚他就因为说话不当,接连三次被舆论围着热议。
人设崩塌、滤镜碎成渣,59岁于东来的翻车,给所有人提了醒:
神坛从来都不是庇护所,而是放大镜,任何一点“不周全”都会被无限放大!
于东来其实没读过太多书,早早辍学后,为了谋生,他卖过冰棍、倒过电影票,什么能糊口就做什么。
直到1995年,他找哥哥借了一万块钱,在许昌开了一家叫“望月楼胖子店”的小卖部。
为了防止假货,他在每盒香烟上都盖上店章,凭借着这份用心,一年就赚了 90 万,还清债务后还开了分店。
可好景不长,三年后,一场突如其来的大火,把店铺烧了个精光。
更痛心的是,这场大火夺走了 8 条生命 —— 有员工,也有楼上宾馆住客,最小的遇难者才两个月大。
这样的打击几乎压垮于东来,他后来回忆说,那时候甚至有过轻生的念头。
可就在绝望时,员工和顾客拉了他一把:有人主动赊货,有人帮找新店面,还有老人把半辈子积蓄塞给他,说 “我们信你,慢慢来”。
这份善意让于东来重新振作,后来他把店做大,成立 “胖东来”,也把温暖融进企业骨血。
他定下铁规:绝不卖假货,一旦发现假货,不仅双倍赔偿,还奖励举报的顾客。
对员工,他也毫不吝啬——基层员工月薪5000起步,带薪年假至少30天,干满 3 年还能拿分红,甚至还有“带薪陪家人度假”这样的暖心福利。
对顾客更贴心,免费修家电、无理由退货,超市里能免费喝热水、借雨伞。
这样的 “反套路” 经营,让胖东来成了现象级商超。
许昌店节假日单日客流破 10 万,郑州首店开业时顾客挤爆商场,连外地游客都专程打卡。
甚至《人民日报》点名表扬他 “重新定义了商超与员工、顾客的关系”,于东来彻底站上了 “良心企业家” 的神坛。
可人一旦被捧得太高,就容易走错路,才短短几个月,他就因说话不当,接连三次被舆论围剿。
9 月 10 日,罗永浩发文怒斥西贝:明明用了预制菜,却打着现做菜的旗号卖高价,这是侵犯消费者知情权。
西贝创始人贾国龙立马强硬回应,说自家从不用预制菜,还扬言要起诉罗永浩。
为了自证清白,甚至开放后厨直播,可这场直播反倒 “翻车” 了。
有媒体和网友在后厨发现了保质期长达 24 个月的冷冻西兰花、冷冻鸡翅,跟西贝说的 “新鲜现炒” 完全对不上,舆论一下就炸了,质疑声越来越大。
就在这风口浪尖上,于东来却站出来多次公开发声力挺西贝。
他先是说 “任何事没有完美”,感谢西贝提供了 “放心可口” 的用餐选择;
接着又发文称 “企业难免有漏洞”,呼吁大家 “别让企业家灰心”,还说相信西贝会改进。
这番话瞬间点燃了网友的不满,大家纷纷反驳:
“罗永浩怼的不是预制菜,是西贝拿‘新鲜’当幌子骗消费者啊!”
“平时最懂消费者的于总,这次怎么站西贝那边了?”
更直接的是罗永浩本人,他公开回复于东来:“于总,弄清真相前别搅浑水,小心连累名声。”
于东来见状把账号设成了私密,却没删之前的言论。
公众这才第一次发现:这位一直被夸的 “消费者代言人”,竟站到了资本那边。
本以为吃一堑长一智,没想到于东来紧接着踩进了更致命的雷区 ——731 电影的言论风波。
不久前,电影《731》上映,无数观众看完痛哭流涕,上映 5 小时票房就破了 2 亿,大家都呼吁公众人物站出来发声,铭记这段历史。
毕竟胖东来旗下也有电影院,不少网友跑到于东来的评论区留言,希望他能为这部电影站台。
可于东来的回应,直接把自己推上了风口浪尖。
他写道:“世界上的仇恨太多了,要传播美好才能使人走向光明。”
言下之意很明确:他认为这部电影在 “传播仇恨”,所以不愿表态。
这番话彻底激怒了网友,没人觉得铭记 731 部队的暴行是 “传播仇恨”,大家要的是 “铭记苦难、警惕未来”,是对历史最基本的敬畏。
负面评价像潮水般涌来,老顾客留言:“胖东来的诚信是从火灾后的担当来的,你怎么忘了苦难才该被铭记?”
面对满屏的质疑时,于东来再未公开回应。
可风波还没平息,于东来又第三次 “踩雷”,这次竟掺和进了跟他八竿子打不着的董宇辉舆论战。
此前,学者聂圣哲公开攻击董宇辉,不光嘲讽他 “长得丑,直播像空洞表演”,还指责他 “用儒家经典卖货是亵渎传统文化”。
这本是聂圣哲和东方甄选之间的事,跟于东来一点关系没有,可他偏要主动站队,发文力挺聂圣哲:
“聂先生是有善念、有信仰的智者,他的言行都是希望中国美好,感恩世界上有这样高尚优秀的人。”
这番话瞬间引爆舆论 —— 董宇辉的直播一直以 “文化带货” 著称,多少人就是因为他能在卖货时聊诗词、讲历史才喜欢他。
而聂圣哲的攻击本就站不住脚,于东来这么一说,无疑是在肯定 “嘲讽外貌、否定文化带货” 的行为。
虽然后来他火速删除了相关动态,可早就于事无补。
网友们终于忍无可忍:“三次风波,一次比一次让人失望”。
曾经被捧上神坛的于东来,就这样在短短半年里,从 “良心企业家” 变成了 “言论不当的争议人物”。
人们也开始重新审视这位 “完美老板”:
他确实把胖东来经营得很好,给了员工体面,给了顾客贴心服务,但这并不代表他在所有领域都 “完美无缺”。
对此,大家怎么看呢?欢迎评论区探讨!
来源:智史通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