两人30年恩怨曝光!王晶踢爆30年的仇怨,温兆伦硬刚:你算老几?

B站影视 内地电影 2025-09-23 15:52 1

摘要:2025年娱乐圈的第一记“回旋镖”,不是明星塌房,也不是导演翻车,而是一场30年前的“感情纠纷”突然被翻出来,还附赠一场港圈“嘴炮大战”——王晶刚开麦爆料温兆伦“分手后追讨花销”,结果下一秒,温兆伦直接评论区开火:“你算老几?积点口德!”

2025年娱乐圈的第一记“回旋镖”,不是明星塌房,也不是导演翻车,而是一场30年前的“感情纠纷”突然被翻出来,还附赠一场港圈“嘴炮大战”——王晶刚开麦爆料温兆伦“分手后追讨花销”,结果下一秒,温兆伦直接评论区开火:“你算老几?积点口德!”

事情起因是9 月 17 号,68 岁的王晶拿着手机坐在沙发上侃侃而谈,镜头一转就把矛头对准了温兆伦,本想收割一波流量,没成想两小时就灰溜溜删了视频。更刺激的是,网友顺着这根线一扒,好家伙,两人藏在《鹿鼎记》台词里的仇怨,居然捂了整整 30 年!

这事得从王晶那条 "翻车视频" 说起。镜头里他穿着花衬衫,架着老花镜,先给温兆伦戴了顶高帽:"当年在《鹿鼎记》演康熙,那股子贵气藏都藏不住,是块演戏的料"。这话刚落,他突然往前凑了凑,压低声音搞起了 "独家爆料":"但他干过件特不男人的事 —— 跟女朋友分手,居然追着要回谈恋爱花的钱!"

王晶说得那叫一个笃定,拍着大腿保证:"我跟他那前女友熟得很,当年报纸杂志全登了,千真万确"。视频刚发出去,评论区立马涌进一群吃瓜群众,有人骂温兆伦 "抠门到家",有人夸王晶 "敢说大实话",眼看温兆伦就要被钉在 "渣男" 柱子上 —— 没等热度烧到顶点,反转直接砸脸上了。

温兆伦本人带着键盘杀进了评论区,那回应堪称 "体面式开怼" 的教科书。开头先客客气气地说 "感恩当年能跟您合作",下一秒话锋就跟淬了冰似的:"您说的事儿跟事实压根对不上!难道您比我这个当事人还清楚真相?还是当年在背后掺和过?" 最后更是直接摊牌:"想借别人的事吸眼球,您这次找错人了!劝您积点口德",末了还加了句 "祝家人健康",礼貌里全是锋芒。

网友还在逐字分析这段回应呢,再点进王晶主页一看,视频没了!这波 "删帖认怂" 操作直接把 #王晶温兆伦 30 年恩怨 #顶上热搜,有人调侃:"晶哥怕是忘了温兆伦当年敢跟 TVB 叫板,以为人家凉透了好拿捏,结果踢到了铁板"。

但明眼人都看得出,这哪是简单的爆料翻车,分明是 30 年前的旧仇翻了船。时间得拨回 1992 年,那时候的港片正处在黄金时代,王晶攥着《鹿鼎记》的剧本,周星驰已经定了演韦小宝,可康熙的人选却闹出了岔子。

当时的温兆伦有多火?

凭着《义不容情》里的丁有康、《我本善良》里的齐浩男,他成了 TVB 最能扛收视率的小生,街头理发店的海报上全是他的脸,粉丝写信能堆成小山。向华强一眼就看中了他,拍板让他演康熙,觉得这张脸能拉来票房。可王晶不乐意,他心里属意郭富城,私下找向华强吹风:"温兆伦就是个电视剧红人,撑不起大银幕,换郭富城保准赚大钱"。

向华强压根没松口:"答应人家的事不能反悔,丢不起这个人"。王晶不敢跟老板硬刚,一肚子气全撒在了台词里。电影里有段戏,温兆伦演的康熙问小太监叫啥,对方答 "温兆伦",他立马拍着轿子骂:"回去诛你九族!" 这话在当年的港圈人听来,明摆着是导演在公报私仇。温兆伦那时候正是红得发紫,没跟他计较,但这根刺算是扎在了心里。

至于王晶嘴里 "追讨恋爱费" 的黑料,更像是把法院判过的案子故意搅浑了水。这事得回到 1996 年,温兆伦跟演员陈梅馨分手,直接闹上了法庭,起因是 14 万港币。温兆伦说这是借款,陈梅馨却哭着告诉记者:"这是他要的分手费,连电饭煲都要往回要"。

港媒哪能放过这种猛料,铺天盖地的报道都把温兆伦写成了 "小气渣男",甚至给他起了 "电饭煲男" 的外号。可法院的判决书不会说谎,查来查去最终认定这笔钱是明确的借款,判陈梅馨还 10 万港币。虽说温兆伦在法律上赢了,可舆论场彻底输了,观众骂他 "没风度",商演没人敢请,事业一落千丈,差点从一线跌到十八线。

王晶这次拿这事出来说,故意把 "借款" 说成 "恋爱花销",明摆着是往旧伤口上撒盐。更打脸的是,他在视频里还闹了个笑话 —— 说温兆伦先演《鹿鼎记》再演《义不容情》,可但凡看过港剧的都知道,《义不容情》1989 年就播了,比《鹿鼎记》早了三年。连时间线都没捋明白就敢爆料,也难怪被温兆伦一怼就删视频。

其实熟悉王晶的都知道,他这两年早成了短视频平台的 "爆料专业户"。一口气开了 4 个号,专讲港圈的陈年旧事,从梅艳芳的感情讲到刘嘉玲的过往,每次都能炸出热搜,单条视频最高能有上千万播放量。有人说他是靠回忆饭续命,也有人猜他是想为直播带货攒人气。可之前爆料不是找过世明星,就是当事人懒得回应,这次偏偏撞上了温兆伦 —— 近年靠《披荆斩棘》翻红,正攒着口碑呢,哪能任人拿捏。

网友把当年的法院判决书截图扒出来后,舆论彻底反过来了。

高赞评论里有人替温兆伦喊冤:"借款和恋爱花销能一样吗?法院都认了,王晶凑什么热闹";也有人吐槽王晶:"当年借台词泄愤,现在靠爆料吸睛,三十年了还是这套路"。还有人总结出金句:"恋爱里该送的别算,该还的别赖,最怕这种把真相搅浑的"。

更有意思的是,有网友翻出温兆伦当年的采访,他其实早就说过这事儿:"不是恋爱花销,是借款,我总不能借钱给人还当冤大头吧",只是那时候没人听。而陈梅馨后来移民时也松过口:"那笔钱确实有借款的成分",只是当年被情绪冲昏了头。

这场风波闹到最后,王晶丢了体面,温兆伦的旧伤疤又被揭开,只有吃瓜群众看明白了:港圈的那些陈年旧账,从来不是 "谁红谁有理"。就像温兆伦在评论区说的,真相不是靠嘴说的,倒是那些为了流量就歪曲事实的人,迟早得踢到铁板。

至于那 30 年的恩怨能不能算清?

或许就像网友说的:"当年的台词梗也好,现在的爆料战也罢,说到底都是体面的事儿。王晶要是真记得拍《鹿鼎记》的交情,也不至于拿别人的伤疤换流量"。

而温兆伦那声 "积点口德",既是怼给王晶听的,或许也是说给整个爱翻旧账的娱乐圈听的 —— 流量能当噱头,但不能当遮羞布,踩着别人的过去博眼球,迟早得摔跟头。

最后想说:谈恋爱花的钱,该送的别算,该还的也别赖。至于娱乐圈的是非?看个热闹就行,毕竟——谁还没点青春债,但活着的人,总得给自己留点体面。

来源:特别读物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