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8万毫升热血浇灌的生命之花

B站影视 韩国电影 2025-09-22 18:35 5

摘要:当60岁的鲍伟明完成人生最后一次献血,这个平凡的金华市民用25年427次捐献,在生命的刻度上留下了181100毫升的温暖记录。这相当于362瓶500毫升矿泉水的总量,更意味着700多个生命因他重获新生,这份坚守让无偿献血从抽象的公益概念,变成了可触摸的生命接力

当60岁的鲍伟明完成人生最后一次献血,这个平凡的金华市民用25年427次捐献,在生命的刻度上留下了181100毫升的温暖记录。这相当于362瓶500毫升矿泉水的总量,更意味着700多个生命因他重获新生,这份坚守让无偿献血从抽象的公益概念,变成了可触摸的生命接力。

在浙江这片崇尚奉献的土地上,鲍伟明的故事不是孤例。从浙江省政府表彰的无偿献血先进集体,到"每千人口献血率全国前十"的城市荣誉,无偿献血已成为浙江精神文明的生动注脚 。但鲍伟明的特别之处,在于他把善举熬成了日常——每次转几趟公交车、耗时3个多小时往返血站,在25年里化作427次风雨无阻的奔赴。当多数人还在计算献血对身体的影响时,他早已用行动证明:成年人每天自然代谢50毫升血液,而一次捐献带来的,可能是癌症患者的一次化疗、产妇的一次抢救、外伤者的一次手术。

这位“浙江省献血量最高者”的退休,恰是一面镜子。它映照出当前无偿献血面临的现实挑战:季节性血荒仍在发生,不良生活习惯让不少人不符合献血标准,专业科普的覆盖面还需扩大。但鲍伟明的传承已经开始——就像他带动同事加入献血队伍,越来越多"AB血型群"这样的志愿团体正在壮大,河南"血费减免一次都不跑"的政策也在消除献血者的后顾之忧。这些努力共同构成了生命保障线的基石,让“血库如水厂”的比喻有了坚实支撑。

181100毫升热血,丈量的不仅是鲍伟明的奉献长度,更是一座城市的文明高度。当他放下献血证转身投入志愿服务,这个举动本身就是最动人的号召:无偿献血没有退休年龄,只要每个人都愿意成为“流动的血库”,700个生命的奇迹就会不断续写 。这或许就是鲍伟明留给我们最珍贵的遗产——在平凡生活里,用坚持把微小的善意,酿成照亮他人生命的光。

来源:野鹤农夫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