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D打印鞋赛道,迎来了新玩家——迪科三维。摘要:如今,这座制鞋重镇正迎来新的技术革新浪潮,位于晋江的泉州迪科科技有限公司(以下简称“迪科三维”)正在把3D打印真正带进鞋业生产现场。
据统计,全球每生产5双运动鞋,就有1双来自泉州。安踏、耐克、李宁、特步、361°……这些耳熟能详的品牌都诞生于此。
如今,这座制鞋重镇正迎来新的技术革新浪潮,位于晋江的泉州迪科科技有限公司(以下简称“迪科三维”)正在把3D打印真正带进鞋业生产现场。
最新发布的迪科DK-386Pro 3D打印鞋专用机,最快1小时即可完成一双鞋的打印。目前,该设备不仅已批量出口至印度、泰国等国家,而且还被多家泉州本地的鞋厂采购。
这意味着3D打印鞋业正进入落地应用新阶段,而晋江作为中国的“鞋都”,更为这一进展赋予了特殊意义。
迪科三维:新面孔,老品牌。
据了解,迪科三维成立于2020年,最初专注于SLA光固化设备,先后面向鞋模领域推出了DK-6045、DK-6060、DK-8080等多款机型,以及“700”系列高精度光敏树脂。
值得一提的是,其产品能够将腐蚀花纹直接打印在铸造木模上,再进行铸造,从而省略传统模具制作中的“蚀花”工艺。这不仅显著缩短了模具生产周期,也有效降低了成本。
凭借过硬的产品力和早期扎根传统鞋业的经验,迪科三维很快在泉州乃至全国鞋模3D打印市场占据一席之地。
2023年,迪科三维洞察到市场对“双组份高分子弹性体”鞋类3D打印机的旺盛需求,顺势切入这一赛道。在TCT深圳展接受资源库采访时,公司总经理谢志刚表示,该赛道“刚刚起势、空间巨大”。
他指出,目前行业整体产能利用率不足30%,无论在设备还是材料端,都存在大量增量需求。“谁能在设计合理性与性价比上取得优势,谁就更有机会赢得市场。”
迪科三维的鞋业设备主打速度、成本、可定制三大优势。
迪科三维最新设备支持DLP与LCD两种光源路线,可根据客户预算与工艺需求灵活配置。DK-386Pro的成形幅面可达384×216×400mm,并可根据目标价位与产能要求在光源、控制系统和材料上进行定制化组合。
在效率方面,以42码鞋款为例,打印约1100–1200层,单鞋用时约1小时;若进行合理拼版,则可在同一批次同时打印42码两双及36码一只,总计5只鞋,耗时仅两个多小时。目前,该系列设备市场价格约为20万元人民币,具体视配置有所浮动。
除了设备之外,迪科三维还配套采用双组份高分子弹性体材料,并通过光学镀膜等后处理工艺提升鞋面的质感和耐用性。鞋款的脚感与支撑均基于人体工学进行调校,整体呈现出明显的“Q弹”特性。
目前,材料硬度可覆盖70A至80A区间,既能满足舒适缓震的需求,也可实现更强的支撑效果。
据迪科三维介绍,公司不仅为客户提供涵盖设备和原材料的整体解决方案,还可代为完成鞋款设计。依托战略合作伙伴泉州宏海模具在产品设计与建模方面的技术支持,公司能够帮助客户更快实现项目落地与投产。
传统鞋厂加入,成本有望走低。
作为鞋业重镇,泉州的传统鞋企对3D打印制鞋的关注度正显著提升。目前,大量品牌及供应链企业正处于打样与评估阶段。业内普遍认为,随着产能释放和原材料成本下降,3D打印鞋的价格有望进入几百元区间,加速走向大众市场。
正如谢志刚在采访中所言,目前一双3D打印鞋的售价约为1599元,但随着产量提升,材料与整鞋成本有望大幅下降,最终“普通工薪阶层也能穿得起”。
3D打印鞋,离大众越来越近。
目前,阿迪达斯、匹克、耐克的3D打印一体鞋已经上市,业内其他品牌也在加快布局。可以预见,在不远的将来,3D打印鞋有望走进全国各地的门店,成为消费者触手可及的新选择。
那时候,价格或将更加亲民,款式也将更丰富,甚至能够随着季节变化推出不同系列,而这一切正在从想象变为现实。
最后,迪科三维的3D打印鞋解决方案正逐步面向行业推广,有合作意向的读者可联系企业进一步了解。
关于迪科三维
泉州迪科科技有限公司位于“中国鞋都”福建晋江,是一家集3D打印设备与耗材研发、生产、销售及3D打印产品设计制造于一体的高科技企业。公司拥有行业资深科研人员与工程技术团队,全面推行数字化垂直管理,可为客户提供从研发到生产的全流程闭环服务。
公司秉承“匠人精神,制造一流产品”的理念,致力于为客户提供优质服务,共同开创行业新未来。
来源:3D打印资源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