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4月15日,在147团18连职工杨春光的棉田里,一株株嫩绿的棉苗破土而出,呈现出一片生机勃勃的景象。看着长势喜人的棉苗,杨春光对今年棉花丰产丰收充满期待。
147团:打好春播“主动仗” 确保秋收“粮满仓”
4月15日,在147团18连职工杨春光的棉田里,一株株嫩绿的棉苗破土而出,呈现出一片生机勃勃的景象。看着长势喜人的棉苗,杨春光对今年棉花丰产丰收充满期待。
“今年我种了100亩棉花,4月7日播的种,目前滴完第一水后正陆续出苗,出苗率在86%以上。去年每亩棉花的产量在420公斤,今年我要抓好农时,加强田间管理,争取把产量提高到500公斤。”杨春光说。
在147团3连的一块玉米田里,师市农业服务发展中心、团农业和林业草原中心的技术人员正在检查指导春播质量和进度。该连在4月初播种玉米,较往年提前10天,地里绿油油的幼苗整齐显行,苗齐苗壮,为今年粮食丰收奠定了基础。
为全面贯彻落实师市党委农村工作会议精神,147团党委统筹抓好春季农业生产、粮食播种、重要农产品稳产保供等各项工作,努力实现一季度“开门稳”,打好春播“主动仗”,确保秋收“粮满仓”,为全团农业高质量发展奠定坚实基础。
在今年的春播工作中,147团党委突出抓好“早、快、严、细”等工作的落实,做到播种、布管、滴水一条龙作业。同时,各连队党支部积极动员组织职工应用高效节水滴灌、干播湿出、测土配方等新技术,推广优质品种、机械播种、加厚地膜等,助力棉花产业向着更高质、更高效的方向不断迈进。
目前,全团春播工作已基本完成,各类作物播得早、滴水早,出苗率达85%以上。接下来,147团将不断加强出苗后各类作物的科学指导,紧盯关键节点,提高农业生产的现代化水平和生产效率。各连队党支部也将靠前服务,及时关注天气预警和出苗情况,指导职工群众加强田间管理,持续推进滴水出苗、中耕等各环节,同步做好除草防虫、喷施叶面肥和化学调控,推进农业产业高质高效发展,实现各类作物提质增效。(通讯员 张玲 王秀芹)
144团:3.47万亩冬小麦畅饮“返青水”
眼下正值冬小麦返青关键期,144团15个连队抢抓农时,全面铺开春灌作业,3.47万亩冬小麦畅饮“返青水”,为冬小麦返青拔节注入“生长动能”。
4月16日,8连职工赵金锁的百亩麦田里,麦苗已普遍长至20余厘米,整齐翠绿的植株随风摇曳,长势喜人。
“今年麦子长势格外好!头水每亩追加尿素8公斤、一铵3公斤、钾肥2公斤,争取让麦苗‘吃饱喝足’。”赵金锁蹲在田埂边算起丰收账,“头水浇得及时,苗情就能转化升级,单产冲刺800公斤有底气!”
春灌是小麦越过漫长冬季的“第一餐”,直接关系全年收成。8连党支部为助力春灌工作,成立“春灌服务队”,采取“包地块、包技术、包产量”三包责任制,把全连5200亩麦田责任到人,每日往返田间地头,手把手指导职工调配水肥比例,将农技指导送到地头。
“目前全连冬小麦苗齐苗匀苗壮,头水灌溉今天就能全面完成。”8连党支部书记、连管会指导员阮国伟表示,通过精准水肥调控和病虫害防治指导,有信心实现亩产750公斤的目标,把粮食安全责任扛稳抓牢。
144团15个连队全面启动春灌大会战,高标准农田滴灌系统搭载智能水肥一体化装置,精准输送养分至麦根。目前已完成2.8万亩麦田灌溉任务,预计4月20日全面完成。(特约记者 石海)
149团:1.8万亩花生开播 奏响产业振兴“奋进曲”
自4月15日开始,149团的1.8万余亩花生陆续开播。
在该团14连花生种植户张文军的地里,一台大马力拖拉机悬挂着花生播种机,在田间地头来回穿梭。伴随着机械的轰鸣声,播种、覆膜、滴灌带铺设等工序一气呵成。
新疆昌世达农业科技有限公司总经理张文军介绍:“我们公司今年在14连种了1500亩花生,按照目前的播种情况和以往的种植经验,预计每亩地产量能达到600公斤以上,花生的种植效益不错,我们对今年的收成充满信心!”
今年,149团加快农业产业结构调整步伐,精心打造花生制种基地。一方面,团场积极与国内花生科研机构和院校合作,充分发挥集中连片种植的规模优势;另一方面,与润柏、大成、顺丰、鲁花等龙头企业深化合作,探索新技术、新模式,推动花生产业全链条发展。通过完善“种植—加工—销售”产业链,提升附加值,激发职工种植热情,让花生成为团场职工增收致富的“金豆子”,让土地真正“生金吐银”。
“今年我连种植花生2500亩,预计20号可以完成播种任务,后续我们会与种植户一起做好田间管理和病虫害的防治,希望今年种植户有一个好收成,让大家的辛勤付出都能得到丰厚回报。”14连“两委”蔡雪军说。(通讯员 李全山)
来源:石河子融媒一点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