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麻将都能打,怎么还不能干点别的?”每年一到降温季,总有癌症患者跟我半开玩笑。可说实话,这个时候我倒真宁愿他们围着桌子摸牌,也别做那四件看起来“正常不过”的事。
“麻将都能打,怎么还不能干点别的?”每年一到降温季,总有癌症患者跟我半开玩笑。可说实话,这个时候我倒真宁愿他们围着桌子摸牌,也别做那四件看起来“正常不过”的事。
别误会,打麻将不是万能药,但它至少能让人动动脑、暖暖身、聚聚气。而很多人冬天习惯做的事,反而可能给身体带来暗伤。尤其是癌症患者,身体本就脆弱,盲目跟着大众节奏,很容易出问题。
第一个“不要轻易做”的,就是泡热水澡。气温一降,不少人喜欢泡澡御寒,但对于癌症患者来说,长时间高温浸泡可能导致血液循环紊乱,心率加快,还可能影响免疫系统的平衡。
尤其是身体虚弱、循环系统功能下降的人群,在高温环境下容易出现头晕、血压波动,甚至诱发其他不适。比起泡澡,不如用热水袋暖脚,既保温又不刺激。
第二件事,是过度进补。不少家属一冷就开始炖汤、熬粥、煲药膳,恨不得把十几味中药一锅炖。但癌症患者的肠胃耐受性普遍较差,油腻、肥厚、滋腻之物反而加重负担。
尤其是所谓的“补气养血”食材,如人参、鹿茸等,可能引起内环境紊乱。身体不是靠吃得多就能复原,而是靠稳定、均衡、易消化的饮食慢慢调节。
第三件事,是长时间宅家不动。很多人一冷就不出门,尤其是患者,觉得“多休息就是养生”。但我们常说:人老先老腿,癌症患者更需要保持基础活动量,防止肌肉萎缩、血液淤滞。
哪怕只是室内走动、做缓慢的拉伸,或者像前面说的,打麻将时站一站、伸个腰,也比整天窝在沙发上强。肌肉活动本身就是一种保护力,不是剧烈运动才算锻炼。
第四件事,是骤然断药或停治疗。天气转冷,有些患者会觉得出门太麻烦,或者误以为“熬得过去就好了”,擅自调整治疗节奏。这种情况下,很容易打乱身体已经建立的代谢适应机制。
身体最怕的是“忽冷忽热”,不是气温,是习惯。规律才是身体最好的朋友,尤其是面对慢性疾病,更不能凭感觉做决定。哪怕是感冒、失眠,也应该在医生指导下处理。
说回麻将,它真正的意义不是“打牌”,而是社交互动。很多人忽视了这一点。朋友之间的聊天、笑声、争执,都是心理调节的一部分。比起孤独和压抑,情绪的畅通更能帮身体调节免疫。
你可能会笑:打麻将能治病?当然不能。但它能让人保持思维活跃,减少负面情绪,延缓认知下降,这些东西,在医学上其实比“药”还难得。尤其对于经历过病痛的人来说,更像是一种心理康复。
冬天有个特点,阳光短、温度低、人情淡。很多患者在这个时候会出现情绪低落,甚至有些轻度抑郁的倾向。打麻将、下棋、做手工、养花,其实都是对抗“情绪严寒”的小方法。
但打麻将也不是没有讲究。空间不宜太封闭,烟雾缭绕的麻将馆就别去了。也不适合长时间熬夜打通宵,那样反而会扰乱生物节律。建议白天或傍晚打打,保持适度,别让身体熬出问题。
癌症患者在冬天的健康管理,关键在于一个“稳”字。别激进,也别放弃。维持免疫力稳定,比什么都重要。而这份“稳”,很多时候来源于生活的节律,而不是药物的强度。
很多人说“癌症就是输不起的病”,其实更准确地说,它是“不能走极端的病”。身体已经历过一场大火,接下来最怕的就是风吹草动,哪怕一点点的波动,都会影响恢复的节奏。
所以冬天的关键,是保暖而不过热,进补而不油腻,活动而不剧烈,开心而不熬夜。这些听起来简单,却难在坚持。而麻将,恰好是一个可以让人“动中有静,静中有乐”的好方式。
有人问我:“那我不喜欢打牌怎么办?”我说:那你就找你喜欢的方式去“活着”。真正的健康管理,从来不是管控身体,而是理解它的运行逻辑,然后用生活去配合它。
癌症不是终点,也不该成为生活的全部。特别是冬天,身体会变得更敏感,但也更需要温暖。心理状态平稳,就是最好的防线。日子可以慢,但不能乱。生活可以苦,但不能塌。
很多人不是病倒在病上,而是病倒在情绪、作息、饮食和生活方式的混乱里。癌症只是一个信号,提醒我们,是时候回归节律、回归日常、回归身体的语言。
在我看来,冬天是一面镜子,它照出一个人真实的生活状态。而癌症患者更要学会在这面镜子里,看到希望、看到可能,而不是看到“禁忌”和“限制”。
宁愿你在阳光下摸一圈麻将,也别躲在屋里胡思乱想。宁愿你在厨房里做顿清淡饭,也别天天喝补汤补到发腻。宁愿你围着亲人说几句废话,也别把自己锁进孤岛。
气温降低,并不意味着生活的热度降低。癌症患者要做的,不是“防”,而是“稳”。不是“藏”,而是“活”。
声明:本文为科普内容整理,旨在传播健康知识,内容仅供学习参考,不构成医疗建议或诊断方案,如有症状请尽快前往正规医院就诊。
参考文献:
[1]刘敏.癌症患者心理干预方式探索[J].中国肿瘤临床,2020,47(22):1171-1175.
[2]赵红.冬季癌症患者生活方式与免疫功能关系研究[J].实用肿瘤杂志,2021,35(1):14-17.
[3]王洁.老年癌症患者运动干预与生活质量提升的分析[J].中国慢性病预防与控制,2019,27(10):776-780.
来源:马医师健康科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