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学评论】身与心的生命交融‖申福建

B站影视 港台电影 2025-09-23 14:25 1

摘要:《纪实·行旅:岁月印记与山河远阔》是杨乙敏女士的第四部散文集,分“凡夫不俗”和“坐看云起”两个篇章,收录了她近年创作的人物纪实和游记散文。在文学小众化的今天,杨乙敏以澄澈透明的虔诚,醉心于文学创作,这种文学情怀,这种执着追求令人肃然起敬。

身与心的生命交融

《纪实·行旅:岁月印记与山河远阔》是杨乙敏女士的第四部散文集,分“凡夫不俗”和“坐看云起”两个篇章,收录了她近年创作的人物纪实和游记散文。在文学小众化的今天,杨乙敏以澄澈透明的虔诚,醉心于文学创作,这种文学情怀,这种执着追求令人肃然起敬。

潜意识的觉醒

林清玄先生在《心美,吹拂过的风都美》中写道:“并非生命中缺乏美的事物,而是我们的心不美了……我的写作是在寻索那美的可能,发现那美的存在,触及那美的境界。” 心美,善于发现美,用美的文字表达,无疑是真正的作家鲜明的创作追求。因此,杨乙敏作品中所具有的独特、细腻而感人的美,这不正体现出林清玄先生倡导的创作理念吗?

很多朋友发出疑问,以前很少看到过杨乙敏的作品,为什么这十多年来,人到中年的她,突然爆发了呢?我以为,这既有生活积累的厚积薄发,更是文学潜意识的觉醒。

杨乙敏的父亲杨德光从小读书学习,早年参加革命,新中国成立后,在内江开办工业中专学校,他接受过传统文化熏陶、爱岗敬业。20世纪70年代中期,父亲要去成都出差,杨乙敏央求带她去成都看看,虽有些为难,但父亲还是答应了。父爱是女儿的有力肩膀,父爱如春风般润泽着杨乙敏的心。

儿子,是母亲的希望。杨乙敏在《情系北京排子胡同》中,留下她对儿子美好未来的憧憬:“我想,如果有一天,我的儿子也能踏入这座城市的大学,沐浴在这片文化的海洋中,那该是多么美好的事情。这份愿望,被我悄悄记录在那一年的日记里,如同一颗希望的种子,静静等待着时光的滋养。”多年后,儿子以优异成绩考入北京科技大学,毕业后进入首钢,如今已是高级工程师。我在想,儿子为什么把杨乙敏的梦想给实现了?那是因为基因,那是因为母亲给儿子的持之以恒的正能量。

北京排子胡同

因为父亲,杨乙敏的血液里流淌着文学的基因。从小就喜欢阅读文学书籍,因为初中毕业就下乡当知青,因为工作,因为生活,因为儿子,那早年的文学梦只能悄悄埋藏在心底。当儿子考上大学,当不再为一日三餐发愁,文学的幼苗便破土而出。

杨乙敏多年来辛勤创作,先后出版3部散文集。在这部新出版的集子中,她用《革命斗争多风采 扎根内江作奉献》《珍藏时光 传承精神》,复原了父亲的奋斗历程和家风传承,这是女儿用文学之笔为父亲立的传。在《赴京领奖记》中,写到儿子的执意陪同,无意间透露出母亲的自豪,她在用文学潜移默化地为儿子的人生引路。因此,杨乙敏的文学根基源自父亲,文学潜意识的觉醒不仅铸造着自己,更催生着儿子的成长。

真情是散文的精髓,是散文的灵魂,杨乙敏的散文通篇弥漫着感人的真情。《信笺中的岁月》《琴缘》记述了她和知青大姐——琼姐在知青岁月中结下的深情厚谊。琼姐生病,杨乙敏为贫穷的她付了5元药费,为此放弃了买琴的梦想。那时的5元钱,是多大的一笔财富啊!这么多年了,杨乙敏始终保留着琼姐的信,“依然回味着那晚的琴声,在稻花飘香中,温暖着那时寒碜而寂寞的青春岁月……”对琼姐的慨然相助和多年想念,可见杨乙敏的大爱和真心。

正是这份爱和真,让她的散文散发着人性美和人情味,给人以心理抚慰和精神享受。

真心写真人

文学是时代的镜子,杨乙敏把家国情怀融入文字中,通过个人的命运来折射一个时代,这是她人物类散文的特征。

深度采访,是杨乙敏写作的前提。采访前,她对被采访者所处的时代进行了解,做好采访准备。前去采访时,带着糕点、牛奶等伴手礼,那是对被采访者的尊重。在写作中,尊重被采访者描述的事实和语言表达,看似平淡,甚至有点絮絮叨叨,但在整理剪辑中却尽量保持原汁原味,使读者被代入那个特定情境而去细细咀嚼。她的真心引起被采访者共鸣,那封闭多年的记忆之闸次第打开。于是,一个个真实的人和事就出现在她的笔端。

志愿军老战士魏昌灼接受过多次采访,但基本集中在抗美援朝战争中的英雄事迹。而杨乙敏的采访,却完整记录了魏昌灼坎坷艰难而又幸福荣光的人生。魏昌灼的母亲安葬在黑龙江齐齐哈尔市郊的“两半屯”,他“就立愿要把她的遗骨迁回家乡,与父亲合葬。”1994年,他回去参加建团60周年活动,准备去迁母亲的坟,可“两半屯已开发了,早已通知迁坟,现已推平了”。抑制着内心的哀痛,“魏昌灼用手巾包了一包黄土带回来,在清明节扫墓时,庄严地撒在父亲坟头上,以示母亲魂归故里。”铁血柔肠的细节描写不仅没让魏昌灼的形象受损,反而更立体、更丰满,让读者感知到“家是最小国,国是最大家”的深刻内涵。

“大千故里,文化内江”,这是对内江文化的定位。文化内江的支撑在哪里?杨乙敏找到了一个支点,那就是内江市人大常委会原副主任曾志强。他退而不休,醉心内江书画艺术、历史文化的挖掘传播弘扬,“编辑成《内江历代书画名人》《内江书画百年》等珍贵书籍,为内江书画历史打开了一扇窗口,让更多人了解了内江书画的前世今生”。这些如数家珍的描述,让读者知道,文化内江既有张大千这样名扬海内外的国画大师,也有曾志强这样的默默奉献者。

民国时期出生的卢为恭从小靠乞讨活命,后来辗转到蓬莱开印刷社谋生,但日本兵的烧杀抢掠,让蓬莱人民遭受劫难,蓬莱仙境失去光彩。2008年“5·12”汶川特大地震后,重灾区龙门山脉断裂地带上的小鱼洞镇江桥村党支部书记刘永强带领村民抢险救人、重建家园,让江桥村嬗变为一个远近知名的旅游村。一个卢为恭,映射出民族危亡之际人民的苦痛;一个江桥村,体现了社会主义大家庭的温暖。不同国力,不同命运,读者自明其意。

叶乘斋参加征粮剿匪,从一个学生兵的视角揭示了新中国成立初期的艰难和社会变革。《草根名人“阿一百”》,仿佛又看见阿一百在街头叫卖:“阿、一百!大头菜,香又脆。”那大头菜和春卷的香味勾起儿时的回忆。叶乘斋在斗争中茁壮成长,平民阿一百也有做人的底线和尊严。

杨乙敏笔下的人物纪实,具有很强的历史纵深感,展现了独特的人生经历,还有鲜为人知的离奇故事和跌宕起伏的情节。看着看着,你就哭了;看着看着,你就笑了。

润色山水间

徜徉山水间,近距离触摸历史,杨乙敏深入挖掘,汇聚成文,这文字就有了自然的景貌,有了独特的情和义。

作为土生土长的内江人,杨乙敏了解内江的山山水水。世界最大穹窿地质区威远穹窿地貌中向家寨的传奇和俩母山的传说,源于他人的讲述,杨乙敏进行了记录,那句“在内江沱江河能够看得到俩母山的倒影”,让人产生盘根究底的冲动。

农活、庄稼,在一些人眼中是辛劳、落后的标志,杨乙敏却从中感受到农耕文化的魅力。麦浪翻滚,麦香袭人,这是农民与大自然合作送给我们的礼物,杨乙敏沉醉其间;翻动的连枷(连盖),充满中国古人的农业智慧,让她想到了传统农耕文化的延续;油菜花,让她想到了花海,更提炼出油菜花精神——“看起来尽管每一株显得很弱小,然而一簇簇,一垄垄,进而一片片,漫山遍野,蔚成春天黄花美景的壮观,继而成为人们生活不可或缺的必须!”并生发出“以自我的一颗美丽的心灵,营造社会生活永远的春天”的感喟,把赏花升华到了美好的精神境界。这些散文,仿佛让我置身儿时的乡村,那淡淡的乡愁让我心怀缱绻,心生疼痛。

20世纪90年代,国家建设速度加快,原材料供应紧张,杨乙敏第一次坐飞机到中国首富村大邱庄去购买钢材,既大开了眼界,也有对大邱庄的感叹。大邱庄,是改革大潮中的弄潮儿,曾是多少人羡慕的地方,其起起落落令人唏嘘。

借这个机会,她来到北京,感受了胡同文化和社会底层为在北京站稳脚跟的打拼,并在几十年后重回排子胡同,以一个胡同的变迁感受到祖国的发展变化。登上长城,接受长城文化的洗礼,感受“不到长城非好汉”那份豪迈,发出“长城不仅是一座建筑,更是一种精神、一种信仰、一种力量”的叹喟。《梦圆北京天安门》,记述她儿时的梦想、青春的期冀,当梦想成真,“这一切,如同那城楼上的清风,永远轻柔而深刻地抚慰着我的灵魂。”圆梦北京,一次又一次,让杨乙敏的心里留下更多的憧憬,也让读者留下更多的憧憬。

庐山,被国学大师季羡林誉为“人文圣山”。游历庐山,杨乙敏没有单纯写景,而是情景交融,凸显美景中的人。牯岭镇那独特的古镇风情,寻找民国别墅群的曲折和它的文化,野生猕猴的可爱,庐山老茶饼的传承与坚守,三叠泉的蔚为壮观,做小生意的老人以及艰苦求生的挑夫……那一幕幕如电影般闪现在杨乙敏的散文中,特别是美庐别墅,蒋介石题写的“美庐”二字,毛泽东主席大度地保留下来,再看看毛主席住房里“公者千古,私者一时”的书法作品,伟人的宽广胸怀无需赘言。庐山的自然山水与庐山的历史人文相得益彰,真有“不识庐山真面目,只缘身在此山中”之感。

西安之行,大唐不夜城、大雁塔、宝鸡青铜器博物馆、陈仓老街与石鼓园,让杨乙敏感受到中华文明的灿烂辉煌,感受到华夏祖先的智慧和力量。那灰砖上的文字——“我们追逐的绝不是别人的起点,而是每一个未知的明天”,文章的景物描摹和思古幽情,引发了杨乙敏的真情咏叹,也深深感染了我,感染了读者。

大唐不夜城

总之,杨乙敏的《纪实·行旅:岁月印记与山河远阔》,是一部饱含深情、记录人生、讴歌山川的非虚构散文集。她注重史料的挖掘和细节的描写,让你有身入其境、感同身受的代入效应。她的文字质朴而生动,采用了不少地方方言和俗语,使文章接地气,有烟火味,给人以真切细腻、清新雅丽之感。她的人物事件记述尊重历史,符合史实,具有个性特征,是地方志的有益补充和生动案例。因此,我认为,《纪实·行旅:岁月印记与山河远阔》是一本经得住时间沉淀的书,既是写给我们的,也是写给未来的。

本文内容系原创

转载请注明:“来源:方志四川”

文/图:申福建(中共内江市委党史地方志研究室主任)

供稿:中共内江市委党史地方志研究室

来源:方志四川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