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副业做成主业,看上去是升级,其实是陷阱。当你没有退路,每个方向都不确定,就是用不稳定,博一个不靠谱的未来。
裸辞4年,我尝试过6种副业。不算多,但也确实全力以赴了。
不过这条路,走得一点也不轻松。
副业做成主业,看上去是升级,其实是陷阱。当你没有退路,每个方向都不确定,就是用不稳定,博一个不靠谱的未来。
今天,我想把自己这些年的尝试摊开说说,希望你能在我的故事里,看到一些答案,也看到一点自己。
01|抖音中视频计划
看起来“人人可做”,其实“人人白做”。
离职前我做设计,也在全平台发摄影、旅游类内容,收入也就五千出头。
当时之所以敢辞职,其中一个诱因就是——抖音推出了“中视频计划”。
平台给流量、给补贴,我看着眼馋,想着是不是靠它能起飞。
每天拍视频、剪片子、研究数据,满怀希望地上传……
结果呢?半年后播放量寥寥,收益连房租都交不上。
最扎心的是:你以为“只要坚持就能涨粉”,现实是——坚持只是门槛,没内容逻辑、没清晰定位,平台根本不理你。
而当你倾尽全力,却换不来半点水花,那种“是不是我不行”的自我否定,才是最难熬的。
半年时间,果断放弃了。
02|探店博主
这个是我副业做的事里面,唯一一个赚到上万元的项目。
一开始我也跟很多人一样,音乐卡点剪视频,挂上团购链接,效果甚微,后来开始发旅游攻略,第一个爆款是环球影城的攻略,播放量45万,销售额10多万,虽然当时没佣金,但后面连续几篇都有十万+浏览,直接起号成功了,有一条佣金直接破了5千!
之后商家主动找我,我开始从线上做攻略到线下跑探店,整天吃喝玩乐,还能挣点钱,觉得很可以。
但慢慢的我发现,事情开始变味了:
美食不好吃,也得硬夸;展览无聊,也得找吸引点。
我的视频不是在“分享”,而是在“卖货”。
这于我的本心是矛盾的。
半年后,我选择了停下。
03|读书博主
“很喜欢”是一回事,“能变现”是另一回事
我是真的爱读书,也真心希望通过分享帮到别人。但事实是:大多数“认真读书”的内容,播放量低得离谱。大家想看的是“几分钟学会一本书”、“这本书改变我一生”……
我没法做得那么“流量”,也不愿用“标题党”包装思考。于是,这个副业成了我“最走心却最吃力不讨好”的尝试。
后来我学到一点:兴趣可以是起点,但不能是盲点。
不过我一直坚持在做,因为它让我建立了和出版社的联系,很多新书直接寄给我试读,这种“被信任”的感觉,是其他副业给不了的。
现在,我在抖音、小红书、视频号上都在持续更新读书内容。
虽然变现不多,但它始终是我表达自己、连接他人的方式。
04|摄影博主 + 摄影师
美是主观的,但赚钱是客观的。
我热爱摄影,拍照是我表达世界的方式。也接过一些私活,但慢慢发现,靠摄影稳定变现,太难了。
一是价格卷,二是客户挑,三是市场变动快——你拍得好,但不懂运营,没人看;你拍得一般,但会运营,就能出圈。
我一度怀疑:是不是我技术不够?设备不够?审美不够?后来才明白,不是我的问题,而是市场逻辑变了。
不过因为摄影,我意外得到了一个新的机会——摄影领队。我面试进了一家旅行社,开始带团、教摄影、拍大片,这也成了我这几年最喜欢的一份工作。
05|兼职设计师
老本行,放不下,也不敢彻底放下。
毕竟做了十多年设计,哪能说断就断?前两年靠朋友推荐还能接点单子,收入不多但能补贴一点。
2023年AI开始爆发,我也研究了一阵Midjourney和Stable Diffusion,想着能不能转型做AI设计师。最后以失败告终,但也留下了不少AI设计资料。如果你有兴趣,欢迎来私信我聊聊。
写在最后
4年,6个副业。听起来很多,实际每个都不稳定。但正因为这一路撞墙、踩坑、兜圈,我才慢慢看清一件事:
副业变主业的最大风险是:你既没有真正转行,也没有真正站住脚。
真正的自由职业,不是换个平台讨生活,而是建立起自己的能力闭环:产品/内容/价值/自我运营——你能不能靠自己跑通这一整套,而不是依赖流量红利。
如果你正打算裸辞、转型、做副业,我想给你几点忠告:
兴趣不能盲信,热情撑不了太久;别急着变现,但也别躲避变现;可以试错,但别把希望都压在“副业”上。我不后悔走过这条路,但我真心想告诉你:别盲目All in。
慢慢走,认真选,有底线,有Plan B,你才有资格谈“自由”这两个字。
还想听我写什么,欢迎评论区留言,知道的,毫无保留分享。
来源:宣小胖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