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海水冲洗伤口,千万不可以揉捏受伤部位,否则会刺激已在皮肤里的刺丝囊,释放更多毒液;
广东天气热起来了
不少市民计划去海边玩
但是
这个季节海里的动物也开始“蠢蠢欲动”
这两天
就有游客在深圳大梅沙海域
发现了一大群不速之客
深圳一海域出现
“像塑料袋又像气球”的生物
近日
深圳盐田区大梅沙海域
出现“像塑料袋又像气球”的生物
引发网友关注
专家提醒
这是水母群
请立即远离,有毒!
据当地的一名浆板教练介绍
前两天在跟队友做10公里拉练的时候
在距离大梅沙岸边
800米左右的位置
发现了大面积的水母出现
“特别是一种红色水母
它的触须是透明的
如果你下海游泳
在海里会基本看不到它的触须
在海游的时候千万要注意
避免被水母蜇伤”
水母大量出现
与近期海洋环境变化密切相关
“目前沙滩近岸水母不多
主要出现在防鲨网以及周边海域”
大梅沙海滨公园相关负责人魏鹏程介绍
自4月1日起
公园已通过广播系统
每半小时循环播放安全提示
提醒游客在防鲨网内的游泳区游泳
从事海洋环保工作10年的刘志冰介绍
水母大量出现
与近期海洋环境变化密切相关
“比如海水富营养化导致浮游生物大量繁殖
为水母提供了充足食物
使其大量繁衍”
被水母蜇伤后要怎么做
据了解,每年春夏之际
正是水母聚集和繁殖的季节
据统计
我国沿海有30多种水母会蜇人
有的水母刺丝
可分泌类眼镜蛇毒
把人蜇伤后迅速取人性命
对人类危害极大
被水母蜇伤后
患处会在数分钟内出现针刺痛感
之后可能出现水肿、风团
同时伴发瘙痒、疼痛、烧灼感
除了局部反应
还可能导致全身症状
如恶心、呕吐、肌肉痉挛等
不慎被水母蜇伤该怎么办?
1、拿工具移开水母触手,避免皮肤直接接触;
2、海水冲洗伤口,千万不可以揉捏受伤部位,否则会刺激已在皮肤里的刺丝囊,释放更多毒液;
3、用40~45℃热水浸泡或淋浴,持续约20分钟,缓解局部疼痛及损伤;
4、如果伤者出现呼吸困难或者失去意识,应立即拨打120去医院就诊。
综合:广州日报、深圳新闻网、深圳晚报
来源:光明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