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43年,一藏族人散尽家财捐30架飞机给重庆,建国后成了开国少将

B站影视 日本电影 2025-09-22 17:25 1

摘要:更重要的是,当时中国空军非常弱小,日军凭借空中优势已经轰炸重庆五年多了。这30架飞机,不仅是武器,更是希望。

1943年,一藏族人散尽家财捐30架飞机给重庆,

建国后成了开国少将。

30架飞机在当时有多珍贵?一架飞机就要3万银元,换算成现在的价钱,相当于捐了近五千万!

更重要的是,当时中国空军非常弱小,日军凭借空中优势已经轰炸重庆五年多了。这30架飞机,不仅是武器,更是希望。

这个豪掷千金的捐赠人究竟是何方神圣?他晚年又过得如何?

捐赠人,正是藏族代表黄正清。

1903年,黄正清出生在四川理塘一个藏族家庭,父亲是当地土司的管事,家里条件还不错。他七岁开始读书,既会藏文也会汉语。

原本平静的生活,在1920年被彻底改变了。那一年,他年幼的弟弟被选为拉卜楞寺的活佛。拉卜楞寺可不是普通寺庙,它是四个省交界地区的宗教和政治中心,地位非常重要,也因此成了军阀眼中的肥肉。

青海军阀马麟早就想控制拉卜楞寺。他先收买寺内人员,失败后干脆派兵强行占领,杀害僧人、抢劫寺庙,甚至对当地百姓疯狂压榨。黄正清的弟弟被选为活佛,其实就是马麟想借此控制寺庙的一步棋。

黄家父子起初还想和平解决,甚至和马麟签订了撤军协议。没想到马转身就撕毁协议,再次派兵镇压。

1924年,马麟还公然诬陷黄家“害人性命”,勒索600支枪和10万银元,还抓走了很多支持黄家的僧人。

黄正清终于明白,面对这样的强权,退让只有死路一条。

他带人赶到兰州,向甘肃的军政高层控告马麟的暴行。却没有人敢管。于是他做出大胆决定:回家乡,组建军队,反抗到底!

1925年,黄正清联合美武寺僧人和部落头人,组建了近万人的反抗军队。他们用土枪、刀箭甚至石头,对抗马麟的机枪大炮。

这场实力悬殊的战斗,竟然打了三天三夜。藏民们为了保护家园和信仰不惜拼命,一度打退了正规军。

可惜最后因为部落里出了叛徒,还是失败了。

正是在最低谷的时候,黄正清遇到了人生中最重要的引路人——中共早期党员宣侠父。

宣侠父表面上是冯玉祥的部下,实际是地下工作者。他被黄正清的反抗精神感动,不仅帮他写了《甘边藏族人民泣诉国人书》,发动社会舆论谴责马麟,还协助成立了“藏民文化促进会”,传播民族团结、平等抗争的思想。

在宣侠父的影响下,黄正清明白了:不能只为自己一个民族抗争,更要为整个国家的命运而战。

1937年抗战全面爆发后,黄正清毅然动员藏区民众:“我们虽然是边远地区的人,但也是中华民族的一员,国家有难,我们必须出力!”

他变卖家族几十年积累的牛羊、土地、金银,换来了30架飞机,亲自送往重庆。

蒋介石非常高兴,亲自接见,极力想要拉拢他。但黄正清早已看清国民党军阀的真面目,婉言拒绝了。

1949年解放战争关键时刻,又有老对手想拉他“反共”,他毫不犹豫地选择起义,带领两万藏兵欢迎解放军进入甘南,为西藏和平解放立下大功。

1955年,贺龙将军亲自来到兰州,代表中央军委授予黄正清少将军衔。一位藏族抗军阀英雄,成了中国的开国少将。

回头看黄正清的一生,从草原到重庆,他的每一个选择都不是为了个人荣誉,而是出于对正义、对国家的信念。在那个黑暗动荡的年代,这样一个藏族汉子的身影,显得格外高大。

来源:历史那些事呀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