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的选择》:中美若不懂这10个问题,人类将集体输掉未来

B站影视 港台电影 2025-09-22 04:17 1

摘要:“如果你不知道要去哪里,每条路都是歧途。”当代地缘政治大师、新加坡资深外交官马凯硕在他的新著《中国的选择:中美博弈与战略抉择》中如是警示。这位被基辛格赞誉为“亚洲最聪明头脑”的战略家,用他横跨东西方的独特视角,揭开了中美博弈中最常被忽视的真相。

真正的战略智慧,始于提出正确的问题而非给出完美的答案。

“如果你不知道要去哪里,每条路都是歧途。”当代地缘政治大师、新加坡资深外交官马凯硕在他的新著《中国的选择:中美博弈与战略抉择》中如是警示。这位被基辛格赞誉为“亚洲最聪明头脑”的战略家,用他横跨东西方的独特视角,揭开了中美博弈中最常被忽视的真相。

当特朗普政府对中国发起贸易战时,一个令人震惊的现象发生了:几乎没有美国企业公开为中国辩护。曾几何时,波音、通用汽车等美企巨头还是中美关系的坚定维护者,如今却集体沉默。

马凯硕犀利地指出:“中国最大的战略失误,是在不知不觉中疏远了在美国的支持者。”

作为新加坡前驻联合国大使,马凯硕拥有罕见的东西方双重视角。他曾在纽约和华盛顿工作十余年,深度了解美国政治文化;同时又扎根亚洲,理解中国文明的底层逻辑。

《中国的选择》这本书得到了全球顶尖学者的联袂推荐。清华大学苏世民书院院长薛澜评价道:“马凯硕用直率生动的语言、丰富多元的案例给出了精彩分析和客观建议。”北京大学国际战略研究院院长王缉思认为:“他对中美两国战略家的忠告得到的倾听越多,两国陷入战略冲突的可能性就越小。”

马凯硕提出了一个根本性悖论:中美竞争既是不可避免的,又是可以避免的。说不可避免,是因为大国竞争的逻辑;说可以避免,是因为两国完全可以选择合作而非对抗。

马凯硕在书中提出了十个值得关注的核心问题,这些问题的深度和广度令人惊叹:

“美国能否接受成为世界第二?” 这个看似简单的问题背后,是美国人深层的心理障碍。马凯硕尖锐指出:“从政治上讲,绝对禁止谈论美国成为世界第二。”

“美国的首要目标是改善民生还是维持霸权?” 如果这两个目标发生冲突,哪个应该优先?答案将决定美国的战略选择。

“巨额军费开支是明智之举吗?” 中国从苏联解体中学到教训,严格控制国防开支,重点发展经济。美国反而不断增加军费预算。

马凯硕的问题一个个直击要害,迫使读者跳出非黑即白的思维模式,看到中美关系的复杂性和多维性。正如中国古代军事家孙武所言:“知彼知己,百战不殆。”这些问题本质上都是关于“知彼知己”的探索。

最令人警醒的是马凯硕对中国战略失误的分析。他明确指出:中国最大的失误是在不知不觉中疏远了在美国的支持者

曾经,美国商界是中美关系最坚定的维护者。1993年当克林顿总统试图将中国最惠国待遇与人权问题挂钩时,美国企业进行了强力游说。“波音是出了名的‘企业外交政策’先锋,”一位参议院工作人员评论说,“波音在延长中国最惠国待遇问题上对国会施加巨大压力。”

然而到了2018年特朗普发动贸易战时,情况截然不同。几乎没有美国企业公开为中国辩护,甚至连一贯亲华的商界领袖都保持沉默。

为什么会出现如此巨大的转变?马凯硕分析了三个主要原因:省市级别的地方自主权、2008年金融危机后中国的傲慢态度、以及中央相对放权的领导风格。

马凯硕提出了一个颠覆性观点:西方将中国共产党称为“Chinese Communist Party”可能本身就是认知错误。在许多亚洲观察家看来,中国共产党实际上扮演着“中国文明党”的角色。

“其灵魂并不是根植于马克思列宁主义的外国意识形态,而是根植于中华文明。”这个洞察直抵中美差异的核心——文明思维的不同

马凯硕引用基辛格在《论中国》中的观点:中国的战略思维源自围棋而非国际象棋。国际象棋追求快速将死对手,围棋则注重缓慢、耐心地积累优势。

这种思维差异解释了中国为什么采取长期战略:无论是亚投行还是“一带一路”,都是着眼长远的布局。而美国的应对则显得短视和慌乱。

《中国的选择》最令人振奋的是它最终的乐观结论。马凯硕认为,中美竞争不应该以一方胜利、另一方失败而告终,而是应该寻求人类共同的胜利。

他提出了中美之间的五个“不矛盾”领域:

如果美国政府的首要目标是改善美国人民的福祉,中国政府的首要目标是改善中国人民的福祉,那么这两个目标并不矛盾;

在应对全球性挑战如气候变化和疫情防控方面,中美利益并不矛盾;

在维护国际航道安全方面,中美不存在根本利益冲突;

在全球经济稳定和发展方面,中美具有共同利益;

在防止核扩散和维护地区安全方面,中美目标一致。

“我们应该问的问题不是中国或美国是否赢了,而是人类是否赢了。”马凯硕写道。新冠肺炎疫情的全球肆虐更加印证了这个观点——在78亿人共同居住的“地球号”太空船上,当一个船舱发生火灾时,争论火源来自哪里是愚蠢的,齐心协力灭火才是明智之举

哈佛大学教授格雷厄姆·艾利森评价道:“马凯硕的《中国的选择》做出了重大的贡献:回顾了从乔治·凯南到约翰·肯尼迪的战略智慧,提出了有关中国崛起的挑衅性问题,并倡导为世界多样性提供保障。”

特朗普政府专注于地缘政治较量,一味指责中国而非与中国合作抗击疫情,“这些做法导致的可悲结果是,超过55万美国人死于新冠肺炎,相形之下,中国的新冠肺炎死亡人数是4600多人”。

未来20年,中美地缘政治竞争将持续存在。但正如马凯硕所言:“世界上有足够的空间供中国和美国共同繁荣发展。归根结底,世界上其他50多亿人期望美国和中国能够做到:致力拯救地球并改善人类的生活条件。”

人类是否会赢——这个问题切中了我们这个时代的要害

来源:国际上那些大事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