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在实验室里,我经常一头扎进新食品的研发工作中。就拿之前婴幼儿辅食配方优化来说,当时要研发一款适合六个月宝宝的米粉。这可不是件容易的事,既要保证营养丰富,满足宝宝成长所需,又得让口感好,让宝宝爱吃。一开始,按照常规营养标准调配出来的米粉,宝宝不太买账。后来,我们
在实验室里,我经常一头扎进新食品的研发工作中。就拿之前婴幼儿辅食配方优化来说,当时要研发一款适合六个月宝宝的米粉。这可不是件容易的事,既要保证营养丰富,满足宝宝成长所需,又得让口感好,让宝宝爱吃。一开始,按照常规营养标准调配出来的米粉,宝宝不太买账。后来,我们调整了大米和其他谷物的比例,还加了些天然果蔬粉提味。经过反复试验,终于做出了营养又美味的米粉。
和医疗机构的工作不同,在那里营养师主要关注病人的营养治疗。而我们在食品企业,更侧重于产品的研发和创新,要让消费者在享受美食的同时摄入足够营养。完成产品研发后,紧接着就要进行营养评估。
我会对公司的产品做营养评估,看看是否符合标准和消费者需求。有次公司要推出能量棒,我在评估时发现它的脂肪含量有点高,长期大量食用可能影响健康。于是我和研发团队沟通,建议调整配方降低脂肪含量。调整后的能量棒营养均衡,口感也不错。
在医疗机构,营养师评估的是病人的营养状况,为其制定个性化饮食方案。而我们在食品企业,评估的是产品的营养成分,为产品改进提供依据。营养评估完后,就要和市场部对接了。
我得和市场部密切沟通。有一回,市场部计划推出针对健身人群的高蛋白饮品。他们希望这款饮品既能满足营养需求,又有好的市场反响。我和他们一起讨论,了解市场定位和目标客户,然后根据这些信息给研发部提建议,比如添加哪些营养成分、如何调整口感等。
在沟通中我发现,市场部更关注市场前景和销售情况,研发部更看重产品技术和质量。我就像一座桥梁,把两者连接起来,让大家的想法相互融合。这和医疗机构的工作差别很大,在那里营养师主要和医生、病人交流,而在食品企业要和不同部门打交道。市场对接完成后,科普教育工作也不能落下。
我会通过短视频和直播向大众传播营养知识。有次做了个关于全麦面包营养的科普视频,用简单易懂的语言介绍了它的好处,像富含膳食纤维、能促进肠道蠕动等。视频发布后受到很多人关注,还有人留言说以后会多吃。
在医疗机构,营养师主要对病人一对一营养指导。而在食品企业,面对的是更广泛的消费者,要把专业营养知识转化为大众能理解的饮食建议。了解了这些核心工作后,再来说说职业成长。
刚入行时,我是个新人,主要负责基础的营养数据收集和分析工作,每天都在实验室对着数据和报告。随着经验积累,我成了专员,能独立参与产品研发和营养评估。现在我成了管理者,要负责项目管理,和不同部门沟通协作。
在这个过程中,我觉得必备的技能有很多,比如专业营养知识、数据分析能力、沟通能力等。职业成长的情况说完了,接下来聊聊一些常见的职业认知误区。
很多人觉得营养师只要懂营养学就行。其实在食品企业,还得了解食品科学、市场营销等知识。就像研发产品时,不仅要考虑营养,还要顾及口感、成本等因素。
有人认为营养师工作轻松,每天坐在办公室看看书、做做研究。实际上,工作很忙碌,产品研发关键时期经常加班。而且要不断学习新知识,跟上行业发展。
也有人觉得营养师在食品企业没前途。但随着人们对健康和营养越来越重视,食品行业对营养师的需求也越来越大。我们能在产品研发、市场推广等方面发挥重要作用,有很大发展空间。
有一次收到一位消费者的感谢信,他说看了我的科普视频后改变了饮食习惯,身体更健康了。那一刻,我真切感受到自己工作的意义。在食品企业做营养师,虽有挑战,但能为消费者健康做贡献,我很喜欢这份工作。
来源:健康倡导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