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9月23日秋分到来,太阳的直射点行至赤道,将昼夜平分。和春分不同的是,接下来太阳就要直射南半球,北半球获得的热量减少,白昼短于夜晚,气温加快下降的步伐。秋的 “脚步”在南北大地间拉开差距,我国东北已经开启入冬的进程,华北至长江中下游一带秋高气爽,但华南残暑未消
9月23日秋分到来,太阳的直射点行至赤道,将昼夜平分。和春分不同的是,接下来太阳就要直射南半球,北半球获得的热量减少,白昼短于夜晚,气温加快下降的步伐。秋的 “脚步”在南北大地间拉开差距,我国东北已经开启入冬的进程,华北至长江中下游一带秋高气爽,但华南残暑未消。
就广西来说,秋分时节各地的平均气温:桂北大部在21~24℃,桂南多在25~26℃。近三十年的气象数据显示,到10月上旬,北海平均气温还在26℃以上,而百色乐业已降至19.1℃,最温暖和最寒凉的地方,平均气温相差超过7℃!“白露秋分夜,一夜凉一夜”,各地的昼夜温差进一步加大,白天最高气温和夜间最低气温常常相差在10℃以上。不过,秋老虎还没有完全隐退,35℃以上的高温天气仍可能出现,贺州、都安、武鸣、田阳等地,秋分时节还曾有过38℃以上的高温。
古人将秋分节气分为三候,一候雷始收声,二候蛰虫坯户,三候水始涸。说的是秋分时节雷声开始终结,天气要转凉,蛰居的小虫藏入穴中,河流湖泊逐渐干涸。根据近几年的广西三维闪电监测网数据统计,白露节气期间,广西的平均雷电总闪次数为17万条,到了秋分节气骤减至4万多条,降幅达75%。可见此时雷声虽未完全“收声”,但也明显收敛,成了暑气逐渐消退的注脚。和雷电一起锐减的,还有降雨。我区大部平均雨量降至20~50毫米,沿海钦北防三市和桂东南的陆川博白等地,受秋台风影响,平均降雨量还在60毫米以上,有的年份局地还会出现大暴雨甚至特大暴雨。但不可否认,秋分过后空气湿度逐渐下降,河流湖泊水量减少,将慢慢变得安静、澄澈。
秋分时节藏着两种经典颜色,一是白云的白,二是庄稼的黄。 随着降水减少、气压梯度加大,大气的稳定度与洁净度提升,在北方厚实的低云明显减少,透光高积云、卷云等中高云比例增加,云朵纤巧灵动,如丝如缕、为大地披上绝佳的“背景滤镜”。国庆假期恰在秋分期间,正是赏金色梯田、闻丹桂飘香、享海岛明月、品蟹肥橘黄的绝佳时机。值得一提的是,最早的 “祭月节” 就在秋分,后来古人发现这一天的月亮并非每年都圆,才将中秋改在了农历八月十五。从古到今,人们追求团圆、期待美好的愿望始终未变。
春分播下的希望,秋分结成硕果。经历了春耕夏耘的人们,即将迎来收成满仓。此时暑热渐渐消退,凉意悄悄生长,山色不浓不淡,湖光不深不浅,日月相知,昼夜等长,天地万物处于微妙的平衡之中。人生也恰如“秋分”,生活要“恰如其分”,不必追求极致,平和即是美好。(文/广西气象服务中心高级工程师谢海云)
来源:丽丽说天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