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要知道当时舆论几乎全站他这边,连央媒都在聊西贝预制菜的事儿,按这架势“灭”西贝好像挺容易,他怎么就突然偃旗息鼓了?这事儿当时不少人猜来猜去,今天咱们就掰扯掰扯这里面的门道。
2025年9月,罗永浩一条微博直接把西贝拽进了预制菜的舆论漩涡里。
本来他那股子势头,看着像是能把西贝“锤”到服软,结果没几天,这人突然就不说话了。
要知道当时舆论几乎全站他这边,连央媒都在聊西贝预制菜的事儿,按这架势“灭”西贝好像挺容易,他怎么就突然偃旗息鼓了?这事儿当时不少人猜来猜去,今天咱们就掰扯掰扯这里面的门道。
其实一开始,这事儿压根没多大水花。
罗永浩那条说西贝预制菜的微博,日常他发类似内容也就几十个转发,要是贾国龙假装没看见,估计三天也就没人提了。
毕竟大家刷微博快,新鲜事儿一茬接一茬,谁能一直盯着一件事不放?可偏偏老贾选择了硬刚,直接出来回应说“预制菜是行业常态”。
说实话,这回应纯属给自己挖坑,当时预制菜本来就争议大,大家最在意的就是没明确标注、担心不新鲜,他这话一出口,反而让大家觉得西贝在敷衍消费者。
更有意思的是,于东来这些餐饮同行还出来力挺老贾,结果呢?反而成了给罗永浩递砖头,让他的舆论优势越来越大。
罗永浩的“饭碗”:靠嘴吃饭,也怕嘴出问题
罗永浩能在这场风波里占尽上风,说到底还是靠他那张嘴。
这人混互联网快30年了,早就是初代网红里的“老人”。
最早在新东方当老师,讲课的时候插点段子,被学生录成音频放网上,一下子就火了。
本来他高中都没毕业,能进新东方全靠俞敏洪看人准,可后来俩人闹得不愉快,他离职时还写了封信说新东方的问题,俞敏洪直接说他“有精神问题”。
离开新东方后,他折腾了不少事儿。
先办牛博网,聚了一批后来被骂“公知”的博主,最后黄了;又开英语培训学校,说要跟新东方对着干,结果也没成;2012年跑去做锤子手机,之前砸西门子冰箱攒的声望全用在这上面了,粉丝还提前付款等着,可做了6年还是砸了,据说自己还背了6亿债。
本来想靠电子烟再试试,又赶上国家政策调整,还是没成。
老实讲,他做实业好像就没顺过,但论说话,在圈子里真没几个人能比。
后来直播带货火了,他靠嘴卖货还债,据说赚了不少钱,现在又在搞AR创业,还是得靠嘴宣传。
这次锤西贝,他把“嘴”的优势发挥到极致了。
一边站在消费者这边占道德高地,一边用自己擅长的话术调动情绪,弄得老贾一开口就有人反驳,他就算想喊停都拦不住。
本来想趁着这股劲儿再冲一冲,可后来发现不对劲儿了,舆论太盛也不是好事,要是有人觉得他“占了舆论阵地”,真不让他说话了,那他就彻底没辙了。
很多人觉得罗永浩赢了舆论,肯定比西贝强,其实不然。
西贝就算线上订单少点,线下门店还能撑,现金流也够,就算关一半店、赔半年钱,照样能活。
老贾虽然这次回应得蠢,但架不住人家有实体撑着,韧性比想象中强。
罗永浩就不一样了,他的核心资产就只有那张嘴。
直播带货要靠嘴,AR创业宣传要靠嘴,要是真被限制发言,他啥都干不了。
2024年就有个网红因为煽动公众对立,被平台禁言3个月,流量直接掉到底,这事儿罗永浩肯定知道。
而且2025年监管部门还出了《网络舆论引导规范》,明确说不能借公共话题制造对立,他要是再接着闹,真撞枪口上了,那损失可就大了。
如此看来,他突然停手不是怂了,是聪明。
在别人让他闭嘴之前先闭嘴,其实是在保护自己的“饭碗”。
毕竟西贝就算遇到危机,还有实体能扛,他要是没了嘴,可就真没退路了。
这场风波说到底,就是网红和实体企业的脆弱性比拼。
罗永浩看着赢了舆论,其实比贾国龙还怕输;西贝虽然暂时被动,可实体打底的韧性足够扛过去。
对罗永浩来说,这次停手也是个提醒,靠嘴吃饭虽然成本低,但风险也大,真把嘴护好了,才能继续折腾他的AR创业。
而西贝呢,要是下次再遇到这种事,估计也不会再犯“自杀式回应”的错了。
大家看个热闹的同时也该明白,舆论场上的输赢不算啥,能保住自己的核心“饭碗”,才是真的赢了。
来源:安心一点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