阿维塔06试驾,“软件定义底盘”,嚣张到没朋友

B站影视 韩国电影 2025-04-19 16:58 1

摘要:当长安汽车携旗下高端品牌阿维塔,于3月21日在欧洲大陆激昂吹响全球化进军的嘹亮号角之际,一场跨越亚欧两大洲、聚焦科技与安全维度的深度对话,正以同步之势震撼上演。

当长安汽车携旗下高端品牌阿维塔,于3月21日在欧洲大陆激昂吹响全球化进军的嘹亮号角之际,一场跨越亚欧两大洲、聚焦科技与安全维度的深度对话,正以同步之势震撼上演。

在德国那璀璨的发布会现场,阿维塔06宛如一颗闪耀的科技新星,凭借其极具未来感的“悬浮车顶+电子外后视镜”独特设计,以及深度搭载华为鸿蒙4.0座舱所带来的沉浸式智慧交互体验,成功吸引了《AutoBild》《TopGear》等一众欧洲主流媒体的热切目光,镜头的频繁闪烁便是对其魅力的最佳见证。

与此同时,在遥远东方的中汽研天津碰撞实验室,阿维塔06毅然迎接严苛挑战,以100km/h的相对速度,圆满完成全球首次E-NCAP2026标准50%重叠率对碰测试。

测试结果令人瞩目,车辆不仅顺利通过“车门可正常开启、A柱无变形、E-Call系统秒级响应”等一系列堪称严苛的考验,更收获了专家给予的“中国车挑战欧洲下一代标准,具有里程碑意义”的高度赞誉。

前几日,我有幸奔赴厦门,参与了阿维塔06的试驾盛会。

当新车首次映入眼帘的那一刻,一个疑问便在我心中悄然浮现:它与市场上同样热度颇高的小米SU7相比,究竟存在哪些不同之处呢?

先从车身尺寸维度展开对比。

小米SU7车身长度是4997mm,阿维塔06车身长度为4885mm;

小米SU7车身宽度是1963mm,阿维塔06车身宽度为1960mm;

小米SU7车身高度是1455mm,阿维塔06车身高度为1450mm;

小米SU7轴距是3000mm,阿维塔06轴距为2940mm。

显而易见,小米SU7在车身规格上稍占优势,不过,两款车型在产品定位上却极为相似,面向的客户群体也高度重合,均致力于全方位满足用户对于“既要拥有BBA般的高端质感、又要具备新势力品牌的前沿智能、更要实现个性化表达”的多元复合需求。

然而,在吸引客户的策略路径上,两者却走上了截然不同的道路。

小米SU7在各项参数指标上展现出极致的追求态度。以其单电机版车型为例,总功率可达220kW,零百加速成绩仅需5.28秒;而更为强劲的SU7Max搭载双电机,总功率瞬间飙升至495kW,零百加速更是惊人地快至2.78秒,最高时速能够突破至265km/h。

在整车风阻系数方面,SU7表现卓越,低至0.195Cd,这一成绩甚至比特斯拉Model3的0.219Cd还要更为出色。

不过,如此强悍的性能对于普通驾驶者,尤其是新手而言,往往会出现性能过剩且难以驾驭的情况。那么,小米为何要坚持这样的设计方向呢?我认为,这些亮眼的参数已然成为其产品鲜明的标签,能够直观且有力地展现出与其他车型的显著差异。更为关键的是,速度这一特性极易被用户所感知,从而成为吸引消费者目光的有力武器。

反观阿维塔06,为了切实达成“我的车与众不同”这一目标,并未单纯地陷入堆砌性能指标的赛道,而是另辟蹊径,从多个维度着手,力求让用户真切地感受到其独一无二的魅力所在。

设计破局:从"工业品"到"艺术品"的跃迁

设计层面便是阿维塔06的一大突出亮点。

回顾去年广州车展,不难发现当下新能源汽车市场存在着较为严重的设计同质化现象。众多车型外观大多呈现出千篇一律的简约风格,内饰布局也多是一块大屏居中,大量摒弃实体按键,盲目跟风模仿特斯拉。而阿维塔却宛如一股清流,成为极少数拥有自身独特设计风格的新能源品牌之一。

阿维塔06的美与一般车型的美有着本质区别。

一般车型的美如同标准意义上的美女,虽能让人赏心悦目,却缺乏独特的记忆点,难以在荧幕中被观众牢牢记住。

大概就像这类型

而阿维塔06则恰似一位极具辨识度的女明星,例如巩俐,其独特气质令人过目难忘。

具体来看,阿维塔06拥有同级最大宽高比1.36,这一优势使其在视觉上呈现出更为低趴的运动姿态。这种姿态不仅让车辆重心更为稳固,在操控性能上也更加稳健可靠。其后舷窗设计、超清电子外后视镜、HALO屏等一系列科技配置,搭配首创的黑色车顶、运动尾翼设计,以及新增的丹红、烟紫车色,共同作用下,使得阿维塔06在琳琅满目的车型中脱颖而出,成为众人瞩目的焦点。

特别是其车尾设计,采用无后舷窗掀背设计,这一巧妙构思在充分释放车内头部空间的同时,还能有效保障车内乘客的隐私。黑色悬浮车顶,搭配黑化纯平隐形侧窗与B柱,进一步强化了车辆流畅的流线姿态,彰显出强烈的运动张力与独特魅力。

再者,阿维塔06以“未来环拥座舱”为核心设计理念,通过环抱式布局,精心营造出一个充满科技感、沉浸感和舒适感的车内环境,让每一位驾乘者都仿佛置身于未来科技的梦幻空间之中。可以说,单从设计这一方面,阿维塔06便成功区隔于市面上在售的众多车型,展现出自身独特的品牌魅力与产品个性。

底盘革命:当"魔毯悬挂"遇见三电协同

最让我感到惊喜与震撼的,当属阿维塔06的底盘表现,用“太好开了”来形容毫不为过。在驾驶其跑山的过程中,无论是车辆的前后俯仰,还是左右侧倾,在车内的感受都微乎其微,转弯操作轻松流畅,指向精准无误。经过一天的试驾体验,我深切感受到阿维塔06的出色之处,相信很多参与试驾的人也都对其赞不绝口。

说实话,阿维塔06能够在底盘方面有如此卓越的表现,实属不易。

首先,燃油车与新能源车在动力布局上存在显著差异。燃油车发动机前置,导致重心靠前;而电动车的电池通常布置在车辆底部,使得重心较低且分布更为均匀;增程车由于既有发动机又有电池,配重情况更为复杂。以电动车为例,其前后配重可能接近理想的50:50,而增程车或许会因为发动机前置,导致配重后移,但电池位置又会对整体配重产生影响。不同的配重情况,对车辆的操控性能与底盘调校都提出了截然不同的要求。

其次是整车重量问题。电动车因电池较重,往往比同级别燃油车更重,这就要求悬挂系统具备更强的支撑力,减震调校也需做出相应改变,例如在弹簧刚度、阻尼系数等方面进行优化调整。增程车虽然有发动机,但电池容量可能相对纯电动车较小,重量分布情况也有所不同,故而需要制定不同的调校策略,以确保车辆在行驶过程中的稳定性与舒适性。

再者,空气悬挂和非空气悬挂在工作原理与性能表现上存在较大区别。空气悬挂具备可调节软硬和高度的功能,能够更好地适应不同路况,但软件调校更为复杂,需要结合各类传感器数据进行实时调整。而非空气悬挂主要依赖机械结构,软件调校则主要集中在ESP、ABS等系统,以配合悬挂硬件的工作。

另外,在软件调校层面,新能源车拥有更多的电控系统,比如动能回收、电机扭矩控制等,这些系统都需要与底盘系统进行协同工作。例如在刹车时,动能回收会影响制动力的分配;在车辆转弯时,扭矩矢量控制能够调整动力分配,从而提升车辆的行驶稳定性。插电混动车型在发动机介入时,还需考虑动力衔接问题,避免出现顿挫现象,进而影响底盘的整体感受。

可以毫不夸张地说,新能源车的底盘已不再仅仅是“机械部件的简单集合”,而是“质量分布数学模型+悬挂硬件物理特性+三电系统控制逻辑”相互融合的三维耦合体。当燃油车还在凭借传统的“弹簧磅数+防倾杆直径”等经验方法进行调校时,电动车已然迈入了“算力定义操控”的崭新时代。

以阿维塔06的“主动魔毯”功能为例,该功能借助传感器融合技术与实时电控算法,通过前视摄像头能够精准识别前方5-15米路面的起伏状况,如减速带、坑洼等,并提前对悬架软硬进行智能调整。这种“软件定义底盘”的先进能力,无疑正是新能源汽车区别于燃油车的核心技术壁垒所在。

而阿维塔06底盘调校的难度更体现在,这款车同时拥有纯电动版、增程版,以及空气悬挂和非空气悬挂等多种版本。这就意味着,每个版本都需要进行单独调校,并且最终要确保各个版本在驾驶风格和乘坐感受上保持高度统一,这无疑对研发团队的技术实力与调校经验提出了极高的挑战。

参数狂魔VS体验大师,你怎么选?

自品牌成立之初,阿维塔便明确了自身的独特定位,旗下产品由长安、华为和宁德时代三大行业巨头携手打造。

正因如此,阿维塔06搭载了华为乾崑智驾系统,配备行业领先的192线激光雷达与端到端架构,能够为用户实现从“车位到车位”的全方位智能驾驶体验。车机系统则采用最新的鸿蒙座舱,为用户提供定制化场景交互服务,带来便捷、高效的智能操作感受。

在电池技术方面,阿维塔06纯电版采用全域800V高压平台,搭载碳化硅电驱系统及神行超充电池,极大地缩短了充电时长,真正实现了让用户在一杯咖啡的时间内完成充电,有效解决了用户的续航焦虑问题。

在配置方面,阿维塔06同样展现出十足的诚意。配备同级唯一的智能电动门、前排双零重力座椅、英国之宝25扬声器与华为菁彩声联合打造的顶级音响系统,搭配高品质内饰材质,从视觉、听觉、触觉等多方位为用户打造“所触皆豪华”的沉浸式极致体验。

阿维塔06推出了纯电动版和增程版两种车型。其中,纯电动的四驱版车型搭载双电机,前电机功率188kW,后电机功率52kW,总功率高达440kW。增程版车型的后电机功率则为231kW,能够满足不同用户对于动力的多样化需求。

综上所述,阿维塔06无疑是2025年最值得期待的车型之一。倘若它与小米SU7在价格层面处于相当水平,面对这两款各具特色的车型,你又会如何做出抉择呢?

(本文仅为作者个人观点,不代表DearAuto立场。)法律顾问广东格林律师事务所李国勇律师

来源:DearAuto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