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央、省级媒体走进普洱 解码中老铁路赋能密码

B站影视 韩国电影 2025-09-23 11:42 1

摘要:9月20日至21日,由国铁集团和国铁昆明局牵头组织的“钢铁丝路好风光·铁路口岸一线行”集中采访活动走进普洱市。新华社、中国新闻社、中国日报、中国新闻网等中央媒体及云南省内媒体组成的40余人采访团,聚焦中老铁路这条“钢铁丝路”,从乡村振兴、民生服务、跨境交流三个

9月20日至21日,由国铁集团和国铁昆明局牵头组织的“钢铁丝路好风光·铁路口岸一线行”集中采访活动走进普洱市。新华社、中国新闻社、中国日报、中国新闻网等中央媒体及云南省内媒体组成的40余人采访团,聚焦中老铁路这条“钢铁丝路”,从乡村振兴、民生服务、跨境交流三个维度,实地解码其为普洱高质量发展注入的强劲动能。

普洱地处北回归线上,是全球生态保存最完整的绿洲之一,生物多样性富集,不仅获联合国环境署“世界的天堂、天堂的世界”赞誉,还坐拥“世界茶源”“中国咖啡之都”的称号。2021年中老铁路开通运营,彻底终结了普洱不通火车的历史,推动其生态、区位、产业优势加速转化为发展动能,成为带动当地农文旅融合、乡村振兴与对外开放的关键引擎。

采访首站,采访团聚焦位于思茅区南屏镇南岛河村白沙坡村民小组的“美丽星村·有风咖谷”——这里正是中老铁路赋能乡村振兴的生动缩影。依托铁路带来的客流红利,该村联合村民打造“一户一体验”模式,推出咖啡冲煮、绝版木刻体验、有风农场等特色项目,成功实现“民房变民宿、农户变商户”的转型。如今,每到旅游旺季,当地民宿供不应求,不少外出务工青年纷纷返乡,当起民宿管家、咖啡师。“中老铁路不仅拉来了游客,更盘活了乡村资源,让村民在家门口就能增收致富,这样的赋能实效看得见、摸得着。”随团记者刘文文在采访中感慨道。在沪滇协作星巴克项目与铁路的双重助力下,这个曾经默默无闻的村落,如今已成为全国咖啡爱好者向往的热门目的地。

离开乡村场景,采访团来到中老铁路普洱站,解码铁路服务民生的赋能路径。普洱站始终秉持“中老铁路无小事”理念,截至2025年9月18日,已累计发送旅客约714万人次,运能持续释放。从组建“丝路·300秒畅行服务先锋队”累计转运危重症患者1380例,到以“火红石榴籽民族一家亲”推进民族团结创建、推出“银发服务队”“轻装行”等便民举措,再到用“勤细快礼诚”五字服务法践行服务承诺,每一项举措都透着民生温度。“普洱站把服务做到了群众心坎上,真正成为连接群众需求与区域发展的纽带。”随团记者唐林江说道。

采访期间,对普洱学院留学生的采访,跨境人才培养模式的交流,进一步展现了中老铁路赋能交流合作的新空间。依托铁路带来的便利,该校开设汉语国际教育、泰语等特色课程,为东南亚国家培养专业人才,让中老铁路成为跨境教育合作的“坚实桥梁”,为区域协同发展储备了充足力量。

如今,中老铁路的赋能效应已深度融入普洱。从“美丽星村·有风咖谷”飘出的阵阵咖啡香气,到普洱站往来穿梭的客流与贴心服务,再到普洱学院留学生的欢声笑语,这条“钢铁丝路”正持续为普洱高质量发展注入新活力。

往期回顾
国家网信办持续深入推进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持证亮牌”工程
“我AI旅居在云南”数字创意征集活动启动

网信云南传播矩阵成员

网信昆明

来源:网信云南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