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4月12日,临浦镇重磅发布2025年全年赛事活动,从国际级到国家级,再到省级、区市级和镇级,10场类型丰富多样的赛事,不仅充分彰显了临浦在赛事举办方面的多元布局与强大实力,也进一步展现出临浦以体育赛事为强劲引擎,推动地方文体旅产业迈向高质量发展的坚定决心。
4月12日,临浦镇重磅发布2025年全年赛事活动,从国际级到国家级,再到省级、区市级和镇级,10场类型丰富多样的赛事,不仅充分彰显了临浦在赛事举办方面的多元布局与强大实力,也进一步展现出临浦以体育赛事为强劲引擎,推动地方文体旅产业迈向高质量发展的坚定决心。
细数临浦与体育的缘分,可以追溯到二十多年前的高光时刻。早在2004年,世界杯乒乓球赛就在临浦体育馆举行,开创了全国“小镇办大赛”的先河。此后,亚洲挑战杯男子排球赛、世界华人篮球赛、中国女排联赛等各类国内外大型赛事相继落地临浦,让这座小镇从“体育洼地”跃迁为“赛事重镇”。
“今天的临浦,小镇办大赛的基因历久弥新。”在萧山区体育联合总会会长姜国法看来,这份基因源于镇党委政府一以贯之推进体育事业发展的战略定力,源于全体群众众志成城的拼搏精神,更源于体育基因与城市血脉的深度融合。
20年长跑,从试水到深耕
2001年省青少年举重锦标赛的铜锣声,敲开了临浦的办赛纪元。这座当时刚建成体育馆的小镇不会想到,此后二十多年将见证诸多历史时刻。以首秀即出圈的2004年世界杯乒乓球赛为例,当时雅典奥运会的余热还未散去,乒乓球作为中国的“国球”,备受国人关注。
2004年世界乒乓球赛
临浦镇抓住这个契机,成功申办了世界杯乒乓球赛。这一消息犹如一颗重磅炸弹,瞬间在小镇上炸开了锅。对于临浦居民来说,能在家门口看到世界级的乒乓球赛事,简直不敢想象。
为了办好这场赛事,临浦投入了大量的人力、物力和财力。从场馆的设施完善,到赛事的组织安排,再到接待服务工作,每一个环节都做到了精益求精。比赛期间,张怡宁、瓦尔德内尔等乒坛名将齐聚临浦,他们在赛场上的精彩表现,让观众们大饱眼福。
据当时的媒体报道,体育馆日均接待观众3000人次,周边商户的收入也增长了40%。这场赛事不仅让临浦在全国范围内声名鹊起,也让当地居民感受到了体育的魅力和“赛事经济”的潜力。回忆彼时的情景,一位临浦居民表示,整个小镇都沉浸在赛事的氛围中,大家都为能举办这样的大赛而感到自豪。
2004年世界杯乒乓球赛的成功举办,让临浦尝到了 “小镇办大赛”的甜头,也为后续赛事的引进奠定了基础。此后,亚洲挑战杯排球赛、世界华人篮球赛等一系列国内外大型赛事接踵而至,临浦逐渐成为了体育赛事的热门举办地。
这些赛事的举办,不仅提升了临浦的知名度和影响力,也促进了当地体育事业的发展。越来越多的居民开始关注体育、参与体育。而赛事的举办也带动了当地旅游、餐饮、住宿等相关产业的发展,为临浦的经济增长注入新动能。
2021年,改造升级后的“柔立方”体育馆惊艳亮相。这座总建筑面积达24040平方米的体育馆,外观时尚大气,内部设施先进,配备了NBA级四面屏、AI 翻译机等高科技设备,可满足各类高规格赛事的需求,一举成为展示临浦形象的重要窗口。
据统计,临浦体育馆年均举办赛事超30场,带动旅游收入年增10%。如今,“小镇办大赛”已然成为临浦的一张金名片,这背后,是临浦多年来对体育事业的执着追求和不懈努力。
硬核实力,从交通到文化
临浦能成为赛事的热门举办地,与其得天独厚的地理位置和便捷的交通条件密不可分。地处杭州南翼的临浦,是杭州南部的重要交通枢纽。03省道、杭金衢高速穿镇而过,将临浦与周边城市紧密相连。从临浦出发,无论是前往杭州主城区,还是去往金华、义乌、诸暨等浙江中部城市群,都十分便捷。
除了陆路交通,临浦的水路和航空交通也十分发达。浦阳江、杭甬运河在此交汇,形成了“水陆空” 立体交通网。发达的交通网络,不仅为赛事的物流运输提供了便利,也让观众和运动员能够更加便捷地抵达临浦。
据统计,临浦镇每年接待游客数量超过50万人次,其中很大一部分是因赛而来。便捷的交通,让临浦成为了长三角地区“1小时赛事圈”的重要节点,也为 “小镇办大赛”提供了坚实的基础。
在临浦,赛事不仅是体育的盛会,更是文化的盛宴。走进“柔立方”体育馆,入口处的中式斗拱架构,让人仿佛穿越时空,感受到了中国传统文化的魅力。馆内,断桥残雪、苏堤春晓等西湖十景的水墨画延绵不绝,与现代化的场馆设施相互映衬,展现出独特的江南韵味。
“柔立方”兼具古典美与现代感
“除了呈现别具江南风情的‘韵味杭州’,场馆内也能看到临浦的文化元素。”临浦体育馆负责人表示,整个亚运赛事期间,许多亚洲运动员、教练员、技术官员都对该馆提供的比赛环境赞不绝口。
“在这里,我不仅感受到体育的激情,也体验到中国文化的魅力,这是一次难忘的经历。”据了解,赛事期间,文化传播指数大幅提升,不少外国运动员和观众在赛后对中国文化产生了浓厚的兴趣,纷纷表示要深入了解中国。
临浦还将本土文化元素融入赛事解说,让观众在观赛的过程中,了解临浦的历史文化。这些文化元素的融入,不仅丰富了赛事的内涵,也让赛事成为了展示临浦形象、传播中国文化的重要窗口。
美丽蝶变,从办赛到营城
临浦浴美施未来社区
漫步在浴美施未来社区,绿植葱茏,环境优美,各种配套设施一应俱全,居民们在这里享受着惬意的生活。显然,这是“办好一个会,提升一座城”的生动缩影。数年前,临浦镇以亚运为契机,提升更新或新建全民健身公园、广场、苑点等15万方。这些改造不仅提升了城市的颜值,也让居民的生活更加便利和舒适。
据统计,亚运赛事期间居民幸福感指数达95分,受访者一致认为“赛事让生活更美好”。这些数据充分证明,临浦通过举办赛事,不仅提升了城市的知名度和影响力,也让居民切实享受到了赛事带来的红利,实现了城市发展与民生改善的良性互动。
后亚运时代,临浦并没有停下发展的脚步,而是以赛事为契机,积极探索“赛事+”产业融合发展模式,为城市发展打开了新的空间。
柏山陈区块
2024年,临浦启动总投资百亿元的多个重点项目,涵盖智能制造、文旅融合等领域。在产业发展方面,以柏山陈区块打造成首个内生裂变示范园区等为重点,持续建强产业平台。柏山陈区块正致力于打造“工业上楼”示范园区,通过对老旧工业园区的改造升级,实现产业的集聚发展。预计该园区建成后,亩均税收将成倍提升,成为临浦产业升级的新引擎。
此外,临浦还将赛事与文旅产业相结合,推出了“小城柿”的健康休闲之旅等精品旅游线路,将临浦体育馆、临浦健康体育公园、横一村等景点串联起来,让游客在欣赏自然风光的同时,感受临浦的体育文化和健康生活理念。据统计,这些旅游线路推出后,临浦的旅游收入同比增长了20%,游客数量也大幅增加。
全民参与,从观赛到参与
体育的魅力不仅在于赛事的精彩,更在于全民的参与。2023年成功举办亚运会以来,临浦体育馆率先启动社会化运营,打造了全区首个惠民开放的亚运场馆,举办了一系列如国际篮球邀请赛、全区庆祝建国75周年歌咏大会等百姓喜闻乐见的文体赛事,“小镇办大赛”的内涵更加丰富。
如今,走进临浦体育馆,你会看到一片热闹的景象。年均接待健身市民33万人次,羽毛球、乒乓球等培训课程供不应求。这里不仅是举办大型赛事的场所,更是居民日常健身锻炼的好去处。
在临浦,随着15分钟品质生活圈的打造,全民健身的氛围日益浓厚。村社里,健身步道、口袋公园随处可见,百姓们在这里散步、跑步、健身,享受着运动带来的快乐。学校里,各类体育社团蓬勃发展,孩子们在操场上尽情挥洒汗水,培养着对体育的热爱。由此催生的跑团、足球和搏击训练营等民间组织机构,也如雨后春笋拔节生长。
2024国际篮球明星邀请赛期间,300名本地青少年参与球童志愿服务,近距离感受国际赛事的魅力。这些青少年在志愿服务中,不仅学到了专业的篮球知识,还种下了体育梦想的种子。
事实上,这颗梦想的种子,已悄然发芽并茁壮成长。在2024年国际皮划艇联合会“杭州超级杯”上,来自临浦的运动员陈雨乐和搭档完美配合,在皮划艇静水女子双人皮艇项目中拿下冠军,为中国队夺取一金。
据统计,2022年至2023年期间,陈雨乐在全国及大型赛事中表现出色,累计获得金牌10余枚。去年8月,陈雨乐还作为中国皮划艇队成员参加了巴黎奥运会,成为萧山首位获得奥运会参赛资格的本土运动员。
当下,为响应打造青年向往之城的号召,在2025年临浦镇全年赛事活动发布会上,临浦还面向辖区企业青年职工、社区青年居民以及体育运动爱好者,发放了1000张全民健身运动体验券,鼓励更多青年参与健身活动,掀起全民健身的热潮,让体育健身融入居民日常生活。
临浦跑团在浦阳江左岸
从“小镇办大赛”到“赛事兴小城”,临浦的实践印证:体育不仅是竞技舞台,更是城市能级跃升的催化剂。当亚运遗产被珍藏,临浦正以“柔立方”为圆心,画出产城人文融合的同心圆。这座千年古镇的故事,或许正是中国新型城镇化的生动注脚。
来源:萧山发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