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股科技股“狂飙”背后:普通人能抓住哪些机会?

B站影视 日本电影 2025-09-23 11:00 1

摘要:最近的朋友圈,总能看到这样的讨论:“寒武纪股价破千元了!”“中际旭创又涨停了!”“科创板ETF一天成交20亿!”这些现象背后,是A股科技板块的持续狂飙。

最近的朋友圈,总能看到这样的讨论:“寒武纪股价破千元了!”“中际旭创又涨停了!”“科创板ETF一天成交20亿!”这些现象背后,是A股科技板块的持续狂飙。

从AI算力到半导体国产化,从人形机器人到低空经济,科技股的爆发式增长让许多人既兴奋又焦虑——普通人该如何抓住这波浪潮?

科技股成“新财富密码” 背后到底有何原因

政策定调:国家战略的“硬核支持”

2025年,科技产业被提升到前所未有的高度。国务院发布的《人工智能+行动意见》明确提出,到2030年,智能经济核心产业规模要突破百万亿元。

科创板“1+6”改革优化分层机制,并购重组活跃度提升,为科技企业打通了融资和成长的快车道。简单来说,政策红利就像给科技行业装上了“涡轮增压”。

技术突破:从“跟跑”到“并跑”的质变

国产大模型DeepSeek-V3.1的发布,标志着AI技术进入新阶段。其采用的UE8M0 FP8架构,让算力效率提升40%,直接带动国产芯片需求爆发。

寒武纪、海光信息等企业的芯片已适配大模型训练,性能比肩国际主流产品。技术突破不再停留在实验室,而是真正转化为商业价值。

资金涌入:聪明钱的“集体押注”

数据显示,2025年科创板ETF规模突破2500亿元,日均成交额超200亿元。个人投资者通过“一键布局”参与科技浪潮,机构资金则聚焦细分赛道。

例如,科创芯片指数年内涨幅超46%,成为资金“抱团”的核心方向。

普通人能参与的三大科技主线

AI算力:数字时代的“水电煤”

AI算力是科技革命的基础设施,就像工业时代的石油。

国产芯片:寒武纪、海光信息等企业已实现7nm芯片量产,适配大模型推理需求。

光模块:中际旭创的800G光模块全球市占率第一,为数据中心提供“高速通道”。

服务器:工业富联为英伟达代工AI服务器,订单排到2026年。

普通人可以关注ETF(如科创芯片ETF)或行业龙头,避免押注单一技术路线。

半导体国产化:打破“卡脖子”的机会​

美国对AI芯片出口的限制,反而加速了国产替代进程。

设备与材料:中微公司、北方华创的刻蚀机进入台积电供应链。

EDA工具:华大九天打破海外垄断,国产化率突破20%。

普通人可以选择技术壁垒高、政策扶持明确的细分领域龙头。

应用场景:AI改变生活的“最后一公里”

技术落地的场景,往往藏着爆发性机会。

人形机器人:绿的谐波的谐波减速器已用于特斯拉Optimus,成本比日本产品低30%。

低空经济:万丰奥威的eVTOL部件进入适航认证阶段,2026年或迎来商业化爆发。

智能驾驶:华为与车企合作的ADS 3.0系统,2025年搭载量预计超百万辆。

普通人可以多多关注与生活场景强关联的企业,例如消费电子、智能家居。

普通人的“参与法则”:不贪心、选对方向

长期持有:做时间的朋友

科技企业的成长需要时间。以寒武纪为例,其股价从2024年的低点上涨超800%,但早期研发投入期曾长期亏损。持有这类资产,需要耐心等待技术商业化落地。

分散配置:不把鸡蛋放在一个篮子里

行业分散:科技主线包含算力、芯片、应用等,可均衡配置。

工具分散:用ETF(如科创50ETF)降低个股波动风险,同时保留部分仓位捕捉龙头股机会。

关注政策信号

科技行业的发展与政策高度相关。例如,2025年《数据安全法》修订,直接利好网络安全企业;低空经济试点城市扩容,为eVTOL产业链注入强心剂。

科技股的狂飙,本质上是技术、政策和资本的三重共振。对普通人而言,抓住机会的关键不在于“追涨杀跌”,而在于理解趋势、选择赛道、长期陪伴。

*本文数据来源于雪球、东方财富、券商研报。仅供学习交流,内容中基金及股票类型仅供展示使用,所有内容不构成任何投资建议。投资有风险,选择需谨慎。

来源:海星探财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