谷那律劝阻皇上游猎的故事

B站影视 港台电影 2025-04-19 14:11 1

摘要:别看南乐县元村镇谷村是一个普普通通的大村庄,过去可是昌乐县的县城,这里埋葬着一个唐朝的大学者谷那律。他可是唐朝的大儒,为啥称大儒?因为他精通《周易》《尚书》等九经,连宰相褚遂良都称他为“九经库”,评价够高的吧。

李恩义改写

别看南乐县元村镇谷村是一个普普通通的大村庄,过去可是昌乐县的县城,这里埋葬着一个唐朝的大学者谷那律。他可是唐朝的大儒,为啥称大儒?因为他精通《周易》《尚书》等九经,连宰相褚遂良都称他为“九经库”,评价够高的吧。

他在唐太宗李世民手下当官,是朝廷谏议大夫兼弘文馆学士。你知道谏议大夫是干啥的?是专门议论朝廷方针政策好与坏,给皇帝指错提意见的。没有胆量你敢给皇帝提意见,敢说朝廷政策不好吗?那是脑袋掖在裤腰带上干活的营生,皇帝一发怒,脑袋就搬家啦!

弘文馆里的学士,那可是飞机上带暖壶,没有相当高的文化水平,是没资格进去的,不仅给国家收藏管理书籍,还管培养教授皇家成员和朝廷高级官员子弟,制定国家礼仪呢。

那这么一个大官怎么埋到这里呢?

叶落归根么,他的家乡在昌乐(南乐)呀。

谷那氏是复姓,是汉朝时期的东夷族谷那氏族人。

谷那律,生年不详,死于唐高宗永徽初年(公元650年)。在唐朝贞观中期他升迁为国子博士,由于博通群书,后来唐朝另一个大学者孔颖达在奉皇帝的命令,撰写《尚书正义》之时,就邀请谷那律一块参加编写。他要是没有两把刷子,能聘任他参与皇帝下令编写的书籍吗?

后来谷那律的后代子孙,省去那字,改复姓谷那氏为单姓谷氏,世代相传至今。我们村的谷姓就尊谷那律为祖先。

一次,他跟随李世民外出打猎,在途中突然遇到大雨,李世民身上的油衣(雨衣)也开始被渗透。这时候,李世民回过头去问他:“谷那卿,油衣要怎样做才能不漏?”谷那律很快幽默地回答道:“要是用瓦片来做,那一定就不会漏了!”李世民一愣,瓦片能穿在身上吗?

你想李世民是何等样人?南征北战,智勇双全,过的桥比小青年走的路还多。哦——他猛然意识到这是谷那卿在暗示他,不要过多的打猎游玩,要把心思放在治理好国家呀。

好在李世民是个头脑清晰的皇帝,回过味儿来的李世民对谷那律很是夸奖了一番:“卿的意思朕明白了,朕就喜欢卿这样敢给朕提意见的大臣,以后少打猎少游玩,多办正事。”

李世民回到朝廷,把他和谷那律打猎时说的话一讲,很是夸奖了谷那律一番,并且当着全体大臣的面,赏给他五十匹绸缎,另外又加赏一条黄金装饰的带子。

来源:娱人斋980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