白茶可以存5年、10年、20年,那绿茶呢?也能存老吗?

B站影视 欧美电影 2025-04-19 13:04 1

摘要:就像一群在草原自在奔驰的马当中,总有那么几匹害群之马,虽然数量少,但对整个马群来说,后患无穷。

丨本文由小陈茶事原创

丨首发于一点号:小陈茶事

丨作者:村姑陈

《1》

看着如今的白茶圈越来越热闹,心中既感欣慰又暗感担忧。

茶友群体壮大,圈内欣欣向荣是好事,可浑水摸鱼的人多起来了。

就像一群在草原自在奔驰的马当中,总有那么几匹害群之马,虽然数量少,但对整个马群来说,后患无穷。

昨晚睡前,照例上某音看看茶友们转发分享的新鲜事,几十条消息中,有一条格外显眼。

某位茶友转来一条直播链接,并附文:“老师快看,这里有20年的绿茶。”

老师不敢当,村姑陈只是一个嗜茶如命的人。

但这20年的绿茶,我真得一探究竟。

点进直播间,只见一个穿着唐装的男人,坐在镜头前,手上拿着一杯汤色深红的茶,夸夸其谈:

“我这绿茶呀,存到今天刚好20年!比新绿茶还好喝!特地拿出来给各位看看。”

实时评论已有好几位不了解情况的茶友被这人忽悠了去:

“你这茶在哪买的?”

“老绿茶我还真没喝过,下次试试。”

其间夹杂着零星的质疑:

“绿茶难道不是喝鲜味的吗?”

面对这些清醒的质疑声,主播视若无睹,依旧沉浸在自己的世界中。

看着他沾沾自喜的模样有些心烦,本想退出直播间,结果他又发话了:

“茶叶就是越老越好喝!你们都喝新绿茶,就我喝20年的老绿茶,可惜这老绿茶实在稀少,在座的各位都没口福咯”

真是令人啼笑皆非!

这般捧一踩一的做派,配上他眉飞色舞的神情,活脱脱一个江湖术士。

且不论他这20年老绿茶究竟能否入口,光是这番谬论,就足以让懂茶之人拍案而起。

绿茶重在尝鲜,如同春日的嫩芽,过时不候,说老绿茶比新茶更好,实在误人子弟。

今天,必须要写下这篇文章,以正视听。

《2》

首先,在此明确地告诉各位茶友,根本不存在“老绿茶比新绿茶更好喝”的说法。

根据不同茶类的特性,并非所有茶叶都适合长期储存,有些茶的最佳品饮期就是新茶时期。

六大茶类中,只有工艺简朴的白茶,和用了独特渥堆发酵工艺的黑茶,才具有越陈越香的特性,在本身品质优良、储存环境良好的情况下能存上十几年。

以武夷岩茶为例的青茶,因为经过焙火,整体比较干燥,也能存到两三年。

但绿茶、花茶、黄茶这类的茶,并不适合久存。

绿茶在加工时,要经过杀青、揉捻、干燥。

比较常见的杀青方式,就是将茶青鲜叶放到铁锅中,加热翻炒,使茶叶丧失水分。

通过高温杀青,绿茶中的多酚氧化酶的活性被破坏,茶叶内的物质转化会停止,茶多酚被大量保留下来,由此便可以保持绿茶的绿意和清新、鲜嫩的口感。

但杀完青,并不代表绿茶就可以一直存放下去。

绿茶叶内的茶多酚含量虽然多,但也极易被氧化。一旦超过了最佳赏味期,茶多酚开始氧化,绿茶的质量就会开始走下坡路,香气和滋味逐渐消散,最后不复存在。

为了捕捉最纯粹的鲜味,绿茶在18个月之内喝掉最好。

对绿茶来说,清鲜爽口的茶味才是它的本色。

存放时间久了,绿茶可能失去原有的风味,变得不再适合饮用。

多年存放的绿茶,即便干茶未发霉,茶汤也再难重现当年清新、爽口、香气四溢的风采。

而那位主播手中的20年老绿茶,汤色发红,明显是变质的表现。

对于不发酵、茶汤清亮的绿茶来说,“绿汤绿叶”才是标准。

喝一款变质的老绿茶,还不如喝一杯简单的白开水。

且已经明显变质的茶叶,喝下去保不齐会对身体产生什么影响,还是不喝为妙。

《3》

有新鲜的绿茶不抓紧尝鲜,反而另辟蹊径地去喝与大众观念背道而驰的老绿茶,其心思目的,必定不纯。

要是真好老绿茶那一口,开个直播分享自己的心得感受,自娱自乐,倒也无妨。

但若刻意将变质变味的“老绿茶”鼓吹为稀世珍品,以贬低新茶为代价夸大其词,便背离了品茶的初衷。

对着寡淡无味的茶,昧着良心说好喝,以此营造出一种众人皆醉我独醒的假象,实则是为了构建自己的优越感。

普通茶客家中的绿茶,别说一口气放了20年,哪怕只放了2年,喝的时候都要小心斟酌一番。

如此坑蒙拐骗,若真有不知情的新茶友,因为所谓“老绿茶更好喝”的言论,去喝变质的老茶,危害到了身体健康,责任又该谁来承担?

六大茶类各有千秋,也有着各自的最佳品饮期。

本着身体健康的角度,不建议茶友们冒着风险去尝试老绿茶。

那位推崇20年老绿茶的主播,本质并不是为了喝茶,而是为了炫耀,炫耀自己有别人没喝过的、没有的茶,以此满足自己的虚荣心。

这种扭曲的行为和观念,很容易带坏茶圈风气,营造出盲目追老的氛围。

过分鼓吹“茶叶越老越好喝”的观点,时间一长,错误的观念便传播开来。

若是5年、甚至10年的老绿茶成为了市场主流,大家都对着寡淡的、有陈味的茶叶说好喝,那这茶圈不是乱套了吗?

端着一杯变质的20年老绿茶,在直播间自吹自擂,传播错误的观念,这样的人,就是茶圈中的害群之马。

《4》

实际上,茶叶并不是越老越好。

判断一款茶的好坏优劣,单看年份实在太过片面。

就拿白茶举例,即便它有着越陈越香的特性,很多时候,年份久的老白茶,品质也不一定好。

一款好的白茶,应该是原料、工艺、仓储俱佳的。

原料不佳、工艺不精的劣质茶,即便存上十几二十年,也不会变成优质茶。

真正优质的老白茶,由于本身数量稀少,加之茶友们的不断消耗,市面上并不多见,对外出售的,价格也十分昂贵。

喜欢老茶并没有错,老白茶层次丰富的香型和温和醇厚的口感的确令人着迷。

怕的是盲目追老,被老茶的价值蒙蔽了双眼。

不少茶商会抓住部分茶友“以老为尊”的心理,不断向市场投放做旧老白茶,企图鱼目混珠。

这些做旧茶通过特殊手段改变茶叶外观,使其看起来像是年份很高的老白茶。

但和真正的老白茶比起来,做旧茶的内质因为渥堆、高温烘干等做旧工艺早已所剩无几,在香气、滋味和营养价值上有天壤之别。

新茶友接触白茶的时间短,对老白茶的了解更是少之又少,面对这些低价的做旧茶,很难抵挡住诱惑。

最后花钱喝了劣质茶,得不偿失。

新茶鲜爽甘甜,老茶醇厚深邃,二者各有风韵,如果担心买到做旧茶,不如从新茶开始,自己存老茶。

选一款品质上佳的新白茶,按照三层包装法密封包装,放在干燥、避光、无异味且温度适宜的环境下储存,既能喝到新白茶的鲜,假以时日,也能喝到老白茶的醇。

还能逐步体验白茶不同时期的变化,意趣十足。

真正爱茶、懂茶的人,看中的是茶叶的品质和滋味,只有心思不纯的人,才会呼吁各位盲目追捧年份。

《5》

绿茶,还是要趁鲜品尝,才不辜负一叶春色。

在这个信息如洪流的时代,一则荒谬的言论,或许很快就能传遍各处。

一些人为了满足自己的虚荣心,不惜扭曲事实,给绿茶强行套上“越陈越香”的枷锁。

面对这样恶劣的信息传播,茶友们当多多留心,辨明是非。

喝茶,终归是要亲身体验。

去感受、去品味每一口茶汤和每一缕茶香,喝得多了,对茶的见解自在心间。

原创不易,如果您觉得这篇文章对您有帮助,请帮忙点个赞。

小陈茶事村姑陈,专栏写手,茶行业原创新媒体“小陈茶事”主笔,已出版白茶专著《白茶品鉴手记》,2016年-2020年已经累计撰写超过4000多篇原创文章。

来源:小陈茶事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