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苹果跌出中国手机市场前四名这事儿,放在几年前,估计没人敢信。可今天,它就这么实打实地发生了——根据IDC的数据,2025年第一季度,苹果在中国的iPhone出货量暴跌9%,只卖了980万台,市场份额也从15.6%掉到了13.7%,直接从原来的老大之一跌到了“第
苹果跌出中国手机市场前四名这事儿,放在几年前,估计没人敢信。可今天,它就这么实打实地发生了——根据IDC的数据,2025年第一季度,苹果在中国的iPhone出货量暴跌9%,只卖了980万台,市场份额也从15.6%掉到了13.7%,直接从原来的老大之一跌到了“第五名”。
而与此同时,小米一飞冲天,出货量暴涨近40%,重新登顶榜首!华为紧随其后,OPPO、vivo也不甘示弱——中国手机市场,正在集体把“高贵冷淡”的苹果挤出局。
有人可能会说:“苹果手机本来就贵,现在经济环境不好,大家都节省嘛。”可事情远没有那么简单。这不仅是消费降级的问题,而是中国消费者在用真金白银,给苹果这家老牌美国公司上一课:你再贵,我们也未必还愿意买单了。
**过去十年,苹果在中国赚得盆满钵满,拿走了高端市场九成利润,凭着“身份象征”的滤镜收割了无数用户。**可现在,风向彻底变了。
一个很关键的因素是——国产品牌不再是“平替”,而是正面硬刚。
华为Mate系列带着麒麟芯片和卫星通讯高调回归,打出了“科技自立”的民族情绪牌;小米不仅拼配置、拼价格,还在系统体验、影像技术上持续迭代,逐步抹平与苹果的体验差距;OPPO、vivo则在影像、快充、设计等方面各有突破。
而苹果呢?2024年的iPhone 15系列一出,全网吐槽“毫无升级”,除了Type-C口之外几乎毫无亮点,起售价还贵得要命。
这年头,消费者不是傻子。尤其是中国用户,哪个不看评测、刷视频、上知乎、小红书、B站精挑细选?一台动辄六七千甚至上万的iPhone,如果连基础体验都没有质变,那谁还愿意为“信仰”买单?
更别说,中美之间的贸易摩擦、地缘政治对抗,也在无形中影响着国人的消费态度。
去年华为Mate 60 Pro“突然上架”,在没开发布会的前提下引爆全网,硬生生用“买一台,就是投票”把这款产品顶成了现象级爆款。你说它有多强?也许不一定是全球最强旗舰,但它所承载的民族品牌复兴情绪,是苹果永远模仿不了的。
而苹果,在这方面完全陷入了“政治孤岛”——不站队,但又始终是“美国第一品牌”的标签。这在国际关系紧张的背景下,成了某种“隐性劣势”。
更现实的一点是,中国市场早就不是10年前那个“盲目追洋货”的土壤了。
现在的年轻人看重性价比、重视体验、强调民族认同,还懂得为自己的消费行为赋予价值观判断。
他们会说:“苹果很稳定,但安卓更有趣。”
他们会问:“为什么同样价格,我不能买一部充电更快、影像更强、系统更开放的国产旗舰?”
他们甚至会思考:“我为什么还要给一家不给我尊重、不给我售后、不给我创新的外企送钱?”
别小看这些问题,每一个问出来,都是苹果在中国市场失分的理由。
此外,苹果在高端市场的“孤傲”策略也开始反噬。
它不愿为中国用户做本地化服务,像微信多开、来电识别、NFC地铁公交、甚至最基础的快充协议都不愿兼容。每次系统更新还强制把“内地简体”换成“简中”,引发用户抗议——你说你重视中国市场,那就请拿出点真诚好吗?
相比之下,小米、华为、OPPO们每天都在听用户反馈,做适配优化、系统更新,推新品速度也远比苹果积极。iPhone一年就那一场发布会,还越开越无聊;国产品牌一个季度能出三款主打,哪一个都打到用户痛点。
说到这,你可能会问:那苹果有没有反击的可能?
有,但很难。
因为苹果最大的问题,是它“不愿改变”。
它把iOS生态、iMessage、FaceTime当成“高墙”,指望把用户困在城里;它依旧坚守“极简”审美,不接地气地想用一个模型打全世界;它高高在上,似乎还活在2015年“全世界都在学苹果”的幻觉中。
可惜现在,潮水退了。
**中国手机市场已经从“盲从”变成了“自信”。**国产厂商不仅能打,还会讲故事,会讲设计,会讲创新,会打情绪,会造话题。
消费者不再把iPhone当成“身份象征”,而是“旧时代的标志”。
一边是小米靠“性价比+设计进化”吸引新一代年轻用户,一边是华为用“自主研发”讲出科技崛起的民族故事。再一看苹果,还在说:“我们这次多了一个粉色。”
你说,这场竞争谁赢谁输?
答案很明显。
别忘了,小米这次重回第一名,时隔快十年。
这意味着,不是苹果变差了,而是国产太强了。
而且这还不是终点。如果苹果还不觉醒,继续靠品牌情怀硬撑,那它跌出前四只是个开始——未来某个季度,它跌出前五、前十,绝不是不可能的事。
一句话总结:苹果中国神话,正在崩塌。
国产手机,打的已经不是一场硬件之战,而是一场认同之战、体验之战、情绪之战。而苹果,如果还拿“过去的光环”来骗今天的消费者,那注定会被新时代的浪潮吞没。
时代变了,用户变了。苹果,你准备好了吗?
来源:斌说Bi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