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广东省湛江市人大常委会原党组书记、副主任邓振新涉嫌严重违纪违法,主动投案,目前正接受广东省纪委监委纪律审查和监察调查。
中央纪委国家监委网站讯 据广东省纪委监委消息:广东省湛江市人大常委会原党组书记、副主任邓振新涉嫌严重违纪违法,主动投案,目前正接受广东省纪委监委纪律审查和监察调查。
邓振新,男,汉族,1962年8月生,广东高州人,1979年11月参加工作,1983年3月加入中国共产党,广东省委党校研究生学历,审计师职称。曾任广东省湛江市人大常委会党组书记、常务副主任。
邓振新*的履历,活脱脱一部“小镇做题家”逆袭史。19岁扎进财税所,30岁执掌审计局,45岁跻身市委常委,55岁坐稳地级市人大一把手。按理说,这样的专业背景本该让他比谁都清楚红线在哪?可偏偏在最该谨慎的领域翻了车。有网友戏称:审计师查了一辈子账,最后自己成了被查的那个,这算不算职业终极“跨界”?
耐人寻味的是其职业轨迹的两次跳跃:从茂名高州工商局长直升副市长,再到主政茂南区时火速进入湛江市委班子。这种坐火箭般的晋升,在讲究“一步一个脚印”的体制内显得格外扎眼。有网友调侃:这升迁速度怕是开了倍速播放,建议纪委查查当年谁给他点的“快进键”。
选择在62岁这个节骨眼自首,时间点实在微妙。距离法定退休年龄只剩一步之遥,偏偏在这时候“幡然醒悟”?明眼人都看得出,这更像是一场精心计算的“止损行动”。近年来自动投案的案例不少,但像他这样卡着退休节点操作的,难免让人怀疑是不是听到了什么风声。毕竟,退休金账户和铁窗生活,这个选择题并不难做。
更值得琢磨的是他2017年转岗人大后的作为。表面看是退居二线,实则湛江这些年的深水港、高铁枢纽等重大项目,哪个人大能完全置身事外?尤其是对审计出身的他来说,工程招投标、资金监管这些领域,想插手简直易如反掌。现在回看那些年他经手的“阳光工程”,不知道有多少是灯下黑的把戏。
最讽刺的莫过于邓振新的专业背景。审计师本该是体制内的“防火墙”,结果自己先成了“纵火犯”。这让人想起那个老笑话:查账的人做假账,最后假账做得自己都信了。当监督者变成违规者,再专业的技能都抵不过欲望的腐蚀。有知情人士透露,邓振新在主政期间特别爱强调“制度管人”,如今看来,最该被制度管住的恰恰是他自己。
从基层一步步爬上来的“老实人”,到权欲熏心的“两面人”,再到如今主动投案的“清醒人”,邓振新的堕落轨迹堪称经典模板。年轻时谨小慎微树立的人设,中年得志后的心态失衡,临退休前的侥幸心理——这三个阶段,几乎可以套用在大多数落马官员身上。不同的是,这位“老审计”用专业知识给自己打造了更隐蔽的操作空间。
这次事件最值得玩味的还是“主动”二字。放在十年前,可能还会有人把投案当成“良心发现”,现在大家都明白,这不过是反腐高压下的理性选择。当“打虎拍蝇”成为常态,问题官员们的求生本能也被充分激发。有网友调侃:现在的自首就像超市临期食品打折,越早坦白折扣越大。
邓振新的案例给所有技术型干部敲了警钟:专业头衔不是护身符,算得清账目更要算得清人生。对那些还在打擦边球的人来说,现在主动交代可能还能争取个“早鸟价”,等到纪委上门,那可就是“原价不打折”了。至于这位“老审计”究竟做了什么糊涂账,相信很快就会有答案。毕竟在反腐这本大账本里,从来没有糊涂账可言。
来源:时刻在生活